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新
摘要: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要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教學方式上的創新,提問這一教學方法也因此常見于語文教學當中。但在實際教學中,提問這種方式并非都起到了預期的效果。并不是這種方法本身不起作用,而是其本身沒有得到正確的運用。因此,僅僅將方法引入初中的語文課堂是不夠的,任課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科特點進行探索和分析,找到正確的方法進行應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設計;創新評價
課堂提問在教學體系中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環節,是聯系師生的橋梁,也是師生互動的重要載體。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是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通過對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情況的分析可知,教學提問設計還存在提問時機不恰當、提問內容不恰當、評價總結被忽視等問題,導致課堂提問實效性不高。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改善這一局面,優化教學提問設計闡述自己的幾點思考。
1教師的問題設計要創新
雖然說提問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但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說,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認知和接受水平。初中學生還處于知識學習的起步階段,其知識容量和理解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師設計的教學問題不僅要圍繞教學重點,在難度適中的基礎上突破創新,還要能夠支撐和主導教學活動的進行,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提問很容易地掌握教學內容的整體情況。
2把握提問時機
為了確保語文教學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是有效、高質量的,除了要準備靈活、生動的課堂提問之外,還要注重對提問時機的把握,語文提問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提問時機的直接影響。針對一堂教學內容的開展,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引入的時候提問,可以在學生的思維出現阻礙的時候提問,也可以在新舊知識進行銜接的時候提問等,雖然說不同時機的提問所達到的教學效果也不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有效推進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直接動力。
3所提問題要難易適度
既不能過于淺白,沒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艱深,讓人難以琢磨,無從下手。太淺白,索然無味,提不起學生興致;太艱深,學生答不了,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反而挫傷學習積極性,事與愿違。其難度應以較高水平學生經過思考或討論或稍加提示點撥可以答出為上限。如教學《失街亭》時有人設計了問題"諸葛亮為什么揮淚斬馬謖?",這就未免過于簡單,這個問題根本不富于啟發性,相信多數學生都會以漫不經心的態度對待,這對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的培養沒有多大價值。如果換一種方式如向學生提出"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街亭對蜀軍有怎樣的重要性?何以知之?"之類問題,那學生的反應或許就會大不一樣。這些問題非經過閱讀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讀全文,整體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學都能比較好地回答。這樣的啟發提問對培養學生研讀文本的習慣,形成分析歸納、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創新提問評價,突出多樣性
對于提問的評價是很多語文教師都容易忽視的,如果只設計問題,而不注重評價,無法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學生回答問題后,內心渴望得到教師的評價,激起學生的好勝心,使他們更為自信。有的初中語文教師總是用“很不錯”“加油”“回答正確”來評價,這種機械式的評論并未能給初中生提供幫助,反而會讓學生失去耐心,不再主動回答問題。語文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該注重多樣性和適度性,對待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評價策略,讓學生能夠在評價中獲益,找到不斷前進的方向。語文教師應避免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不能挫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語文教師應該多挖掘他們回答問題的閃光點,開發他們的思維,使這部分學生的語文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取得更大的進步。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語文教師應該多給予鼓勵性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還要委婉地指出學生回答的不足之處,便于他們改進。對于班級中不愿意舉手發言的學生,語文教師要對他們的發言進行表揚,給他們發言的勇氣,甚至可以采用結對子的方式,使班級中的學生都樂于舉手發言。
5注重答案的多元化,運用鼓勵的方式來啟發學生
所謂“參考答案”即是供參考用的答案,老師不能太過死板,視其為“唯一答案”。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難免會回答得不完整或是片面,此時,老師不應急于糾正,要引導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充分的分析問題,或是引導學生引入課文內容進行作答,不要一味的糾正,打斷學生,要耐心聽完學生的作答,了解學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作評論,再做引導,言之有理就不要拘泥于答案,積極地鼓勵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重視答案的多元化。
6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提問
在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不能一味的老師提問,這樣不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老師要鼓勵學生多主動提問,這樣有助于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缺乏提問主動性,已經是一個長久以來的普遍現象。要改變這種現狀,老師就要抓住學生的被動提問的心理機制,進行恰當的心里激活和心里鼓勵。對于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要恰到好處地留懸念,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對知識的求知欲。作為教師,作為主導學生的引路燈,在面對學生提出的質疑時不要急于否定,不要打擊他們的熱情與信心,要以平等、和諧、民主、輕松的氛圍鼓勵他們,并在一個舒適、愉悅的環境與他們進行對話,無論學生提出什么問題,都給與鼓勵的肯定,然后再以討論、協商、引導等方式給與評價。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提問設計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創新,教師就需要采取正確的策略。教師在進行提問設計的時候,要設置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提問設計的時候要具有層次性,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后,要設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提問設計的有效創新。
參考文獻:
[1]龔美蘭.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分析[J].東西南北:教育,2019(03):196-196
[2]吳珊.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6(23):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