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靜
摘要:閱讀和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部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將閱讀和寫作進行分開教學的,而且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導致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其實,閱讀和寫作都是相輔相成的,語文教師應對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實現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進而打開學生的語文學習思路,提高他們的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指導方法
引言:
將閱讀和寫作教學融合到一起,可以高效的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從本質上來說,優質的閱讀內容中可以發掘出一定的寫作技巧,而高效的寫作教學也可以從一定層面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巧妙得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到一起,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有效提問,吸引讀寫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提問式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產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那么,就可以輕松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比如,在教授《貓》一課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提問“你們都喜歡貓嗎?”大部分學生都會喜歡小貓,然后教師繼續提問“你們養過貓嗎?養過幾只貓?你們和貓之間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對于這些問題,學生們會爭先恐后的進行回答。然后教師可以引入文章主題:作者也是一個愛貓的人,大家一起看看他一共養了幾只貓?每次養貓都發生了哪些事情?作者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對文章進行學習,并以小組的形式對問題展開探討。教師通過設計一系列的課堂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整理課文的寫作思路,進而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學完這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動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內容可以自選。通過教師在課上的引導,可以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知道如何下筆,如何構建自己的寫作框架。
二、情境演練,激發表達欲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情境演練就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模擬課文中的故事情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情感的理解。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這是一篇典型的描寫人物形象的敘事文,其中有一段是描寫父親買橘子過鐵路、爬月臺的場景,教師可以布置情境演練的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表演這段故事情節,每個小組表演結束后,讓其他同學進行點評。通過這種情境演練的教學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現出的父愛子情感,從而體會到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再讓學生寫一篇表達親情的敘事文,學生自然就知道如何運用語言文字體現出父母對自己的情感。
三、知識競賽,提高理解能力
初中課本中有很多經典的名著,教師可以將這些名著分類整合,通過知識競賽的形式測試學生對內容的掌握情況。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皇帝的新裝》等,教師可以從作者、創作背景、文章表達的情感、文中值得學習的地方等內容作為競賽題目。通過組織一定的知識競賽,使學生對課文有了全面的認知,讓學生更清晰的了解課文的具體內容、寫作技巧以及優秀語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運用課文的寫作手法、優秀詞句,從而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提高作文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機會,并不定期的組織課外閱讀分享會,讓學生分享最近閱讀的心得體會,從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
四、隨堂練筆,打開創作思路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本內容,巧妙設計寫作主題,讓學生進行隨堂練筆,增加學生的擴展練習。通過這樣的練習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原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創作思維,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古詩詞的擴寫練習
在語文古詩詞的教授中,教師可以引導寫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古詩詞進性擴寫訓練。比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是一首表達作者憂國憂民情懷的詩歌,教師讓學生通過對內容的學習體會作者的真實情感,并以作者的角度對詩歌進行拓展。
(二)課文內容的擴寫練習
初中語文課文中,很多課文結尾都讓人意猶未盡,引發無限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對課文的結尾進行續寫,根據課文中描寫的人物特點寫出他們的結局。比如,《少年閏土》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編寫閏土兒子水生的成長故事:如果水生延續了傳統的生活觀念,那么,他就和他的父親一樣過相同的生活;如果他的生活觀念發生了改變,那么,他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也有可能會不成功......這些想法都是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擴寫。
(三)寫作手法的轉變練習
擴寫,也可以將原文中的寫作格式改變成新的寫作手法。比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是一篇詩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了解詩詞內容的基礎上,將擴寫內容改變成敘事文的形式。通過這種創新思維的寫作訓練,可以讓學生的創作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同時實現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完美結合。
五、觀察生活,豐富內心世界
對于初中的很多課文來說,大部分內容都是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課本內容和實際生活聯想到一起,主動觀察日常生活,從而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和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比如,課文《春》,這是一篇贊頌春天的散文名篇。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增加對春的了解,學習作者贊美春天的寫作手法,進而幫助學生掌握描寫景色特征的寫作手法。學完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以“秋”為主題的作文作業,讓學生利用學習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
結束語:
總的來說,將閱讀和寫作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還可擴展學生的寫作思維。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在實踐教學中,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為學生創建新型的教學氛圍,將閱讀和寫作教學充分的結合到一起,激發學生課堂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潘珍西.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方法[J].甘肅教育,2019(19):71.
[2]張躍.巧妙選取教學方法 ?滲透閱讀與寫作指導——初中語文“讀寫結合”創新設計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