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哈立平,(1983.9.20),男,漢,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人,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固定資產。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屬于政府財政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能夠對專項資金進行合理、高效地使用,并以此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將之稱為專項資金管理,即是說對該資金的撥付必須有具體的用途,這樣才能實現對資金的專項管理和有效撥付。所以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專項資金的實際使用,有必要實施有效監控,并且對最終所形成的經濟效果實施績效管理。對專項資金使用狀況進行有效監測,積極研發并制定業績措施,促進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財務工作正常高效開展。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
1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內容
1.1評價指標
將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對專項資金績效考核的定性指標加以分析,定性指標中包括對專項資金運用的有效性開展調查,在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接受了專項資金運用后,如果想要掌握對專項資金的實際使用狀況,必須利用一定方式在使用款項時顧及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一切以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評價指標,一般所采用的方式是問卷調查法,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具體內容,以及對專項資金的專項使用情況,綜合之后提出問卷的主要內容,其必須關注的問題是把問卷進行合理的發放,并注意回收率。針對所調查的內容進行綜合研究之后,可確定績效管理工作的最后結論[1]。
1.2評價階段
行政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管理一般分成3個評估發展階段,即前期、中期和后期。在績效考核的前期階段,所涉及的重點工作內容主要是就專項資金的運用情況作出評價,評估的要點是項目使用的可行性,因為必須從全方位的考慮到專項資金被分配和使用以后所產生的績效問題,所以在前期的績效評價階段必須格外小心,對不具備合理性、不明確在投入以后會產生相應收益的項目不得審批。前期的評估階段尤為重要,有必要對所申請的項目做出嚴謹的把控,在績效考核的中期階段,對于項目的實施狀況進行監測為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其貫徹的準則是通過嚴格的管理項目投資成本,縮短期望收益目標和實際達成目標間的差距,力求讓績效評價工作真正的發揮作用,從而提升專項資金的有效利用率。在績效考核的后期階段,最主要的評估工作內容是對于項目成果進行總結,以檢驗專項資金在使用后是否實現了項目預期中所設定的目標,及其應用后所形成的效益,把績效考核的工作內容貫徹到最關鍵的問題上。
2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專項資金是指由國家及政府相關機關下撥給行政事業單位,并且有專項規定使用的資金。這種投資方式一般要求資金必須實行獨立核算,專款專用,且做到獨立報帳核算。按照職能性質和資金來源渠道的不同,對專項資金的稱謂也互有差異,有的叫專項費用,也有的叫專款等,雖然它們在內容上不盡相同,但從總體來說,專項資金的內涵上又是一致的。專項資金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費用來源的主要部分,擔負著完成某一發展目標或實現某一特定任務的關鍵責任,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專項資金的績效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單位財政投入的實際使用價值,也決定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特定的發展目標和特定任務能否得以實現,同時也可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進行。同時,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專項資金考核績效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認真落實國家有關財稅政策機構改革的重大措施,也是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財務針對新形勢、新需要,開展國家財稅政策機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專項資金的績效考核工作落實有助于財務管理特定任務的完成,促進資金運用的科學性、合理性與高效性,能夠達到效益性、效能性與社會化,提高財務效益,也是行政部門事業單位財務職能發展的必然需求。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專項資金實施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模式,將有助于培育優秀的財務團隊、提高整個單位財務水準,也有助于改變傳統的管理機制,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服務質量的提高[2]。
3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3.1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意識欠缺
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而言都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由于近年來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不斷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也要利用績效管理工作來全面提升專項資金的產出水平和效率,從而提升服務對象的整體滿意度。不過,因為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中專業知識的相對欠缺,進而導致實施過程時往往績效管理工作流程中,出現了各種因人工操作不合理而出現的問題,進而對工作質量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是出現財務損失。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為應付檢查而實施單純的績效管理,有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在使用專項資金管理時,會關注于項目申報而忽視了各項績效管理工作。因為,他們日常關心的重點問題,就是在項目申請時能不能得到批準,而沒有和項目實際管理充分融合,很容易造成專項資金的發放無法及時有效,以及績效評價結果未和項目后期的資金分配緊密結合等種種跡象表明了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工作還沒有真正被重視起來。
