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銘
摘要:多媒體技術對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綜合處理,可以在信息傳播中把人的各種感官有機地結合起來接受信息,提高人們接受信息的效率,可以說多媒體教學已經在各學科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只有把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才能使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 ?傳統教學? ? 實驗? ? 學生能力? ?課件
近年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多媒體形象、直觀、大容量的特點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豐富多彩,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無論多媒體教學多么先進,也代替不了課堂教學,只有把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以傳統教學為主,多媒體教學為輔,才能做到相得益彰。那么,我們究竟該怎樣恰當、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切實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要恰當處理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手段的關系
有的教師認為當今的教育改革就是教學工具的革命,認為采用了電腦教學,教學中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成了“放映員”,丟掉了“主導者”的地位;學生成了“觀眾”,喪失了“主體者”的地位。我們學?,F在正在倡導運用“兩標四環”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該模式中導學案是教學的主要載體,教學中的很多內容在導學案上已經展現,并且有些內容利用導學案處理起來很方便,有的老師為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導學案上的內容又搬上了課件,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時間浪費。如在初中化學“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一節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步驟”對學生進行重點訓練,訓練題目已在導學案上出示,學生可以在導學案上進行練習,沒有必要再把題目搬到課件,此時可以讓學生上臺板演,板演后其他學生進行糾錯,最后教師進行適時點撥和總結即可,必要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答案訂正,達到規范步驟之目的。因此,教師應將傳統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以求達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二、要恰當把握在實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時機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要盡量讓學生親自動手獲取第一手資料,享受第一感覺?;瘜W實驗本身就是是化學課上的重要媒體,計算機模擬實驗無法替代化學實驗的功能。只有將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與傳統的實驗教學有機結合,才能取得化學教學的高效率。因此,我認為在以下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1.突出微小現象,模擬微觀世界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化學概念和原理大多較為抽象。物質的微觀結構僅通過肉眼看不見,因此單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即使有靜態的圖示,學生也難以理解。鑒于此,對于化學變化實質的教學,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動畫模擬,既能形象生動地展現出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過程,變抽象為形象,又能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世界,理解化學反應原理。
2.模擬難以實現的化學實驗過程
如:有毒、有污染、有危險、常溫下難反應或無法操作的實驗,這些實驗課堂上難以完成。如果這時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用多媒體畫面中的模擬實驗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粉塵爆炸”實驗,操作起來有危險,并且不適合在教室內進行實驗演示,所以我們可以進行動畫模擬或播放視頻,達到異曲同工之妙。
3.加快或放慢化學變化和現象
如“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需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我們可以在課下完成實驗,拍攝下每段時間鐵的生銹情況,最后用課件進行展示;氫氣與空氣混合爆炸實驗的瞬間變化等也可制成動畫。時間長的加以濃縮,時間短的加以定格,還可以多次循環播放,幫助學生感知化學變化的過程。
4.總復習時的實驗內容教學
在進行實驗專題復習的時候,時間緊張,不允許重做各個實驗,而實驗探究又是中考中很重要的考查點,所以利用電腦模擬,再現一些重要實驗的裝置、過程和現象,既能溫故知新,又能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三、要恰當運用多媒體來培養學生能力
運用多媒體不僅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等有所提高,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用計算機模擬微觀粒子的運動,模擬難以再現的化學實驗,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料,是許多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達到的。但是有的教師為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注重啟迪學生思維,不注重引導學生敏銳地提出問題、系統地分析問題、靈活地探究解決問題。我認為,計算機模擬和啟迪學生思維應該是同步的,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大限度地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四、要恰當選取或制作和保存實用的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是現代教學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必備資料,課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在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為其提供各種信息資源:或聲音、或圖像、或文字。教師在確定學習某一知識點所需資源后,要做大量的查找、編輯和整理的工作。為此,教師不僅要掌握多媒體技術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電腦操作技術,學會在網絡上查找信息,而且還要能夠開動腦筋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取舍,決定哪些信息資源以什么樣的方式出現在課堂上,這些都是教師在課前需要精心做的準備工作。我認為,教學課件的制作和使用應從兩個方面著手:⑴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課件,但應注意其實用性,一定要根據我們的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有所選擇和加工;⑵ 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自行設計、制作。但是,這樣就要求教師能夠熟練掌握課件的制作方法。由于教學課件的設計制作需耗費非常大的精力,因此,我們應注意對教學課件的搜集、制作和保存,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使用。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教師做一個有心人,就會發現,多媒體確實可以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多的方便和無窮的樂趣。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搭起一座橋梁,讓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真正做到教學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