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娥
摘要:在“雙減”背景下,“減負”不僅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更是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對學生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在如今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教師也愈加注重將“減負”理念融入其中,為學生設計量少而精、有創意、有個性的作業,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更好的完成數學作業。本文主要從進行作業分層、融入具體生活、關注學生情感等三方面進行分析探究,以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雙減;作業創新
在整體教學活動中,作業是其中重要一部分。作業不僅能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知識,而且能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作業獲得整體的教學效果反饋。然而,形式單一的作業成為了學生的包袱和身心負擔,這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眾多新穎的、有價值的作業設計理念與方法出現了大眾視野。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看到傳統作業設計中的種種弊端,并以切實的行動,優化數學作業設計,讓作業能實實在在發揮出其真正的價值。
一、進行作業分層,讓數學作業更有梯度
作業分層能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進步空間。每位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如果教師常設計統一的作業,那么數學學習能力好的學生進步空間容易受限,數學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學習有困難。而分層作業能讓所有學生都有與其相適應的作業,能讓學生“跳一跳就夠得著”。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的,小學數學教師要基于學生的數學能力差異,設計分層作業,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讓數學作業更有梯度,讓每位學生都能通過作業得到知識的鞏固與提升。
舉例來說,教師依據“路程、時間與速度”此部分內容設計作業。秉承“進行作業分層,讓數學作業更有梯度”的作業設計理念,教師為班級學生設計了兩種難易有區別的數學題,為數學學習能力高的學生設計了稍微有難度的題,要求學生能正確解決問題;為數學學習能力一般及偏弱的學生設計了基礎題目,要求學生在理解題目的基礎上,運用正確算式計算出結果。通過分層作業設計,數學作業有了不同的梯度,適當減輕了學生的作業難度,為學生減輕了心理負擔。
二、融入具體生活,讓數學作業更有溫度
有生活的數學作業才有溫度。數學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意義。作業是學生深入運用數學的一種方式,通過在作業中融入學生的生活實際,能讓學生對數學作業更有熟悉感,讓數學作業更有生活溫度。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的,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化的數學作業,拉近學生與數學作業的距離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去思考數學,運用數學,讓作業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成為學生數學學習進步的有效助力。
舉例來說,教師依據“溫度”此部分內容設計作業。這是“生活中的負數”其中的一節。在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會運用到負數,也經常會見到負數。秉承“融入具體生活,讓數學作業更有溫度”的作業設計理念,教師為學生布置了“實踐統計”的生活化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幾個城市,回家看天氣預報,將城市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記錄下來,統計在表格中,并且,將這幾個城市的最低溫度按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排列。通過此形式,學生不僅能對生活中的負數有深刻認識,而且能有效鞏固住學生的基礎知識。
三、關注學生情感,讓學生作業更有態度
關注學生做作業的情感,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做作業態度。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情緒和態度,消極的情緒和態度不利于學生高質量的完成作業。因而,在為學生減負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尤為重要。通過教師的情感關注,不僅能使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情況,而且利于教師從輕松愉悅的角度使學生受到教育,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完成數學作業。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的,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豐富作業形式,并結合學生遇到的作業困難,予以及時幫助和鼓勵,以人文性的關懷為學生開啟樂于做作業的模式。
舉例來說,教師依據“相交與垂直”此部分內容設計作業。秉承“關注學生情感,讓學生作業更有態度”的作業設計理念,教師依據教學重難點,設計了作圖題與解答題兩種題型。教師及時與學生交流,詢問學生作業是否有難度,并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鼓勵學生依據所學知識,進行自主實踐探索,以此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數學作業。
總之,通過以上的研究,既利于學生在減負的環境中積極學習,也利于教師更好的實現作業設計創新的教學目標。為更好的落實“雙減”政策,小學數學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努力學習、探索、創新更多的作業設計方法,加強作業設計的靈活性,突出數學作業的實踐性和趣味性,提倡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有更好的自主探索與創新能力發揮,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岳婷,陳振華.“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初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34):45-46.
[2]孔繁晶.控量減負,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08):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