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珊珊 張璐瑤
摘要:在我國現代化教育全面推行新課程理念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個傳統專業,要不要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轉變的方法與依據是什么、如何轉變,依然是理論上值得探討的問題。我認為新課程背景下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轉變,以實踐教學為切入點構成轉變的基本思路針對當前社會對于學科復合型人才的強烈要求,漢語言文學教育更應該以應用性教學為出發點,立足于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兩個重要方面,對教學工作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漢語言教育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的職業定位是比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學、會計學以及醫學類專業那樣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實用性,因此難以與應用型直接相提并論。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傳統的人文類學科,不僅承載展現人文精神風貌的重任,還承載著發揚和提高全民整體語言文化素質的重任。它的主要內容是對中外優秀文化及其遺產的學習與傳承,其核心內容是關心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意義與價值,即對人類、國家、民族、集體、個人與自身的一種認知和社會責任。因此,其專業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畢業生主要就職于人事的相關工作,對專業生人文素質的培育比較重視;教育非直接體現于應用方面,而是從對社會人文觀念及精神文明擇取的影響上加以體現;不注重直接創造出的、可以進行計算的經濟收益,而是注重對無法以數值計算的社會收益的創造,等等。目前,在社會不斷進步以及就業形勢逐漸嚴峻的情況下,教育的實用性逐漸成為教育的追求目標。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來講,進行適當變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堅持傳統的同時,積極與社會需要接軌。
二、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比普修課課程安排,專修課的上課時間明顯太少,導致對專業的深度學習出現不足;其次,教育教學方式中存有的問題,實踐類課程安排較少,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不強。考核體制與考核形式方面的問題。部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夠順利獲得相關學分以及通過最終畢業考核,這其實是對專業考核體制與專業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種展現。同時,試卷決定課程最終成功的觀念使得學生們只關心考試的最終結果,而忽略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學生對自身所學專業的熱愛程度不足的問題。對自身所學專業的認知不足,缺少對優秀文化傳承與發揚的光榮感及使命感,同時自身專業素養還有待提升。
三、改變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的措施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理念在對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轉變的指導中,不但要求教師積極尋求教學觀念的更新,而且要注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轉變。在現代化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精心的設置與合理的安排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而且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才能實現將課堂轉變為學生活動主陣地的教學目標。
2.實踐應用能力的強化。強化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性,提高學生本專業的應用能力以就業的觀點指導教學改革,就必須講求專業的實用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結合該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即現代“讀”“、寫”“、說”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必須加以強化。該專業的實用性教學應體現在五個方面:古今各種文體的閱讀能力,現代各類文體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語文教學能力,信息調研能力等。學校和教師必須精心設置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形成本專業課程的應用模塊,通過系統的應用技能課程的設置,以保證學生在學校能夠提高這五個方面的能力,獲得將來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應用能力,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3.變換思想練習,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活性新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中,不但要對傳統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徹底的革新與完善,而且要注重對于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強化,進而實現教學目標的最優化。在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練習是課堂活動的基礎部分之一,教師要擯棄傳統的觀念,在練習中引導學生不斷變換思想,不僅能鞏固知識,形成技能,而且能啟發思維,培養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漢語言文學教育發展的創新策略
1.營造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的氛圍。在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工作的過程中,一個良好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的氛圍十分重要。營造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的氛圍,便于將漢語言文學與創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激發教師與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師生的創新能力。
2.構建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工作的平臺。構建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工作的平臺是發展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該平臺的建立,方便了老師與老師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使獨特新穎的想法的傳播,大大調動了師生創新的參與性與積極性。
3.加強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的實踐。加強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的實踐是推進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創新的意識與思維都需要通過實踐來體現,我們要重視師生的創新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增強漢語言文學教育創新工作的執行力。
參考文獻:
[1]金海英有關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2.
[2]韓自波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時代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