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小學德育與法治教學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顯,同時也面臨著新的任務、要求和目標,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樹立科學的觀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道德與法治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實施德育教育的直接途徑,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響。所以,做好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工作尤為重要。鑒于此,本文將融入生活元素教學、提煉教材內容設問、創新評價體系五個方面,對新課改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一、融入生活元素教學,豐富學生情感認知
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外延等同于現實生活,即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回歸生活,讓學生體驗、認識道德與法治的實踐性,并產生直接而深刻的情感認知。為此,教師應主動拓展教學思路和范圍,主動觀察生活,并從這一點上挖掘、收集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各種案例、材料和資料,以便在實踐中運用道德法治知識,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使學生感受其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有效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講授“我們愛整潔”時,這堂課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因此可以把生活因素融入教學之中,以此來提升教學實效。上課后,筆者先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出課程內容,如“在老師的觀察下,班上的每個學生,無論是衣著還是個人衛生,都保持的很好。如果每個人當中有一位同學不注意個人衛生,你們還愿意跟他一起玩嗎?”學生紛紛回答沒有。“所以個人衛生很重要,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衛生,主動整理好自己的儀容、儀表?!比绱?,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提煉教材內容設問,啟發學生學習思維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基礎和依據,而問題是對教材知識的凝練和概括,它的創設和提出可以直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轉變。它要求教師從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入手,巧妙地提出問題,創造懸念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展開對問題的思考,探索相關的知識,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生活離不開規則”這一課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規則,知道生活處處是有規則的,培養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對于這些內容,如果采用傳統的講授模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疲勞,因此通過提問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筆者在提出問題后,可以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答案,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
三、創新評價體系,優化教學效果
1.立足真實情境,實施教學評價
無論是課堂教學中的對話、探究與評價,都必須建立在實際教學情境的基礎上,才能保證評價的實用性。所以,在構建和實施表達性評價時,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明確評價的基本意義和根本宗旨,創設真實發生的情景,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確保情景能夠符合設定的教學目標,把對現實生活的實現更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使表現性評價貫穿于學生學習過程,身心發展的全過程。
例如,在教授“當沖突發生”時,筆者會模擬發生沖突的場景,并在現場解決學生間的沖突。以前一段時間小李和王明兩人發生沖突的事情為例,讓兩名學生把事情發生的前因說出來,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可以從客觀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懂得如何調整情緒、化解矛盾。另外,可以展示本班課間的錄像,讓學生觀察課間搶水喝的畫面,每次課間,學生們總會擁擠到飲水機前搶水,,筆者根據此現象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學會謙讓,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沖突,同時也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
2.衡量多種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加關注自己學習的變化和自身能力的不斷發展,因此,教師在構建評價過程中,以口頭陳述評價、模擬表現考核、手寫評語等為基礎,測試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全班同學共同參與評價活動,對自身學習、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優勢有更為全面和深刻的認識,,讓學生在課堂上能積極學習、實踐、提升,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教授“讓世界更美好”課程中,筆者將密切關注學生課堂表現,從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資料收集整理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如設置學生自學空間,讓學生預習教材內容,完成預習后再由學生展示預習成果,根據學生成果展示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將成果作為評價的依據。在評價階段,筆者會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和變化,要求學科整體優化和創新升級。所以,每一位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師都必須遵循基本的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在現實的基礎上,推進教學策略的全面創新,開創全新的教學局面,從而實現優質高效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
參考文獻:
[1]李萬鵬.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名師在線,2020(16):37-38.
[2]梁宇寧.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