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龍
摘要:金融理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客戶委托,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收益與風險承擔方式,為客戶提供的資產管理服務。此次對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及監管進行研究,一方面可對我國目前金融理財產品的現狀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對如何促進金融理財產品合法化、規范化、創新化,提高人民參與理財活動的安全性有一定現實意義。
關鍵詞:銀行金融理財產品;風險;營銷策略
引言
社會經濟穩步發展,人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思想觀念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人們選擇理財方式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局限于銀行存款,而是傾向于理財產品。雖然各銀行已經加大了個人理財業務開展的力度,但是由于受到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時間較短等因素的影響,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中仍然存在著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為了推動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有序開展,各個銀行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金融理財產品風險和營銷策略,為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開展提供制度依據。
1銀行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
1.1同業理財導致的流動性風險
同業理財是指以銀行為發售對象的理財產品。同業理財的出現是在市場資金流動性大,而企業融資需求沒有同步上升,資金停留在銀行賬面上的市場背景下產生的。小銀行由于規模小,投資渠道窄,投資人才缺乏等原因不愿自行進行投資,但又不愿意將資金囤放在賬目上,更偏向于購買大銀行的同業理財產品進行資金配置,從而獲取資金,大銀行也可以通過發行同業理財產品獲取資金,進行對外投資。對于大銀行來講,由于大銀行本身投資渠道較為廣泛,同業理財獲取資金成本又低于普通客戶資金成本,利用這部分資金進行投資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1.2人為操作帶來理財投資風險
金融理財產品從項目啟動、產品規劃、制定方案一直到完成銷售需要經過復雜的過程,其中涉及到的產品訂單、下單、兌現、報銷等環節都是由人工操作進行。雖然金融產品的核心價值必須經過一個完整的銷售周期才能體現出來,但是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操作問題,都有可能引發金融理財產品風險。投資者在選擇和投資金融理財產品時,如果無法準確全面地了解金融理財產品的詳細情況,就會導致投資者在購買或投資金融理財產品后出現實際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情況,增加了風險的發生率。
1.3影子銀行導致的監管風險
影子銀行是指游離在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銀行通過多層嵌套,例如,通過單一信托計劃、集合信托計劃等通道將資金進行投資,無法得知銀行理財業務真正投資的底層資產,而在目前分業監管的大環境下,監管機構難以對跨行業合作進行監管,這樣銀行理財業務便躲避了機構的監管。
2銀行金融理財產品的營銷策略
2.1以金融科技為引子,加快運營管理數字化轉型
圍繞客戶核心,促進建立新的智慧運營體系,實現服務集約、流程精益、風控先進、途徑融合,這也變成商業銀行運營管理發展的趨勢。銀行需要統籌推動數字化智慧運營體系的構建,側重于運營重要領域的數字化變革,落實數字貨幣,提升數字賬戶推廣的效率,實施數字票據建設。還要加強數字化運營基礎能力方面的建設,包括數字國庫、數字參數、數字信息、數字認證、數字匯路、數字支付等。對數字化運營后臺中心進行優化升級,建立企業級數字化運營后臺服務體系,實現全集團、高度集約、全渠道開放共享、智能運行。
2.2加強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風險管理的內容由過去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主向信用、流動性、資本結構風險全面管理轉變。應建設適合現實金融市場發展的管理體系、構建商業銀行價值及業績提升的風險管理模式,完善并優化風險管理的相關政策及制度、設置專業化風險管理的崗位,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隊伍,提高全面風險管理的整體水平。
2.3完善金融監管機構的協調合作機制
目前我國監管的性質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但銀行通過多層嵌套,例如,通過過橋企業、過橋銀行等通道將資金進行投資,難以得知理財業務底層資產,監管機構難以對跨行業合作進行監管,使銀行理財業務躲避機構的監管。因此應該加強金融監管機構的合作和聯合監管,在監管中做到明確監管范圍、監管責任,不要出現無人監管或者多重監管局面,避免出現監管漏洞。再在金融監管機構合作監管的基礎上,逐步進化為混業監管,使改革不突進,有條理。
2.4優化員工關系
(1)充分重視客戶購買體驗,努力提高自身服務質量。銀行在開展金融理財產品業務時,應該加強營銷隊伍綜合素質、服務能力與責任心培養的力度,促進理財產品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根據金融理財產品銷售服務的要求,將提高銷售人員、服務人員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首要目標,構建專業化服務及全方位金融理財產品營銷骨干隊伍。簡化客戶購買金融理財產品的流程,提高金融理財產品服務效率。(2)構建完善的激勵考核機制,激發員工的營銷工作熱情。根據銀行現有金融理財產品的特點,設定理財工作人員的準入門檻,從金融理財銷售人員溝通協調能力、專業業務能力、金融知識水平等幾方面對工作人員進行綜合性評價,將適合從事金融理財銷售的工作人員安排到金融理財產品營銷的核心工作崗位,集中資源,提高金融理財產品的銷售效果。
結束語
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穩步提升,使得人們有更多的閑置資金購買金融理財產品。所以,銀行應該牢牢抓住這一發展契機,推出個人金融理財業務,制定科學合理的個人金融理財投資策略,才能在吸引投資者參與個人金融理財投資活動的同時,促進銀行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作為新經濟常態下的商業銀行來說,應該深入分析金融理財產品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防止金融理財產品風險的有效策略和建議,拓寬銀行金融理財產品發展的渠道,促進居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衛佳欣.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現狀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0):74-75.
[2]孔雅雯.浙商銀行金融理財業務發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20.
[3]趙喆.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理財業務發展探索[J].中國商論,2020(1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