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沛
摘 ? 要:建構小學體育“悅動課堂”,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愉悅、主動、積極地參與、融入體育學習。律動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生命,互動能有效地“盤活”學生的生命,“緩動”能有效地舒展學生的生命。“悅動”體育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關鍵詞:“雙減”背景 ? 小學體育 ? “悅動”課堂
當下,“雙減”正成為基礎教育的主題詞。在“雙減”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也必須轉型升級。參與、融入、快樂、積極等關鍵詞是衡量學生體育學習成效的重點,“悅動”課堂就是新型小學體育課堂的生動詮釋,其中“悅”是指“情感的愉悅”,“動”是指“身體活動、運動”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構建“悅動”課堂,能有效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融入體育學習。“悅動”體育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一、律動:激活學生的生命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圍繞著體育學練的目標,引導學生反復、機械地訓練。而“雙減”背景下的體育教學,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體育技能與技巧的同時,要講究效能、效率,在“減負”中“增效”。為此,教師不僅要賦予學生體育學練的自主空間,還要賦予學生體育學練的自主權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增強學生對體育學練的興趣,調動學生體育學練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體育學練中感到愉悅,從而在課堂中變得更加投入。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學生喜愛的元素,如游戲元素、音樂元素、美術元素、故事元素等,并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通過情境提高學生體育學練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將體育與舞蹈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練習啦啦操,讓學生掌握啦啦操的基本步伐、手臂線路,并將其與傳統的舞蹈進行對比。通過練習,學生上下肢的協調能力可以得到發展。在啦啦操的學練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融入音樂元素,從而讓啦啦操富有節奏感、韻律感,充滿青春的氣息。啦啦操的動作是比較急促的,也是比較分明的,因而這些動作會給人一種律動感。學生在啦啦操的學練過程中,會跟隨音樂的節奏而舞動,情緒逐漸變得高漲。學生在充分展現自我、活動肢體的同時,能增強注意力,產生對美的渴望。律動性的體育“悅動”課堂,能夠讓學生的體育學練“因興趣而悅、因目標而悅、因體驗而悅、因合作而悅”,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律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身心。置身于“悅動”課堂之中,學生能感受、體驗到體育學練內容的趣味,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內在活力,產生體育學習的內在動力。
二、互動:盤活學生的生命
互動是體育“悅動”課堂的基本特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律動,更要引導學生互動。通過互動,學生能夠形成一個體育學練的共同體。在體育學練互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話、交流、合作,讓學生的體育學練走向團隊合作,讓學生在體育學練的過程中抱團發展。相較于個體的體育學練,群體之間的合作、互動學練,更能有效“盤活”學生的生命。
互動能夠讓學生在體育學練中釋放生命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力改靜態的課程觀,轉變傳統的單向教學方式,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多元化的互動。互動性的體育學練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僵化的體育教學結構,讓體育教學的設計從預設走向生成。在互動性的體育教學中,師生雙方都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設計者。例如,在教學“仰臥推起成橋”這一部分的體育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體育學練中積極互動,讓學生彼此介紹相關的體育運動經驗,從而形成一種分享的學習狀態。在互動交流中,看過紀錄片《動物世界》的學生認為,為了讓髖關節充分地伸展,加大抬頭的動作幅度,大家可以模仿海獅抬頭的動作,將雙手背在身體后,上身盡量向上抬。筆者聽了這樣的建議后,認為其能有效增強學生身體的柔韌性。為此,筆者果斷地改變教學計劃,讓學生模仿海獅低頭、抬頭,通過有針對性的模仿,讓學生為“仰臥推起成橋”技巧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學生的體育學練互動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習進度快的學生為其他同學做示范,讓他們成為“小老師”,對其他學生的體育學練進行有效的引導。此外,教師還要及時跟進學生的體育學練,對學生的互動學習過程、結果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有效的評價,能進一步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元互動。
顯然,互動不僅是體育學練的一種手段,還是體育學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三、緩動:舒展學生的生命
“悅動”課堂的建構,還要注重學生在體育學練中的“緩動”。“緩動”是指學生的身心在學習中得到放松、舒緩,從而讓身心回歸到正常的狀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的體育學練過程保持一定程度的激烈,又要讓學生的身心得到舒緩,要快慢相宜、緩急相適,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緩動”能讓學生的身體充分地釋放、舒展,達到舒緩心情、放松身心的目的。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引入相關的抒情音樂,放松學生的身心,還可以引入一些有利于身體放松的動作,從而舒展學生的筋骨。“緩動”不僅能舒展學生的身體,還能愉悅學生的身心。例如,在教學“腳內側踢球”這部分內容時,在引導學生掌握運球技術、對比調控節奏、豐富戰術變化、破解密集防守、創造射門機會等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采用“帽子戲法”,引導學生進行舒展性的瑜伽式拉伸。通過拉伸,學生的身體可以得到放松,心情也會變得更加平靜。這種放松,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從劇烈的體育運動中慢慢平靜下來;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筋骨得到相應的調整,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俗話說:“過猶不及。”在體育學練的最后,教師不僅要避免學生過度運動,還要讓學生從劇烈運動狀態慢慢過渡到休息狀態。“緩動”是過渡的橋梁,在有效的身體拉伸、放松后,學生不僅能提升身體的靈敏度、協調性,提高身體素質,更為重要的是能對體育學練產生自信,培養勇敢、團結、友愛等優良品質。
“緩動”是讓學生的身體逐漸恢復正常狀態的一種途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緩動”,引入舒緩的音樂、合適的動作,幫助學生進行調整,讓學生還處于興奮狀態的身體、大腦冷靜下來。柔美的音樂、放松的舞蹈、身體的拉伸,能夠有效舒緩學生的情緒,幫助學生調整呼吸。
總之,“悅動”式的體育課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思維,放飛學生的體育想象,讓學生的體育學習達到一種新的境界。通過律動、互動、“緩動”的體育學練方式,學生能夠產生主動鍛煉的欲望,對體育運動產生極大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呂張華.SPARK課程對提升體育課堂吸引力的啟示[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2(5):32-34.
[2] 孫建順.借鑒SPARK課程理念培養學生規則意識[J].教學與管理,2017(32):7-8.
[3] 王勇.借鑒SPARK課程 ? 助力學生體能發展[J].江蘇教育,2017(51):54-56.
[4] 李奕霖,彭慶文,李煥玉,李衛東,葉巍.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新模式構建的思考——基于《〈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J].體育學刊,2021(6):75-81.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能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