3.2績效目標設定不合理
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而言,由于專項資金項目一般具有導向性,其考量的因素也較多,比如各項業績目標是否具備可操作性,投資如何合理合法等,確定專項資金的業績目標是否科學合理。因此,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在確定各項業績目標時存在著如下幾種現象:一是闡述不全面,一些項目的業績目標只單純地說明了該項目所要實現的數量目標和社會效益,或是業績目標所包含的其中一些具體內容。二是闡述不適當,某些項目的業績目標只單純地說明了該項目的工作內容,或是該項目的具體含義。三是按工程年度分各階段目標隨意性較大,一些長期工程項目的業績目標設置無法在分年度內加以精確細化。四是按工程項目分業績目標設置繁瑣,在某些配套工程項目中包含許多子項目,具體的業績目標無法精確說明,項目管理者以及有關責任人往往在項目設計時也只是籠統地加以說明。
3.3績效評價指標設置不合理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相當于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的"打分標準"。但是,政府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在設定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時,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包括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打分權重設定得較為隨意,因為績效評價結果能獲得較高分,而把一定的高權重設定在相對較易打分的指標體系上,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片面性,不能綜合考量其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只關注產出,不關注管理效果。例如:如果績效任務中顯示的農藥等廢棄產品包裝處理量超過了相應噸數,則按照此規定,工作人員在年底前很好地實現該指標完成績效管理,但也忽略了其他與此相應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績效管理工作的整體效果。部分定性指數無法合理評估,沒有定量指數支撐,比如可持續影響指數的設置定量困難大。績效評價指數可靠性較差,缺乏統一的指數可參照,評估人員判斷起來很困難。
3.4績效評價結果不重視
績效考核成果就相當于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的成績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對績效考核成果也有不同的態度,一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對于專項資金進行的績效考核主要是為了希望能夠完成上級單位所下發的任務,并且以匯報形式對各項資金管理進行總結以完成任務,因此相關的績效考核成果就被當作檔案儲存了起來而沒有被人關注。某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著力去整改績效考核成果中出現的問題,能有效使后續相關資金管理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不過也因為所要求改善的一些問題困難系數較大,有關人員無法凸顯成效,因此也就擱淺在一旁。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盡管通過績效考核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缺乏適當的獎賞制度,有關工作人員就會缺乏積極性。盡管財政在對專項資金計劃進行審查時有考察該項目的績效考核成果,但是因為績效考核有滯后性,使得當年的計劃和績效考核成果脫鉤。
3.5配套設施不完善
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配套設施不健全,體現在如果缺乏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標準,評估指標與體系之間應該可以體現出共性,還需要反映出不同行政事業單位的評判準則,同時也要體現出個性。從目前的評判準則加以考慮,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由于獎勵激勵機制的缺失,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的考評,如果可以和具體的獎勵激勵機制相聯系,會形成良好的管理效應。原因是必須把績效評價的結果,落實到所指定的責任人才能形成良好的執行效應。當意識到績效考核機制的建設以及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專項資金績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之后,今后就必須注意對于績效考核機制的建設[3]。
4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措施
4.1完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
