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勇強
關鍵詞:民族民俗博物館;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
博物館自身承擔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任務,在當前我國博物館不斷發展中,不管是數量還是規模都有很大程度上增加,讓人們更好的了解博物館,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一、民族民俗博物館內容
(一)功能
博物館主要是針對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和文化加以保存、展示,通過研究的方法來向社會傳播知識,從而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推動我國社會現代化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并且作為保留民族文化的重要資源庫[1]。所以,民族民俗博物館就需要在充分滿足教育功能基礎上,能突出體現思想教育、實踐教育等特點,以此來保證民族認同更好開展。
(二)特點
博物館通過展示文化遺產的方法,以此來吸引人們。所以,民族民俗博物館教育、研究等功能就直接推動民族文化向前傳播,在這情況下,能有效的提高人們參觀積極性和欲望,有效的緩解博物館參觀疲勞問題[2]。民族民俗博物館在建設上應該以愛國和民族文化教育為基礎,有效的提高民族認同,激發人們的自豪感,從而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二、基于民族民俗博物館在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中價值
(一)發揮文物收藏作用
我國歷史文化發展悠久,經過不斷傳承發展,以此來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的特點。民族文化對于國家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新時代下,各民族的民族文化都得以重視,并逐漸成為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內容。當前,所出現的民俗旅游項目,不僅能傳承民族文化,而且還能體現民族特色。在實際應用上,民族民俗博物館能夠有效滿足民族文化實際需求,并且實現科學、規范管理,為參觀者提供周到服務,進而有效傳承和展示民族文化承載歷史,最終讓民族文化得以有效發展[3]。
(二)彰顯文物研究作用
針對民族文化的挖掘,成為民族民俗博物館的重要任務。隨著當前社會不斷發展,也積累各類能代表民族文化的文物。在民族民俗博物館中文物的典型性是關鍵,所以必須要充分挖掘價值,有效推動民族文化發展和傳承,以此來讓民族文化能展示自己的特點。從根本上來講,民族民俗博物館中一項任務就是保護、研究文物,堅持將文化保護和傳承進行結合,以此來有助于還原民族文化本身,讓人們對民族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三)強化文物教育作用
作為保護民族文明成果的機構,民族民俗博物館承擔著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基礎。我國在不斷發展中,文化是關鍵,也是國家發展標準。因此,如何能有效的傳遞文化,是民族民俗博物館需要積極重視的方面[4]。所以,民族民俗博物館就需要在全國文物資源優勢基礎上,能不斷的拓寬、傳承文物,積極研究以文物為基礎的傳播方法。要能在民族博物館所蘊含文化的基礎上,逐漸與社會加以融合,以此來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以便于更好凝聚民族力量。在這其中要能以民族傳統為基礎,真正體現出民族文物作用,激發民族文化傳承渠道,充分展示出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幫助民族民俗博物館能夠更好打造一站式服務,有效完成自身任務。
(四)挖掘經濟振興作用
在當前社會發展上,文化事業取得很好的效果,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以提升。從而,使得人們更加關注精神文化,人們在享受生活中文化服務的便捷基礎上,也更加重視旅游,并且逐漸擴大旅游規模,有效的推動區域旅游產業發展。民族民俗博物館作為能為旅游行業提供幫助的對象,就可以積極宣傳博物館,以此來強化博物館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都能通過博物館來充分了解民族文化,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特點。因為民族地區的資源豐富,從而就能提高民族地區的旅游品牌效應,并且通過宣傳的方法來讓人們從中瀏覽,推動當地旅游行業發展同時,也為區域穩定提供幫助[5]。此外,隨著當前我國國際文化的不斷建設,博物館的文化價值也越來越高,從而使得區域經濟獲取動力。
(五)打造先進傳統平臺
民族民俗博物館文物陳列展覽作為專門藝術,需要設計人員能夠從實際情況入手,以此來合理的布置站臺和展出順序。首先,設計人員要保證內容能吸引人們的關注,并體現出展覽物的特點,最終加強人們的理解。文物自身并不會自動展示,所以需要設計人員能深入分析,采取當前的先進技術,以此來豐富文物自身,讓人們能夠被吸引,從而深入了解。與此同時,也應該提高服務,給予人們更好的觀賞,持續推進我國傳統文化發展,讓人們能從中更好感受到文化內涵。
在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那么各類先進技術在博物館中也得以體現。博物館的文物展示、開發等都能充分看到數字技術的身影。通過打造網絡平臺,就能加快民族民俗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以此來改變以往的傳統文化傳承方法,讓文化傳承取得更好的效果。當前,博物館給人們留下來的影響更加豐富,當然很多博物館還是以傳統多媒體的方法來展示,并不能有效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這就需要博物館能夠從實際出發,合理應用先進技術。
結語
總而言之,民族文物并不只是民族具象化的符號,也能有效的體現民族文化。而民族民俗博物館作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者,就需要能合理構建平臺,以此來為人們提供更加完整、優秀的民族文化。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才能更加愿意理解和保護,以此來弘揚民族精神,更好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王景武.淺談民族民俗博物館在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38(02):183-186.
[2]尹靜雅.新時代民族地區博物館在蒙古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方面的重要作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5):78-79.
[3]梁志敏.新時代開啟博物館保護傳承民族文化的新征程——以廣西民族民俗博物館為例[J].文化月刊,2019(07):109-111.
[4]張金文. 民族民俗博物館如何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云南民族民俗博物館為例[C]//.中國民族文博2017.,2018:110-127.
[5]單霽翔,蘭俊良,高峰,岳麗輝,盧剛.保護傳承民族“活態文化”的生態博物館[J].生態文明世界,2017(01):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