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源泉
【摘 要】新時期以來逐漸興起的小學舞龍項目實踐研究,對實施舞龍項目的課程、大課間和社團進行了持續探索,已成為小學民族傳統進校園的重要研究。如今小學不斷興起項目,學校需要拓展思路,聚焦中國傳統項目的新特色,在小學高年級學生中開展舞龍運動,讓學生在“套路”游戲中體驗快樂。筆者探索校園傳統項目研究的規范化、本土建設化,發揚傳統體育精神,使學生在運動中得到鍛煉和成長,為傳統文化傳承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舞龍項目 課程 終身體育鍛煉
一、研究與分析
(一)項目目的與意義
學校的舞龍項目體系重視學生體育技能和體育情感的培養,關注學生運動興趣和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重視發展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培養學生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這就要求學校求實創新,緊密貼近學生健康需要,創新出更體系化的特色項目。學校樹立現代舞龍運動理念,遵循學生學習舞龍運動的自身發展規律,以校園化教學改革創新為基礎,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宗旨,充分發揮舞龍文化中的育人手段,把發展校園舞龍作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實施素質教育和引領學校體育項目創新的重要途徑是逐步建立基礎厚實、體系健全、保障有力、氛圍濃郁的校園舞龍運行機制——健全校園舞龍課程教學、課間活動、訓練競賽等,完善小學向初中人才培養輸出銜接體系,促進青少年舞龍后備人才的培養,推動本校舞龍項目蓬勃健康發展,促進我區校園舞龍水平整體提升。本著培養學生健康體魄、健康學習、健康生活的教學理念,本校堅持手段創新,將體育以健康的形式表現出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本校舞龍運動發展現狀及其原因
1.舞龍興趣社團走進校園,缺乏體系和成熟的經驗
隨著眾多與時俱進的傳統文化體育項目興起,更多的民族項目走進校園。同區其他學校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校園舞龍獅項目,本校因此設定并試行四年級的舞龍活動內容,將舞龍基本功和舞龍操作為學生學習舞龍的入門技能,并同時成立了第一個舞龍社團。2019年秋季,高年段學生在大課間參加了“舞動天下,龍在中華”主題活動,反響較好,很多學生都主動要求加入舞龍社團,因此舞龍興趣社團全面拓展勢在必行。舞龍社團隊伍雖日漸壯大,但很多學校和比賽隊沒有構建體系框架設想和成熟的學校運行機制,很多發展中的學校也沒有成熟的可借鑒經驗。
2.比賽活動的缺失,影響了舞龍氛圍的營造
舞龍項目比賽是2018年才在南京市武術比賽中設定開展的,而本校所屬區域沒有舞龍比賽的賽事組織,但因發展迅速而深受各學校的追捧。因此,學校充分利用體育課堂、大課間以及課余訓練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校園舞龍項目活動,積極推廣四、五、六年級“一班一龍一賽”,以賽促練,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陽光的精神面貌。學校有計劃地開展以校園舞龍為主題的活動,在校園內外掀起“愛舞龍”“看舞龍”的熱潮;學校還以各年級、班級舞龍精品活動為熱點,加強對校園舞龍的宣傳;通過微信推送有計劃地宣傳校園舞龍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和家校關注的濃厚氛圍。
然而本校參與舞龍項目的人數不多,以前學校比賽一直以跳繩、踢毽子等為主,也正是因為長期沒有舞龍相關活動,學生對舞龍活動參與度不高。
3.專業教師的缺乏,減慢舞龍運動的推廣進程
長期以來,小學生的校園活動受常規體育教學影響,常以跑、跳、投擲運動為主要運動項目,教師教學內容單一,也忽視了對學生的興趣發展和傳統文化滲透。舞龍運動不僅對學生有文化教育意義,而且能培養學生合作、不怕吃苦等品質。
分析本校情況,發現缺乏一支擅長舞龍的教師隊伍。沒有教師指導課堂和大課間舞龍活動內容,限制了學生對傳統體育活動的了解:一是沒有多樣化項目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持續性;二是沒有搭建師生參與體育項目的平臺,沒有推動全員健身活動在校園開展,久而久之,舞龍等傳統項目在小學校園無法開展。
