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浬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學手段也在不斷豐富,信息技術的引進,也讓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富。現如今,我國教育教學正處于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也因此而面臨著全新的任務。語文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引,徹底地從過去“以師為本”“師道尊嚴”以及應試教育等傳統的觀念中走出來,堅持并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全新思想,根據現代教育體制與現代課堂中的實際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與教學方法,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能夠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學習更多知識,教師也能減少教學時間,將更多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雙減;語文教學;策略方式
引言:
雙減的實施,對小學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要以構建高效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其創新的教學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力,讓學生們喜歡上語文課,感受到語文課的樂趣,讓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改革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也給課堂教學帶來一些問題。高效課堂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傳統教學模式與新的教育需求不適應。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陳舊的教學思維和方法,小學語文教學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于課程內容的講解則是全都“灌輸”給學生,師生的有效互動較少,完全忽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學習也由于其太過枯燥而漸漸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心理,學生的想象力、自主思維能力難以發展。此外,學生對于教師的敬畏多于愛戴,從一開始的渴望交流溝通逐漸轉變為害怕和不愿,缺乏有效溝通的課堂環境只會更加緊張、壓抑,學生的學習負擔進一步加重,導致課堂效率難以提升,甚至會出現無效的情況。
二、雙減之下如何高效地開展語文教學
(一)引入多媒體,實現教學多元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傳統的教學方式枯燥無味,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疲勞感”。小學生活潑好動,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教學,這種直觀的視覺體驗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例如,在教學《王二小》時,如果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課文后只能對王二小這個英雄人物有大致了解,對于他的勇敢機智和奉獻精神體會不夠深入。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前用多媒體播放王二小的電影,視覺的沖擊遠遠大于文字,讓學生通過視頻了解王二小面對敵人的刺刀毫不畏懼和退縮,依舊堅定地選擇犧牲自己把敵人引進八路軍包圍圈的大無畏精神,當學生處于深深的震撼時再講解課文內容,學生的專注程度就會非常集中,從而探尋課文的深層內涵,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要求學生掌握課本知識,也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實際課堂當中,教師要從學生思維能力這一方面出發,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發散他們的思維,從而達到綜合素質培養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要設置與學習內容相符合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要素,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當中主動思考并探究。總而言之,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在教學中不斷反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如果學生在思考過程當中遇到瓶頸,教師可以帶領他們一起探討,這樣師生互動的課堂便于后續工作的開展。比如在教學《小馬過河》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文章內容并思考,在正式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并和其他學生交流討論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雙減的培養目的。
(三)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化語文情境
教師可以抓住語文這一學科生活化的特點,將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促使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學習,最終真正掌握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形成學科核心素養。比如,在《只有一個地球》的授課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有意識地再現課文內容,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還要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經驗,去體驗生活,去感悟生活,比如,可以請同學們聯想自己的周邊發生過哪些保護環境或破壞環境的事情,這樣學生就會體會到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作品的感悟也會像品茶那樣,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無窮。除了課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反復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闡明喜歡的理由以及對文章的看法,然后讓學生進行演講比賽。由于學生選擇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層次不同,認識事物的能力和方法也不同,所以學生演講的內容也不同。教師應以課堂為起點,讓教學貼近生活,鼓勵學生用生活的標準去判斷,用生活的底蘊去詮釋,用生活的經驗去解讀文本,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實現與文本的對話,并真正受到啟迪,學會在語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學習語文,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主人。
(四)進行充分的備課
要基于雙減的要求構建小學教學的高效課堂,而這一工作的基礎就是要做好課前的備課。科學合理的備課,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備課過程當中要適應雙減的要求,不再使用傳統的備課方法,要將眼光放在除了課本以外的其他教學資源上。在選取備課內容時,要仔細研究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讓備課內容創新化。由于小學生的心智都沒有成熟,思維模式與成年人有著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以學生的思維為出發點。很多小學生在剛剛進入學校學習時,并沒有完全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在這種情況下,自律能力差,年紀較小的學生在上課時很難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小學生年紀較小,所以對于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會有較強的好奇心,這時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的特性,針對性地制定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能力的教學課案,教學方案也要更加新穎,為學生營造有趣愉悅的課堂氛圍。比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設置一些與此有關的小游戲,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去估算其重量,這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同時能夠體現語文課堂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當中給予一些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更好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轉型符合了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夠讓教師在充分發揮自身引導性作用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希望我國的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重視新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將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去,并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優化,切實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潘生銀.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181.
[2]魏萍.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 名師在線,2020(07):16-17.
[3]朱航.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9(14):1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