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幼兒在早期階段是音樂覺醒的最佳時期。民間音樂是民間藝術家群體藝術創作的結晶。語言自然而簡潔,主要表現職業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和男女之間的愛,經過不斷的加工和改良,逐漸得到完善和發展。幼兒園民間音樂教學可以豐富幼兒園的音樂課程,使幼兒在接受民間音樂影響的同時,發展音樂想象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通過體驗不同色彩的民間音樂,孩子們可以認識到祖國優秀音樂文化的魅力,增強情感體驗。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前教育;民間音樂
前言:
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民間音樂需要特別關注和保護。早期音樂教育是一個關鍵時期。民樂蘊涵著優秀的品質和對生命的熱愛。活潑有趣的民間音樂教育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滲透民間音樂,一方面可以繼承和弘揚傳統音樂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在美與愛教育中培養幼兒對民間音樂的熱愛,豐富音樂教育的內容,逐步完善民族音樂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融合的意義
傳統民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生動,作品多簡短易學。民樂與學前音樂教育相結合,能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藝術思維,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對幼兒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豐富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習慣;民樂是社會生活的產物,它通過當地語言、旋律、節奏、生動的文字和動作,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幼兒園教師應引導幼兒發現和認識社會文化生活,在音樂教學中呈現不同類型和不同形式的民間音樂,引導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視聽體驗中發現世界之美,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審美習慣。
二是培養民族感情。國民情感是國家的精神力量,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支柱。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豐富多樣的民間音樂。開展民間音樂教育,可以培養幼兒對不同地區甚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情感。
二、幼兒園民間音樂教育的不足
(一)不夠重視
經過考察和調查發現,目前很多幼兒園都采用了流行音樂、西方器樂、古典聲樂等音樂學科教學內容。盡管教科書包含了民間音樂知識,但這一比例相對較低。另外,很多教師對民間音樂的了解不夠。對幼兒難以學習民間音樂,道具的使用不利于課堂管理。現實教學中,民樂內容只是簡單介紹,有的教師直接跳過這部分內容,進入了教學。從客觀上講,幼兒學習流行音樂、西方器樂、古典聲樂等可以提高音樂的知覺、創造力和表現力,但是教授民間音樂也能激發他們對祖國、家鄉的熱愛,對其它形式的音樂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
(二)“以幼兒為本”的執行不夠
很多幼兒園根據學校要求、教師興趣等組織民間音樂活動,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并未將幼兒的興趣、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考慮在內,沒有考慮到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其原因是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能力不足。教育活動中沒有考慮幼兒的學科地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學生只依據自己的主觀觀點進行教學。
三、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選取優秀的民間音樂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融入民間音樂,需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一是選擇一種接近孩子真實生活的民間音樂。幼年時期,孩子們大部分的人生經歷是通過對生活或日常生活經驗的觀察獲得的。日常生活中的民間音樂內容能幫助幼兒快速地理解其內涵,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可使幼兒加深印象。使幼兒在輕松的氣氛中積極地吸收音樂知識,并能增進幼兒的情感認知、身心健康及價值觀。
二是根據學生興趣選擇民族音樂教學內容;幼兒的知識認知能力有限。音樂課要集中在音樂課上,必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實際課堂中,老師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課堂狀況,記錄孩子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要以幼兒心理學為基礎,以幼兒興趣的方式進行民族音樂教學。另外,由于幼兒一般不能接觸民間音樂,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在音樂內容上有所創新,鼓勵幼兒獨立參與民間音樂的學習。
第三,教師要選擇古典音樂,繼承民族音樂文化。民樂中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對幼兒心靈產生微妙的影響。幼兒音樂教育屬于基礎音樂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應以當地音樂和古典音樂為主。在課堂活動中,要把各種民間音樂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幼兒能夠感受民間音樂的影響和藝術的審美教育和引導孩子心中真理的發展方向和審美。
(二)以幼兒為本
要貫徹“幼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就是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關注教學活動的活力和樂趣。為此,筆者提出了兩種可供參考的方法:
一是游戲教學法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游戲占據了他們生命的大部分時間,他們經常獲得直接的體驗。在課堂上,老師也可以鼓勵孩子通過游戲獲得音樂感知和想象力。例如,學習《說唱臉譜》時,教師可以運用“臉譜臉譜蹲蹲蹲"游戲加深孩子對各種面譜的印象。第二是通過設計場景來實施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有趣和幽默的語言,生動和有趣的情節和音調的起伏,以鼓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
(三)融入不同體裁
以民族音樂為切入點,結合不同主題進行教育,可以鍛煉兒童多元化的藝術思維。真正的課堂,要對學生進行徹底的分析,然后選擇他們最能接受和理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研究表明,京劇以其形式豐富、唱腔獨特而深受幼兒喜愛。豐富的民族音樂、豐富的服飾、民族節奏,能激發幼兒學習熱情,民族舞蹈中的勞動動作能反映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能激發幼兒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激發幼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帶給他們豐富的藝術體驗。
結束語:
在幼兒音樂課中引入民間音樂教學,不僅能給音樂課堂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使幼兒成為民間音樂傳播與推廣的重要使者,其意義非同一般。為提高民間音樂的學習強度,培養人們對民間音樂的濃厚興趣,應從幼兒的基礎教育入手。弘揚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是每一位幼兒教育前線工作者的職責,也是今后國際音樂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參考文獻:
[1]楊松京.化解民樂中的音樂豐富性,探索詩歌吟誦練習的教學[i]. 當代音樂, 2018(8).
[2]陳浩宇.蒙古族民間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融合與滲透。當代音樂, 2017(21).
[3]金林.天壽民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 天水師范學院。.2018.
[4]陳美薇.農村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地方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策略研究[p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