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英
摘要:過往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們關于語法的教學大都呈現(xiàn)出一定的滯后性,尚未根據當前的教育需求以及學生特性開展更為有效的教學研究。一些老教師更容易出現(xiàn)“經驗主義惰性”問題,在教學中固守傳統(tǒng)思維,不敢于創(chuàng)新,使得整體課堂氛圍枯燥、乏味、效率低下。那么,針對以上問題,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轉變思維,抓住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關鍵點展開有效攻克。因此,本文針對問題,探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的語法教育。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縱觀整個初中英語教學階段,語法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教學任務。學生學習英語在于運用,在于了解英語的表達方式,而語法則是學生運用與了解的橋梁,是對整體英語知識的整合,只有保障了語法學習到位,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對此,本文也將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找尋具體的教學方法。
一、注重對單詞詞性的講解
在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單詞掌握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并且從初中英語教材的安排來看,在每一個單元里都會出現(xiàn)一些新單詞,教師要格外重視對這些新單詞的講解。從過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單詞講解的關鍵在于詞性講解,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每一個單詞的詞性,以及單詞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以往學生翻譯英語時,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翻譯的不準確,那么關鍵點便于沒能搞懂單詞的詞性,不知道單詞在句子中充當什么成分,翻譯起來自然言不逮意。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理清名詞、動詞等詞性的區(qū)別,以及主謂賓等語法結構的作用,同時在單詞學習中,多將單詞呈現(xiàn)在句子中,通過典型句子來強化學生對單詞詞性的理解。以This apple is red這個句子為例,其中apple的詞性是名詞,并在該句中充當主句。簡言之名字詞性的單詞在句子中多體現(xiàn)為主語和賓語,而動詞詞性的單詞則多體現(xiàn)為謂語。那么,通過句子講解的方式便能夠讓學生更清晰地理解單詞詞性以及語法結構。同時,在講解完畢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的新單詞進行造句,鞏固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利用微課,開展單項語法練習
單項語法練習也是當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相對于將所有語法展開無差別式的講解,單項講解指的是將單個語法做成系統(tǒng)的知識,強化學生對單個語法的學習質量,并通過大量單項語法的積累,提高學生整體水平。因此,在單項語法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是比較有效的。首先從微課的形勢來看,能夠達到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的目的,且學習時間比較靈活,學習過程比較完整。教師制作微課視頻,可同時配備講解內容與聯(lián)系內容,形成十分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體系。
例如,在開展初中英語單項語法練習中,由多名英語教師進行交流,共同制作了語法微課教學視頻,并將微課分為不同的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開展單項語法教學。而微課的內容除了視頻講解外,還配備了文字說明以及相關的練習題目,方便學生在學習后能夠通過練習題目進行鞏固。此外,運用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還在于,不同的學生因其差異性呈現(xiàn)出來的學習成績不同,也能夠在微課中開展選擇性學習,完善自身薄弱地方,實現(xiàn)自身的查缺補漏,并從客觀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課前學習,可以在家任意觀看,尤其對于部分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反復觀看,直到學會為止,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翻轉課堂教學法對教師的教學資料制作能力、信息化技術使用能力和討論型課堂的掌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豐富教學手段,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從總結以往的教學經歷經驗來看,英語學科是學習難度比較大的一門學科,并且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吃力,課堂講解上也比較單調乏味,缺乏活力。這樣導致了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因此,針對以上問題,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來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對此,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不同學習形式來達到目的,更有效地改善教學環(huán)境。
例如,在針對一些低年級的學生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制作語法動畫短片,將枯燥的語法學習結合視頻里充滿卡通的元素,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也能夠讓語法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面對一些高年級的學生時,教師則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分組語法游戲等。例如針對前文中談到了單詞詞性與句子語法結構,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給出一些單詞,然后讓小組學生搶答,看一看哪個小組最先通過單詞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教學方法,能夠極大程度地改善課堂氛圍,緩解過往教學中枯燥、乏味的局面,使學生在興趣的導向下更主動地進行學習,以更有趣促進更高效。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也是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需要教師去思考的一個點。而創(chuàng)新的意義在于發(fā)現(xiàn)過往教學工作中的問題,以及過往教學手段的局限性,并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從而促進語法教學的效率。同時,考慮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生學習的目的更多在于實際運用,學生要能夠通過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提高英語實戰(zhàn)能力。
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角色模擬游戲,由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實際對話。此外,針對對話內容,教師也可以指定一些場景,如超市賣場的場景、問路的場景等,力求真實的還原生活,并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完成生活中的真實對話,提高學生英語實戰(zhàn)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法作為學生運用英語與了解英語的橋梁,是對整體英語知識的整合,只有保障了語法學習到位,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注重對單詞詞性的講解、利用微課,開展單項語法練習、豐富教學手段,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等一系列方法來達到教學目的。意在從多個角度出發(fā),針對初中英語學科的特性、初中生的特性以及語法教學的特性,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的優(yōu)勢,不斷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以及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陶小平. 淺談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的語法教育[J]. 校園英語(10):145-145.
[2] 王迪. 淺談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的語法教育[J]. 現(xiàn)代交際.
[3] 朱文華. 淺談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的語法教育[J]. 東西南北, 2019.
[4] 梁葉枝. 淺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及相應對策[J]. 學周刊, 2017(2):38.
[5] 徐敬美. 淺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障礙與對策[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