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珊珊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已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但從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狀態來看,課堂教學質量很難在短期內實現較大程度的提升,究其原因是教育環境、教育主體等多種因素的共同結果。數學作為生活中的基礎知識內容,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生活影響重大,所以教師們必須要進一步做好對其教學工作的改革,在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文章以此為核心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數學作為一門貫穿人們求學道路以及學習生活各方面的學科理應受到重視,長期以來,我國十分注重數學教學工作,數學既彰顯理論與抽象價值,又能聯系現實、貼近實際,該科目的學習難度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提高,小學自然是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期。為了更好地推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我們必須準確把握當下的教學狀況,分析現有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為后續提出改進方法做準備。基于此,文章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進行探討。
一、遵循教學新觀念,注重教學開發和創生
無論是傳統教學還是新課改下的教學工作,教師都應當注重理念的更新和教學設計工作,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有助于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但是這也不能絕對化,過于死板僵化的教學設計工作會局限教師的思維,也無法給予學生啟發。基于此,教師應當將教學設計和實際結合起來,注重靈活運用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新奇、有趣的內容和體驗,同時也能夠鍛煉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構建優質教學環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實現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就必須要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地位,做好對優質課堂教學環境的構建。首先,教師要與學生明確課堂的規矩,包括不準交頭接耳、不準隨便走動等,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要求,讓學生明白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這可以有效避免課堂教學環境因為學生的不確定因素而遭到破壞。其次,教師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教學環境予以設計,在借助環境實現對數學知識有效展示的同時,進一步完成對學生的認知啟發,讓他們可以對數學知識產生探究興趣。例如在進行《生活中的負數》教學時,因為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負數,且教材內容已經將主題定性在“生活中”,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構建起生活化教學環境,讓學生進入到他們熟悉的生活中進行負數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負數在生活中應用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對負數有一個最基礎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負數知識的探究和討論,讓學生嘗試尋找其他方式代替負數,幫助學生認識到負數在生活中的無可取代。最后,教師再設計生活實驗情境,讓學生進入到真實的生活中進行負數知識的探究和應用,強化他們的記憶。在這種以生活環境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負數知識,還學會了用負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必然會因此獲得顯著的提升。
三、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強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進一步做好對他們的學習動力激發,以確保學生能夠有效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為他們的數學素養構建帶來助力。
考慮到小學生有限的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讓自己成為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和探究過程中的好幫手。例如在進行《圓柱與圓錐》的教學時,考慮到學生已經完成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的學習,所以他們具備了一定的立體圖形知識水平,于是老師選擇讓他們進行本課知識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了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老師要求他們在課堂上制作出圓柱、圓錐模型各一個。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時,老師不會對他們進行指導,以防止對他們的思維造成干擾。但如果有學生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老師會毫不吝嗇地進行講解,以實現對自己教育輔助作用的發揮。在學生完成手工制作后,老師會與他們一起進行制作方式的回顧,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對他們的思維引導,讓他們回憶圓柱、圓錐的特點,由此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學習效果,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助力。
四、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是課堂教學中進行知識講解和傳授的負責人,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進一步做好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能夠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助力。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必須要抓住各種學習機會,如網課進修、與同事的教學研討活動以及外出培訓等,讓自己從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夠有一個顯著的進步,真正成為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創新型教育人才。
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能夠根據自己對學生學習能力及知識難度的判斷,進行教學模式的恰當選擇,以確保數學知識可以以學生喜歡且能夠理解的方式出現。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嘗試新穎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思維進步。例如在進行《觀察物體》的教學時,老師就選擇信息技術與實踐探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課堂上,學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引導對物體產生興趣,并進一步實現對物體的全面觀察。與此同時,其還可以通過實踐體驗完成思維遷移,將學到的知識轉變成為解決生活問題的技能,這會讓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顯著的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由此獲得了顯著的提升。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情況下,高中、初中、小學都應作為改進范圍,其中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之現有教學工作難以滿足學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國家強大的需要。由此可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已經成為必然。我們需要準確把握現今教學狀況,堅定新一輪課改的目標和要求,將之與小學數學相結合,提升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奠定思維基礎。
參考文獻:
[1]賴虹英.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最新教學方法研究[J].科普童話,2020(12).
[2]肖琪.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求知導刊,2020(3):17-18.
[3]花慶美.精準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1(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