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偉
摘要:當前,素質教育在我國被大力推行,其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興趣的同時,構建出化學高效課堂,有效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本文對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化學實驗創新意義及化學實驗創新策略進行探討。以期能夠通過創新化學實驗強化學生創新能力,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化學;創新實驗;意義
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教育事業能為其提供各種實用型人才,新課改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將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作為重點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綜合型實用人才。化學是初中階段較為重要的學科,其涵蓋的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抽象性,因此針對于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理解難度。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自身教育理念予以優化,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教授,并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進行培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1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化學實驗創新意義
1.1 提升學生創造力,發掘內在潛力
傳統初中化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多忽略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只是一味的注重知識的教授及實驗的演示,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且有時對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對知識點予以理解。而化學實驗教學不僅應注重實驗結果,還應重點關注實驗的過程,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實驗各步驟,并且能夠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強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與創新能力。除此之外,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還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知識探究環境,學生在進行實驗設計及具體實驗操作時,能夠對其思維進行激活,發揮出其內在潛力。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重視化學實驗創新,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進行學習,并有效提升其創造力。
1.2 發散學生思維能力
既往化學實驗教學中,部分教師會忽略某些實驗的特殊性,學生只能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對實驗相關原理進行記憶。對此,教師若基于核心素養對化學實驗進行創新,則能夠有效的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培養,進而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如在進行“氨分子擴散”相關教學時,教師如果只根據教材對實驗進行演示講解,那么將難以使學生對實驗有深刻的理解與認知,若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能夠與學生共同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如“除氨分子之外,氨氣中還含有哪些粒子?”等,因相關問題還需通過實驗進行佐證,因此在創新實驗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發散學生思維。
2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化學實驗創新策略
2.1 加強替代策略的運用
該創新方式主要體現在采用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物品替代實驗中原定物品,達到實驗效果的同時,增強實驗安全性,或能夠增強實驗的便捷性與可操作性。
在運用替代策略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將實驗中不常見的物品替換成生活中的物品,如飲料瓶、注射器以及吸管等,將這些常見的物品運用到實驗當中,屬于廢物利用,可以培養學生的節能環保意識,也利于學生的動手操作。
如關于“制取氧氣”實驗,在實驗開展之前,教師提出問題: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作為實驗器材?因此學生在課下收集了醫院廢棄藥品、注射器以及一次性輸液管等,在做實驗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積極性更高,操作也更加便捷,能夠大大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2.2 加強實驗裝置的創新
初中化學實驗的創新還可體現在實驗裝置方面,對實驗裝置及器具進行改進,進而增強實驗的操作簡便性,提升實驗效果,增強實驗說服力。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帶領學生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和創新,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自己進行驗證,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在演示“氫氣爆炸實驗”時,因不明確塑料桶中氫氣含量及堵住的小孔是否存在漏氣現象,進而導致實驗存在一定的失敗率。對此,教師提出:通過改進裝置來解決問題。之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自主操作以后,得出具體結論:將空氣充入容量為2升左右的食品袋,將導管插入之后壓出一半空氣,再采用橡皮筋將袋口系緊。將氫氣充入,觀察食品袋待其完全膨脹之后將導管抽出,此時采用燃著的木條觸碰食品袋,“砰”的一聲后袋子被炸碎。通過實驗裝置的改進,使實驗的操作更加簡便與安全。
2.3 加強微型實驗的展開
微型實驗中應用的儀器較為常見且來源廣泛,因此可以將一些化學實驗微型化,使得操作更加的簡便,便于學生們均親自參與到實驗中,改變既往“一人實驗,多人觀看”的局面,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其探索意識。具體要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儀器自制與動手實驗,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習興趣。
比如“硫在氧氣里燃燒實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討,讓學生通過開展微型實驗分析,通過分析,可以這樣進行改進:在橡皮塞上固定燃燒匙的柄部,將少量水導入氧氣瓶中,放入一片樹葉以及一粒鋅,將硫置于燃燒匙并點燃,觀察火焰顏色并深入氧氣瓶,將橡皮塞塞入,對火焰顏色進行觀察,火焰熄滅后加以震蕩,片刻可見樹葉變黃,鋅表面冒出氣泡。改進后的化學實驗裝置簡單,便于學生進行操作。
總結:
針對初中化學教學而言,初中化學教師應基于核心素養,明確化學實驗創新的重要意義,采取有效策略對化學實驗的教學方式予以創新,以有效發散學生思維,提升其創造力與內在潛力,促進學生養成化學核心素養,彰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國良. 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02(15):1-1.
[2]趙華. 例談初中化學課外實驗活動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J]. 求學, 2020,11(31):2-2.
[3]謝芳. 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與實踐[J]. 啟迪與智慧:上, 2021,08(10):2-2.
課題名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實驗創新設計的實踐研究
課題編號:MJG19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