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改革已成為21世紀全球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新世紀的美術教育既不是“應試教育”,也不是專業知識教育,而是匯集文化百科,使知識具有廣度、深度及綜合性的“智能式”素質教育。特別是在雙減背景下,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需求,國家開始逐漸關注素質教育并了解到它的不可替代性。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審美素養,陶冶學生情操,還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全面發展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美術教育;雙減;途徑
傳統的中學美術教育很難得到學校很高的重視,被看做是其他科目的休息課,甚至很多時候美術課的時間都被那些重點科目無情的占用,使得學生的美育教育的時間大大的流逝,也讓學生在美術教育這方面的知識缺失甚多。
實施中學美術教育是為了可以使我們的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基礎知識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藝術培養對于一個學生的重要性,中學美術教育可以讓我們的學生的藝術素質和其他方面能夠更好的發揮。實施美術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使得學生對于藝術有一個直觀的感知,更多的是為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得到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使學生的潛在的心理要素得到最好最大的發揮。中學美術要跟隨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把創新教育這個理念很好的貫穿在中學美術教育當中,鍛煉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和藝術實踐創造力。
一、現階段中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部分學生對美術不感興趣。作為專業美術教師常常希望中學生會像我們一樣關心和熱衷于美術,這種設想導致我們從學科本位出發看待美術課程,過于強調學科中心,過于關注美術專業知識與技能。我們知道,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興趣可以變為學習的動力,但興趣是不能強迫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只可激發,不可以強迫。我們給予學生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難度一定要與大多數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相吻合,否則,將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進一步衰減。
其次,學生學習美術的時間不充裕。從美術課程來看,學習內容幾乎涉及美術學科的所有門類。而學生課內的學習時間很少,初中每周只安排一節美術課。短短40分鐘,教師要傳授知識,學生基本不能在課堂上完成作業,即使能完成那質量也可想而知。學生也不可能在課余投入太多時間學習美術,所以熟練要掌握技法幾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存在著這么幾個基本事實,我們向學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形成一種專業能力,是不現實的。在目前的課程設置的狀況下,學生學習美術只是一種體驗性的活動,能夠掌握的也只是一些無需長時間訓練的技能。
二、中學美術新課改在現階段的實施途徑
1、美術教育要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校美術課向來被大家認為是“副課”,不受學校學生的重視。很多學生認為美術的專業性太強,很難掌握。我認為,美術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了。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或討論,或寫生,以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輕松自然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充分挖掘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體驗到教材之美。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生機勃勃地學好美術。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美術課堂教學
美術課以欣賞、了解美術作品為切入點,以表現美術作品的實踐與體驗為探究重點,加深學生對表現性作品的理解,激發學生欣賞藝術、熱愛生活的熱情。因此,應讓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美術可以表現主觀感情”和“美術可以再現生活真實”等知識來賞析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審美素養是美術課的難點,而現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和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有些課程內容通過講授不易理解,可以制作成課件或者投影片進行輔助講解;有些課程內容也可以運用計算機技術,如FLASH動畫制作技術將其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創設一系列情境,同時結合游戲、表演等活動,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當然,這一改革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3、增強教師的知識結構素質
具備扎實、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教師應該對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本學科的內在體系、必然規律有廣泛而深刻的掌握和理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掌握教學的主動權,才能把學科的新知識、新觀點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地傳授給學生,教得更主動、更生動。”美術教師只有掌握了扎實和系統教育理論知識,才能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了解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增強教學活動的預見性和科學性,從而把握教育教學方法、策略的適切性。
掌握一定現代信息技術領域知識新課程改革要求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因此,美術教師應具有運用計算機設備與技術、影像設備與技術以及利用互聯網絡收集信息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體驗現代媒體在藝術表現活動中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習和參與藝術的興趣和積極性。
總之,新的課程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必須經過對藝術課程計劃的研究、反思綜合實施。雙減背景下,美術新課程標準能否順利實施,關鍵是看它直接的使用者——美術教師能否能領會它的精神并運用到教學中。只要能夠將自己融入課程改革的洪流中,不斷探索,我們就一定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果,也一定能夠無愧于時代對我們的期望。
參考文獻:
[1]王玉峰.中學美術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時代教育,2010
[2]尹莉.論中學美術教育的出路及對策. 2010
[3]許光軍.新課改下初中美術作業評價研究.2010
[4]馬星.如何讓學生在新教育中體味到美術課的美感. 2019
[5]陸旭東.美術特色課程審美化建設研究.2018.
作者簡介:何前,女,1978.2.8-,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學專業獲碩士學位,現任美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理論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美術史、藝術概論,少兒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