制定科學合理高效的、科學合理的業績總體目標,就是做好績效總體目標的管理。績效總體目標必須是指計劃資源在規定期限內所預計實現的最大產量與效益。而績效總體目標則必須指向具體、精細、定量、科學合理可行。績效總體目標要格式生產能力和效益有關,并與明確的用途密切相關,要用具體的經濟技術指標來說明,還能夠量化的測算。在專項資金的運用過程中要做好績效監控,事中監控也是單位做好績效管理的一種關鍵手段,除使用單位自己的管理方法之外,監察部門也要發揮著監察的功能,尤其要做好對專項資金運用過程中的事中監察,以便及時糾偏,對促進項目投資發展起到了更大的功效。各項資金投入運用完畢后,政府還要進行各項資金投入的評價管理工作。績效考核工作是整個企業績效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時也是核心管理工作內容,企業績效考核就是通過制定的業績目標,使用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方式,對企業支出的經濟性、績效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作出客觀、公允的評估。由于業績目標是績效評價的關鍵,所以對前期業績目標的設定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績效評價工作的順利完成。績效考核管理工作必須實現多層次和全面覆蓋。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使用單位要做好績效考核的自評工作,政府財政部門也要做好對專項資金的重點考評工作。全面覆蓋是指績效考核工作的層面要寬,全部的政府專項資金都應當進行績效評價。此外,還應當重視績效考核工作的獨立性,績效考核人員要獨立于專項資金的實際使用之外,使考評工作更具客觀性。完善的監督機制也可以提高專項工作財政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化,進而增加專項資金的實際使用率。具體內容主要涉及需要對行政事業單位所實行的專項資金管理績效機制進行探析,并利用多方數據分析和調研,以查找出其所面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應當進行調研工作,從政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自身的情況入手,根據財經市場的變化,進一步的對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工作作出完善和健全。另外,政府還必須建立出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和績效評價管理機制,以確保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考核工作的合理實施。
4.2提升專項資金預算編制水平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算編制即確定了專項資金的實際使用規劃,項目預算編制水準的好壞就將會影響到專項資金實際使用規劃的科學化和準確度。要使財務人員思想價值觀上充分認識到專項資金預算編輯對建設項目開展情況和投資效果所產生的重大意義,通過學習訓練提高其對項目預算編寫的服務能力。要把握好項目的審查關,根據建設項目情況做出完整的研究報告,以保證專項資金投對項目用對方向。規范、細化開支名堂,要對整個建設項目的資金物流管理情況作出全面調研,將整個建設項目成本結構加以細化,并且把某些不確定因素考慮進去,并事先提出針對性的應急預案策劃來處理在建設或項目執行過程中產生的突發性情況,以避免資金不足或費用趴窩等現象。確定專項業績目標,是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管理工作的前提。綜合考量專項資金業績工作目標所需要涵蓋的具體內容,以合理地確定專項資金業績工作目標,為政府專項資金業績管理工作指引方向。關于政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具體項目有許多,可根據科室或職責分小組對項目管理所依據的有關文件加以理解,系統分析、探討項目管理所需要形成的經濟性、所取得的社會效益、所需耗費的資源、所要求提供的服務水平等,制定一種可控的、可測量的、富于挑戰性的項目管理總業績工作目標和各子業績工作目標,對其中最關鍵的各項業績目標加以重點考察。若某個專門包含了許多子建設項目,可按子建設項目進行分組討論,使之更加適應于項目管理實踐。
4.3強化對專項資金預算執行的過程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在專門資金投入的撥付和使用等環節上應該做好事中管理監控,嚴格遵照國家專項資金的管理規定,進行專門開展監督,以保證國家專款專用,運行規范性。加大國家專項資金預算編制的落實力度,以均衡國家用款進度。保證投資安排跟得上時間,經常留意投資落實情況,對投資計劃未能按時落實的項目要采取警示機制,及時查明投資原因并監督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劃撥資金,避免建設項目因投資問題無法實施或中途停止等現象。同時定期報告計劃的實施進展情況,對在經常達不成計劃支出序時推進的重大專項項目,對負責人啟動問責機制。地方財政管理機關要對沉淀資金實行清理收回制度,通過清理回收未能按時支付的各項資金,以逐步盤活地方財政部門存量資金,并為落實措施進展不佳的行政事業單位敲響警鐘[4]。
4.4完善配套設施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發展必須從自身具體情況考慮,根據項目的特殊性建立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并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發展戰略規劃的引導下,形成多重的評估指標體系,以便進行更多維度的考核,但從目前的評估標準中加以考慮得還不全。積極的建設獎懲激勵機制,為了產生更好的管理效益,政府需要把績效評價的成果落實到所指定的責任人,如此才能更有效強化政府對績效評價工作的落實力度,有效促進更好評價效應的體現[5]。
5總結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者,必須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給予高度的關注,并針對于目前在專項資金績效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如關注程度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相關設施不健全、缺乏法律機制保障等問題展開積極的調研。然后,在今后的管理中,再從上述這些方面入手,通過有針對性的舉措將上述問題處理,并由此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者對專項資金管理的認識水平。與此同時,也進一步地豐富管理手段、強化監督管理力量。在行政事業單位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切實發揮專項資助的功能,真正做到專款專用。
參考文獻
[1]吳淑華.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分析[J].經濟管理文摘,2021(19):90-91.
[2]沈冬冬.試論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J].商訊,2021(28):145-147.
[3]吉瑾.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幾點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18):17-18.
[4]饒婭梅.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納稅,2021,15(25):66-68.
[5]姜慧勇.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2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