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紅
摘要:林業屬于我國經濟中的支柱性產業,林業的生態發展和可持續保護需要廣大林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當前我國的林業發展當中存在著一些不良的現狀,例如生態管理不足、林業人員專業性不強、缺乏足夠的林業管理意識等,為了能夠及時改變目前我國林業生態發展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將重點研究具體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生態文明;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策略
林業資源在我國資源結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其有助于對生態平衡予以有效維護,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平衡發展。應在生態環境建設上加大力度,進一步保護林業資源,保障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文明下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一)林業管理面臨著自然危機
生態林業概念的提出正是符合了當前林業管理的需要,生態管理的積極意義有助于我國的林業發展更加的完善,目前我國的林業管理當中存在著眾多的生態危機,常見的問題是泥石流山體滑坡塌方等,這些生態危機都嚴重影響著我國林業朝著規范化和規模化的管理。這都是由于人們大量對農業的掠奪,不注重生態自然保護。而只注重眼前短暫的利益,導致我國林業發展現狀陷入窘境,自然生態環境需要人們大力維護,而不是看重眼前的短暫利益放棄長遠的發展,生態自然環境的維護也必須要建立在既有林業的基礎之上,不管林業自然條件的好壞和優劣,必須在原有的自然環境基礎之上來加以調整和采取對應的措施。因此,人們要意識到這一點,大力發展生態林業要對自然危機有足夠的認識,才能在具體的實踐當中尋找到解決自然危機的方法和策略[1]。
(二)國家和政府的重視力度不足
生態文明下林業管理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存在著國家和政府的關注力度不夠,目前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國家相關政策的調整使得我國的植被覆蓋率不足30%。國家和政府都將經濟財政支出重點放在我國的金融行業和教育行業,經濟和文化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核心,也是逐步提升我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后盾。而林業同時也屬于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行業,受到重視程度較小,因此,我國林業的生態發展目前還存在著嚴重的認知力度不足和執行力度不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同時,經濟建設也決定了我國基礎性林業是否能夠長遠和可持續綠色運營,因此國家也要關注生態林業的建設。
(三)生態林業的發展實踐性不足
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還存在著實踐性嚴重不足的問題,由于國家和政府的扶植力度不高我國的林業遭到人們的忽視,越來越多的人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而發展經濟,人們對林業的不夠重視,導致了人們在林業的保護上基本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近年來,我國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為了保護我國的林業,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被提出,但是由于我國之前并未接觸過此種說法,人們對林業的認知已經被禁錮,在短時間內基本上無法改變,林業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林業是我國的重要自然資源,缺少對林業的保護將極大的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境,最常見的就是空氣中的污染指數增加,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顯然生態林業的發展必須大力實踐才能維持人們正常的生活,保證人們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下開展一系列的經濟活動和教育活動[2]。
二、生態文明下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一)國家和政府加大關注力度
生態文明下林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一是國家和政府要加大關注力度,適當給予財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林業在我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產業,為了維持林業的生態平衡,必要的措施是要完善林業保護機制和體制建設。我國各個地區不同的林業發展狀況和保護權利都存在著不同的阻礙和問題,國家和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一定要加大對林業的關注力度,分別根據各個地方存在的不同問題進行相關政策的調整和改進,以便適應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結構。學會因地制宜,因地區而異,將眼光放眼于整體,但政策的制定必須要落實到具體情況當中,不能以偏概全,眉毛和胡子一把抓,要權衡利弊,將目光落實到真正的問題當中以解決以往一直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國家和政府要加大財政支持,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經濟基礎,沒有經濟投入就沒有林業的發展,適當的根據不同地區的政策給予有側重性的經濟幫扶,一切以保護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
(二)加強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性
為了加強我國生態林亞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性,必要的舉措是要從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著手,自然生態環境多數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在這些資源的利用上一定要科學和合理的應用。出現的一些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人們不能將產生自然災害的源頭都歸結于土地保護不周,多數時候都是由于土地的內部結構出現了問題導致土地鹽堿化下降,貧瘠的土地不能吸收過多的養料和肥力,面對雨水的沖刷時只能出現坍塌或者是山地滑坡等異常現象。因此,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必要的舉措是要加大對土地的自然保護,保證我國自然生態的長遠發展。人們在林業的開墾上也要采取適量的原則,以保護生態林業為基礎,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也要注重對環境的養護,這樣才能將生態環境和低碳經濟相互結合[3]。我國生態林業的建設需要改變傳統的林業發展制度,這樣才能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和經濟建設。
(三)改變人們的認知,加大對林業的保護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除了國家和政府的政策、資金支持之外,還需要從人們的認知入手。當前我國林業發展面臨的危機之一是我國林業從業者的專業度不夠和認知度不夠。因此,國家和政府必要的側重點是要將自身的眼光放在林業從業者上,必要的舉措是要給予地方性政府政策的支持,加大對林業的科普和知識的宣講。多數時候,我國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都跟相關的從業人員有著密切的關系,必要的時候可采取強制性的措施,約束人們的行為和規范林業發展的制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林業在我國的發展需要得到國家和政府的關注和支持。我國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從林業從業者的認知入手,提高認知必要的舉措是加強專家研討會的舉辦,同時要將人們的眼光放得長遠一些,不能以謀取眼前的私利為主,不能以惡意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去搞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 金桂平. 探討生態文明下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策略[J]. 種子科技,2019,37(18):125,127.
[2] 程鳳. 生態文明下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J]. 人文之友,2019(21):32.
[3] 申傳剛. 基于生態文明下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J]. 農業與技術,2017,37(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