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銀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已不僅僅是教育領域的重要大事,更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改革大事。“雙減”政策就是黨和國家在為黨教書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上,為有效降低中小學生負擔,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保障每個青少年健康成長而作出的重要決定。
【關鍵詞】“雙減”政策;素質教育;立德樹人
“雙減”政策是黨和國家在為黨教書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上,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保障每個青少年健康成長而作出的重要決定。如何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減負增效”?筆者認為,關鍵是提高課堂的教育質量。因為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而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則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整體教學效果。那么,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又應當如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呢?筆者在實踐摸索中總結了以下幾點方法:
一、精心備課
教師提前精心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第一步。眾所周知,“三軍不動,糧草先行?!苯逃彩侨绱?,只有教師完全熟悉了課本內容才能很好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因此,提前鉆研教材,了解所講的內容,理解掌握教材的重難點是必須的。只有把備課內容貫徹到實處,才能切實提升課堂教學。備教材的同時也要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如何讓學生接觸、了解課本的知識點。
二、調動學生參與
我們必須要摒棄那些“老師只顧教、學生只顧聽”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要充分利用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是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質量的最有效辦法。能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即學生對教師的大力協助,但假如教師只顧自己講,而學生卻并不投入到課堂練習中,則這節課的課堂效果肯定是低效的。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投入課堂學習中的方法也有很多,如,使用多媒體設備或選擇一種比較有懸念的問題發問方法等,都很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活躍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但我們也必須重視對課堂紀律的管理,一位心理學博士說過:“老師應該將紀律當作他進行課程的一種主要部分教導學員??梢源_定,其意義不低于所規定的課程的學科內涵。”
三、多與學生溝通
教師在課堂上多提問學生、多與學生溝通交流,這樣互動增強了,才能更及時地知道學生是否掌握了所講的知識,而且積極熱情的溝通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神”交流:積極的眼神交流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知道教師在和他講話,避免學生分神。但注意不要注視一個學生超過3秒,這會使學生感到很不自在。另外,對于不認真聽課的學生,一個眼神也會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誤,避免了彼此之間使用語言,從而打亂教學進程。又如,布置作業:學生學習完新的知識后,往往不扎實,沒過多久就會模糊,所以課后作業對于鞏固課堂知識就顯得很重要。但教師不能過多地增加學生的課后負擔,布置作業時要考慮適量,要難易結合,從作業批改中與學生進行交流,有效評價學生的作業。
四、嘗試“點亮式”作業設計
在新形勢、新政策下,筆者特別強調作業“以人為本”,讓學生在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有效。教師可以嘗試“點亮式”作業設計,比如,“爬坡式”點亮,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設計作業時有層次性、靈活性是必須要注意的,我們的作業設計要讓每一個學生在作業中找到最好的自己;“生活化”點亮,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作業,會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干的樂趣,讓每一個學生對作業有所期待。例如,筆者在教學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雪地里的小畫家》時,設計了各層次的自主作業,在教學了會認的字后,設計了課前作業:
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
睡著了(zhe? ?zháo)? 參加(chān? cān)
看著呢(zhe? ?zháo)? ?一群(qún? quén)
在教學了生字后,設計了課中作業:
2.拼一拼,寫一寫。
zhú zi? ? ? ?bú yòng? ? ? ?jǐ gè
(? ? ?)? ? ?(? ? ?)? ? ?(? ? ?)
設計意圖:重在鞏固夯實字詞基礎,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鞏固課上所學生字新詞。
在教學了課文內容后,筆者又設計了課中練習:3.回顧課文,連一連。
設計意圖:用連一連的方式回顧全文主要內容,再在情境、表演中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使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既能鞏固知識,又能背誦課文。
在教完課文后,筆者設計了課后拓展練習:4.我知道青蛙冬天在樹洞里(? ? ? ),我還知道其它冬眠的動物如:(? ? ? )。
設計意圖:目的在于拓展課外延伸,在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此外,學生的內心感受和內心需要是什么,教師都要時刻關注,這樣才能與學生心靈達到共鳴。分層作業要有精準性,作業設計要體現基礎作業少而且精,彈性作業要有合理性,個性作業要有必要性。從而達到學困生“吃得飽”,學優生“吃得好”的良好效果。
五、自我調節情緒
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中,教師的情感管理能力與對學生的教育效果息息相關。情感管理來自于正確的價值觀。學生成長中的問題,教師應該學會包容,學會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引導其主動發展。然后,以此為基礎,逐步引導學生冷靜反省、認識問題、自我完善、不斷發展。另外,教師需要增強對學生的親和力,“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會有最好的教育。因此,要成為一名稱職的優秀的教師,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不是容易的事,卻又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給學生“減負”不是單純地校內減作業、降要求,也不是校外叫停培訓的獨立操作,需要智慧方案、智慧治理,才能做到真正的“減負”。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教育思想需要轉變,這對教師的專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希望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真正能推動全體師生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北京青年報.“雙減”后如何真正提高教學質量[OL].http://beijing.qianlong.com/
2021/1206/6607070.shtml.
[2]中國教育新聞網.堅持學生為本,堅守立德樹人使命[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307246561805786&wfr=spider&for=pc.
責任編輯? 鐘?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