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飛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成為現階段語文教師的教學導向,對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如何設計語文課堂教學問題,并以此促使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便成為語文教師的重點教學內容。基于此,本文圍繞基于實踐學習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分析展開探討,以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實踐學習;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設計
引言:
實踐學習是一種基于教育改革的新穎教學理念,語文教師依據學生的基礎能力,如對語文定義、語文定理、語文公式的掌握程度,并以具備一定難度的問題為基礎,圍繞其開展更加深入的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不斷的自主探究與獨立思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語文思維,從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而恰到好處的問題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實踐學習,使語文教學內容與問題相輔相成,學生會在問題中不斷運用自身所學知識,并對問題展開分析與思考。因此,語文教師應不斷的創新教學理念,從而更好的設計教學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與邏輯能力。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忽略語文本質,缺乏一定難度
部分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教學問題時,為了能夠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從而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便會通過設計趣味問題作為教學課堂的導入,以此達成設計問題的目的。但由于語文教師過于側重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忽視語文問題的本質,因此往往會使學生只能夠感受到問題中的趣味性,而無法探究語文問題中包含的意義。
且部分語文教師過于追求學生能夠快速參與到課堂中,因此設計的問題往往過于簡單,而對于學生來說,淺顯易懂的問題并不能使其快速的參與到課堂當中。
(二)問題側重不夠平衡,缺乏相關聯系
部分語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往往會出現偏離側重點的情況,如在探究問題中,語文教師更加側重于探,或者是究,因此無法確保問題的平衡性。
且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小結時,更加側重于了解學生是否掌握重點知識,以及各個知識所包含的定義、定理以及公式。但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師僅僅是對各個語文知識點進行分別探究,并沒有將知識點進行有效銜接,學生在語文教師的影響下,無法很好的培養串聯知識點的能力。
二、基于實踐學習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策略
(一)優化問題設置,促進學生實踐學習
語文作為一門要求學生具備嚴謹邏輯的理科科目,對學生而言有著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前規劃大綱時,應設置具有足夠開放性的題目,并以此為基礎,通過課堂互動環節,以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自主的參與到課堂當中。
(二)融入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實踐學習
語文來源于生活,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融入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看到的、遇到的事物,從而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好的實踐體驗。
(三)設置課堂小結,促進學生實踐學習
當學生在結束對新課程的學習后,語文教師便可以通過設置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復習所學語文知識。由于語文知識的結構相對復雜,因此語文教師便可以將比較分散的語文知識進行串聯,并圍繞其知識內容進行課堂小節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會不斷的加深自身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進而產生自主創設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將來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自主設問進行自主探究,運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得到問題的答案。在此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提高對語文的認知,并使學生的語文思維與邏輯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有關《九寨溝》一刻的教學活動時,若只是對文章進行講解,只能夠使小學生了解到課文中所展示的九寨溝景色,因此僅僅是文章的內容無法滿足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需求。為了有效的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中提高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在對九寨溝進行描述時,對于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如小學語文教師詢問小學生是否知道九寨溝所在的地理位置,大多數小學生都能夠回答九寨溝位于四川省,但小學語文教師若詢問小學生是否了解九寨溝風土人情所反映的是哪一民族的文化,便僅有小部分小學生能夠做出正確回答,此時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為小學生對九寨溝的風土人情與相關歷史做出講解,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便會了解到九寨溝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脈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因此九寨溝風土人情所反映的是藏族文化。在講解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僅可以為小學生講授有關九寨溝的由來、價值、四季特色景觀,還可以為學生延伸藏族的其他文化,以此拓展小學生的眼界。在上述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教科書進行深度的挖掘,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填充與拓展,因此小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便不會浮于表面,而是通過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內容的延展,了解到九寨溝的相關內容,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對小學生將來的學習也十分有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若想更好的設計語文課堂教學問題,并以此促進學生實踐學習,便必須優化問題設置,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實踐活動,并在課堂中展開教學情境,以及設置課堂小結,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語文,并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實踐學習。
參考文獻:
[1]譚曉玲. 基于實踐學習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討 ——以"有理數的加法"教學為例[J]. 語文教學通訊, 2021(20):2.
[2]楊潔, 蔣志剛, 孫麗君. 基于實踐學習思維培養的高等語文課堂教學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 2019.
[3]滕曾婷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實驗學校.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 小學生(中旬刊),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