陳慧
摘要: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神經內科收治14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將患者分為舒適組和對照組各7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的護理,舒適組則實施舒適護理,最后再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舒適程度。結果:舒適組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高達95.33%。對照組則為77.39%,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舒適組的舒適率為96.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87%。結論:對神經內科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滿意度,使得醫患關系更加和諧,患者治療的效果也更好,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舒適護理;神經內科;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9--01
引言:神經內科患者的病情比較復雜,大多數患者都需要長時間的住院治療,而長時間在醫院,會使得患者的治療性治療依從性和舒適度大大的降低,影響他們的生存質量,對生活品質、人際關系、身心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我院的神經內科病房采用了舒適護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一般資料
從我院神經內科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收購的144例患者作為實驗對照研究的對象,所有的患者經過臨床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確診并收治到神經內科。其中男性60例,女性84例,平均年齡在33歲到18歲之間。疾病的類型為癲癇12例、腦血栓52例、腦出血45例、腦梗死35例,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舒適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二、實驗對照護理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病情的觀察、體溫護理、口腔護理、皮膚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等,舒適組在患者的常規護理基礎之上,增加舒適護理的內容:
疼痛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實施疼痛護理,意思是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做到動作輕柔,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協助患者調整到較為舒適的臥床體位,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呼吸,以減輕疼痛帶來的不良感受。
心理護理。在舒適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時對患者的實施心理護理。由于長時間的住院治療,患者與社會脫節,社會價值得不到體現,他們心理承受的壓力較大,且表現出較為負面的情緒,如焦慮、抑郁、暴躁等等,這些需要護理人員的重視,加強對他們的心理疏導,調整患者反不良性心理狀態,改善不良心理對病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環境護理。保持環境安靜清潔是舒適護理的一項重要措施,護理人員要隨時保持患者的病房清潔衛生干凈,每日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的空氣循環,環境舒適能夠減輕患者對于陌生環境的緊張感。在室外光線較為強烈的時候,護理人魚啊可以貼心為患者拉好窗簾,以避免刺激到患者的眼睛。舒適的室內溫度、濕度也能夠幫助恢復期的患者從身體上感到舒適。在病房內也可以配備一些娛樂設施,幫助患者打發時間的賭物,以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社會護理?;颊唛L時間住院,不利于他們誰關系的構建,對此護理人員應當合理引導患者與自己保持良好的交往,并在家庭支持的情況下,讓患者獲得更好的社會支持。作為護理人員應當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以及權利,對所有的病人都應當做到一視同仁,積極的引導病房的患者相互溝通交流和相互幫助。動員患者的家屬積極主動的關心患者,從情感和精神上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讓患者能夠重新感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溫暖,從而增強治療的信心,更積極的配合臨床工作,加快病情的康復。
基礎護理。除了給予常規的護理之外,還要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調節心情,保證舒適充足的睡眠;調整患者的飲食,盡可能選擇清淡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咨詢醫院的營養師,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的搭配,食物的軟硬度適中,比較適合消化。其次,在為患者提供舒適護理之前,需要先跟患者進行溝通,并耐心細致的將操作的步驟告知患者,讓他們提前做好身體和心理的準備,護理的動作盡可能做到輕盈,在操作完之后,告知患者此項操作之后的注意事項以及應該達到的效果,如果有身體不適的情況,應當及時的告知護理人員。最后加強病區的管理實施并實施分組責任制護理,對完全不能自理的神經內科患者,應當給予完全的支持的護理模式,基礎護理落實口腔護理、會陰護理、床上擦拭、洗頭等等,對一部分生活能夠治理的患者則可以協助他們,以指導為主洗漱、清潔等等,鼓勵患者去完成簡單的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則在健康教育上給予他們系統的護理模式,著重于健康知識以及疾病知識的宣講。
三、結論
比較兩組患者在基礎護理和舒適護理之后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情況,舒適合理患者滿意度為95.33%。而對照組的滿意度為77.39%,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的意義??梢钥吹皆跐M意度上,舒適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從舒適度方面,舒適組的概率為96.23%,對照組的概率為76.87%,舒適組患者的舒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舒適護理是現代護理理念背景下,所實施的新型的護理模式,在近年來也廣泛用于臨床的各個科室,并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舒適護理是指從生理、心理、精神、社會等多個層面對患者實施護理,患者能夠在各個方面都處于比較舒適的狀態,盡可能減輕他們因患病而導致的身體不適、心理不適、情緒低落等情況,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良好心理狀態,促進病情的康復。神經內科疾病的病情較為復雜,治療難度也比較大,住院時間長,護理質量也直接影響臨床療效。對此,對于神經內科的患者,除了需要為患者提供基本的常規護理服務之外,還需要采取相對應的護理措施,讓患者能夠在心理、生理、精神、社會等多個方面保持愉悅。具體可以通過改變住院環境、心理護理、生活護理、疼痛護理等措施來減輕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增加患者的舒適度,進而提高護理的滿意度,從而加快患者康復的。
參考文獻:
[1]陳春霞,鄒麗麗.舒適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療效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11):84-85.
[2]賈曉明.舒適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0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