二、校園舞龍運動未來走向的推進措施及保障
(一)編排舞龍校本課程
學校成立舞龍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專職體育教師為組員,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學校制訂了“學校特色舞龍實施方案”,課程開發有了具體的計劃,方案大力推進校園舞龍課程建設,逐步形成趣味化的校園舞龍課程體系,舞龍課程以“普及知識、培養興趣、健康快樂”為基本目標,有計劃地把舞龍知識、技能納入各級各類體育課程必修內容,進一步提高舞龍教學質量。
(二)加快校園舞龍師資隊伍建設
有效引進校外教練資源,提升校園舞龍師資水平。力爭三年時間內,培養初具規模且能滿足校園舞龍活動開展條件的教師隊伍,著力提升現有體育教師舞龍實踐能力,同時鼓勵現有體育教師參與舞龍教學訓練。
(三)依托大課間,做好舞龍知識普及教育
學校將舞龍視頻宣傳和大課間活動結合起來。我們在設計大課間活動的項目時,注重將舞龍校本課程和體育大課間兩個項目內容整合完善,內容多樣,方法創新。整合完善如下:先進行集體舞龍操練習,四年級以舞龍基本功為主,著重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五年級以舞龍花式動作為主,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六年級安排了“套路”表演。我們要求活動時全員參與,學校行政人員和班主任進行巡視檢查,把大課間做成課程的延伸。舞龍活動既豐富了大課間的活動內容,又保障了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的課外舞龍活動的學習。長此以往,本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比如力量和速度,比以往會有很大的提升,真正達到學?!盎畚椠垺⒒劢】怠钡幕顒幽繕恕?/p>
(四)加強舞龍訓練,提升舞龍運動水平
1.設施器材保障
學校在2019年成立了舞龍訓練隊,積極申報校園特色項目,加大校園舞龍工作經費的投入,每年將校園舞龍場地維護、舞龍裝備更新列入學校經費計劃。每年根據學校經費調整適當增加投入,進一步改善校園舞龍活動開展的條件。
2.運行機制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校園舞龍工作評估機制和激勵監督機制。開展規范的舞龍教學和訓練,研究制定適合本校校情綜合評估標準,對設施條件、師資隊伍、課程開發、技術培訓、競賽活動等方面進行有效監督,形成獎懲機制。
二是建立校園舞龍安全保障體系。學校要提高校園舞龍安全責任意識,制定安全防范規章制度、應急預案并加強安全管理。學校要對學生加強校園舞龍安全教育,進一步提升校園舞龍安全保障水平,解決學校、學生和家長的后顧之憂。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當下傳統體育項目校園化研究的發展,既需要規范方法,又應拓寬視野;既要積累資料,又要實時了解其他學校舞龍項目的發展狀況。在校園體育項目特色化的進程中,對舞龍的認知實際上是實現校園文化自覺的一部分。分析傳統舞龍的結構、功能與意義,進一步完善實踐研究方法,提升校園舞龍項目的質量,逐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舞龍校園化體系,應是當今體育人應盡之責。簡化為以下三點:
1.四大優勢引領
學校的舞龍教學發展以興趣引領、專業指導、全力配合、推優選材四大優勢推動校園舞龍平臺建設,校園舞龍開展要不忘初心,開拓未來。
2.分層到整體
大課間活動包含舞龍操和舞龍基本功,這些內容分層設立,形成大課間的一套整體,通過優化舞龍項目方案,展現出陽光體育活動的魅力。
3.不斷更新
舞龍課程在建鄴區小學中處于實驗階段,所以我們要不斷積累更新內容,加快步伐,不斷完善本校園舞龍項目。
(二)建議
1.課程設置上
要嚴格地按照舞龍課程教案進行課上學習,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舞龍活動參與時間,并進一步研究認證課程內容以形成體系。
2.考慮高年級男、女生發育特點
針對男、女生,需要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找到男、女生學習舞龍項目的平衡點。
3.結合舞龍實踐和文化教育的相關性
挖掘舞龍活動的實際意義,與其他學科融合教育,深化舞龍項目的校園改革,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