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鑫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歷史的學習可以更好地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目前高中歷史的教學方式存在很多問題,導致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積極性低,限制了高中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對高中歷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改;教學質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實現教育強國的教育目標,就需要結合社會的發展,對現行教育形式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既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到基本文化知識,也要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1 當今高中歷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方法陳舊
多數高中歷史教師仍舊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陳舊的教學方法來教授歷史知識,這對于學生們對于歷史學科的認知以及歷史學習的積極性都是一記重擊。新時代的發展賦予了學生們更多的視角,如今的高中生也早就不是只會讀書的學生了,他們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也是最有朝氣的一代。過去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只適用于過去那個年代,我們早已處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因此也就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對于人才的新需求而不斷轉變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
1.2 高中生歷史學習被動,學習能力差
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照本宣科,缺少教學創新,忽視學生歷史能力的培養。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會直接將整理好的歷史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講授,該過程缺少與學生溝通討論,這就形成了以歷史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生態,高中生歷史學習被動接受,缺少思考,從而長時間處于高中歷史被動學習的狀態,不利于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降低了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積極性。
2 高中歷史教學的具體策略
2.1 明確教學目標,提升學習興趣
開展以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的歷史教學活動,教師首先就需要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這一方面體現了歷史教學的創新,另一方面深化了歷史科目的教學目的。 在明確歷史教學目標教學中,教師要依據高中歷史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適合培養學生學科素養能力的教學結合點,同時也要結合高考對學生素質的考查方向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等多方面的教學活動。 歷史課堂教學活動,對重難點歷史教學內容進行細講、深入講,以求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掌握有效的文化知識,因此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對高中歷史教學目標進行設計。 對歷史教學活動進行創新素質教學,教師也不能只注重其素養的教學活動,也要結合傳統的教學形式,將好的教學方法結合到素質教學中,達到學生知識和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學效果。 任何能力和素養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內積累逐漸獲得的,高中歷史核心素養能力也不例外,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學習之下,通過歷史事件的分析和學習,激發對高中歷史的學習興趣,從而具備正確看待歷史的學習觀念。例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以發展學生的歷史價值觀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教學《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設立讓學生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含義、特點及作用的教學目標,或是設立讓學生掌握光榮革命基本史實、《權利法案》 制定的基本史實、責任制內閣的形成、構成及作用的教學目標。 通過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清晰掌握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教師和學生在統一的教學目標指引下進行歷史事件的學習,教師的教學任務才能完成的更高效,學生也才能花少量的課堂時間,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明確教學目標的教學形式比傳統教學形式更利于學生形成歷史價值觀,利于學生對此類知識的長久記憶。
2.2 學生分組合作,增加歷史課堂互動性
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將學生分組進行合作學習,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歷史素養、不同的特點進行合理分組,促使學生發揮高效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高中歷史學習課堂的互動性,更好地提升高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加深高中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歷史知識素養。
在學習“古代中國土地制度”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習,通過討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不斷提高與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時代下的土地所有制度,通過引導學生討論的方式,更能夠集思廣益。特別是封建時期的土地所有制度,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怎樣的聯系,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更能夠集思廣益,可以加深學習印象。當學生討論沒有思路的時候,教師還需要進行一定的引導,確保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討論時間展開高質量的討論。
2.3 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引導其主動學習
高中歷史個性化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可以通過對于學生個性差異的尊重,保證其對于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從而逐漸提高其對于歷史學科魅力的感知,并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大大提升其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遇到提出反對意見的同學先不要立刻否定,應當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理性地分析,使其明白其錯誤的原因,同時也應當表揚其獨立思考問題的精神,以此來鼓勵同學們敢于挑戰權威。但同時也要把握課堂時間,留出一部分時間來進行答疑 。另外,教師應當根據搜集和整理出的班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教學。
3 結語
綜上,將核心素養培養融合到高中歷史教學中,是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有效方式,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以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將基礎知識和核心素養合二為一展開歷史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璐,佟玉英.課程思政理論下高中歷史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0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