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鋒峰
摘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努力做好少先隊員黨史教育工作,對于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黨史學習;本土化;實踐路徑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更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紅色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需要。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作為班主任應當加強“紅色文化”教育,促進紅色文化傳承,將紅色文化進入班級作為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
一、尋訪紅色本土文化,禮贊英雄人物。
1.參觀紅色基地,感知中國共產黨的奮斗進程。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面對近現代歷史上的內憂外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參觀本土紅色基地,了解家鄉特定地點的歷史沿革,發展歷程,包括一件件傳統農業工具、舊時生活用具等,這些身邊的本土紅色文化向孩子們展示著家鄉農耕和鄉村發展風貌,每一個物件,每一張圖片都承載著一段歷史,見證了家鄉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百姓生活越來越好。激勵同學們不忘歷史,感恩黨的好政策,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
2.尋訪紅色后人,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持續奮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在經濟上,中國的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在政治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效能有效彰顯;在文化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在民生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在生態上,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等。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把這份優異的中國“成績單”拿給更多人看、講給更多人聽,以鼓起中國共產黨人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精氣神。
聆聽家鄉紅色后人講述那段崢嶸歲月,回顧英雄的一生,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不怕犧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在和平年代,兢兢業業地為社會主義建設、為國防建設、為人民武裝建設貢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激勵少先隊員樹立遠大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拼搏!
3.聆聽紅色故事,感悟中國共產黨的感人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冷暖放在內心深處,留下了無數為“大我”奉獻和犧牲“小我”的感人故事。這些奔流在歷史長河中的生動故事,書寫著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對于初心使命問題的答卷,昭示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層意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講述好這些故事,以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賡續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為立黨興黨強黨提供豐富滋養。
在革命先烈紀念墻前,孩子們懷著對英雄的崇敬,認真聽著講解員對歷史的敘述??谷諔馉帯⒔夥艖馉帯⒖姑涝?,我們家鄉也涌現了一批批英雄人物。這些英雄的名字有的已經成了家鄉地名的由來。孩子們感受了家鄉烈士為新中國英勇獻身的精神。活動對于孩子們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他們將把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永遠繼承!
二、營造紅色環境文化,傳承革命薪火。
少先隊員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打底塑形。傳統的德育形式往往以老師的說教為主,缺乏創新。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學更顯枯燥乏味,因此作為班主任要營造更加直觀的畫面,使學生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1. 創設特色鮮明環境,建構紅色文化物型空間。
(1)建設紅色主題圖書專架。展示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講故事(少年版)》《中國共產黨簡史》,改革開放以來的地方黨史等參考資料和孩子們喜歡的英雄故事類書籍,讓師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紅色之魂,讓班級時時處處都充滿紅色的精神。
(2)布置紅色主題墻報。教室后墻布置“學黨史 感黨恩 跟黨走 ”以及“少年學‘習’時”專欄,每周更新。通過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感受到濃濃的紅色革命傳統文化氣息
(3)開展紅色主題宣講。每日晨會時加入“黨史上的今天”主題宣講活動,每天派一人搜集黨史上“今天”的歷史故事,進行宣講。讓學生接受紅色的熏陶與精神的洗禮,借此激勵學生學習革命精神,爭作“四有”新人。
2. 搭建形式多樣載體,開展紅色文化體驗活動。
班級活動是學生學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根據學生實際,班集體開展了各種紅色系列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進入問題情景去觀察,去思考,去討論,去感受,從而對紅色文化獲得真實感受的體驗。
①開展黨史社團活動。開展每周半日的黨史社團學習活動,幫助少先隊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導他們努力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優化少先隊員的黨史教育。
②舉辦黨史小講壇。小講壇每月一次,由“家鄉紅色后人講黨史”“共產黨員講故事”“童心向黨的故事”等板塊組成。培養少先隊員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感情。
③舉行黨史知識賽事。每月定一黨史主題,營造班級厚重的紅色文化氛圍,弘揚黨的精神,宣傳革命人物事跡。
3. 整合豐富多元節日,深化黨史主題內容學習。
在抓好經常性的黨史教育的同時,緊緊抓住清明節、國際勞動節、兒童節、建黨節、國慶節等傳統節日和重要紀念日,代表著重要意義的日子里,認真策劃,因勢利導,適時開展集中的黨史宣傳活動,開展“校園紅歌會”的演唱比賽,用學生稍顯稚嫩的聲音給祖國、給革命先輩們,帶去最真誠的祝福,最誠摯的敬意。激發起全體師生的情感共鳴,讓革命精神在每個人的心中永存。讓少先隊員在親自參與中接受黨史教育,沐浴黨史文化。
4.建設紅色班隊干部,培養少先隊員精神品質。
班級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來管理是不夠的,而班干部卻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為人民服務是紅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涵。為了讓每個孩子轉變班干部的觀念,我在班干部選舉之前,強調班干部是為班級和同學服務的,必須要有奉獻精神。這學期所采用的班干部責任制明確了每一名班干部的職責,讓每個班干部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養有責任感的人,使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和學會管理。
三、拓展紅色文化課程, 傳頌紅色精神。
1.誦讀語文課程中的革命主題單元
我國語文教育向來注重革命傳統教育,希望通過革命領袖人物、英雄人物的事跡傳承紅色文化經典。小學統編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既有反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氣節和革命精神的篇目,如寫毛澤東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寫寫李大釗的《十六年前的回憶》、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以及寫朱德的《朱德的扁擔》;也有反映特殊時期革命英雄人物事跡的篇目,如小學教材的《手術臺就是陣地》《狼牙山五壯士》《金色的魚鉤》,更有反映革命精神代代傳,在新時期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的新時代的楷模們,如錢學森、鄧稼先等。學習這些紅色經典課文時,首先就是重視課堂教學,這是革命傳統教育的主陣地,通過老師上好教材、上好課,對孩子們進行非常直接的教育;還要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如:課本劇表演、詩歌朗誦、名曲傳唱、彩繪英雄人物、舉辦主題班會,讓英雄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扎根,傳承紅色精神。
2.傳唱音樂課程中的紅色主題歌曲
紅色歌曲即紅色革命歌曲,是指歌頌老一輩解放軍、人民群眾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精神的歌曲,對當代小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教育意義。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紅色歌曲教學,引導小學生傳承這種精神,對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十分重要。
紅色歌曲中的經典代表,像《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南泥灣》等歌曲,都是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向那些艱苦奮斗的革命先輩所學習的重要素材??梢杂行p輕當代社會不良風氣帶給小學生的不良影響,是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最佳途徑。紅色歌曲教學中輔以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形成堅韌不拔的可貴品質。感受革命先輩浴血奮戰艱辛歷程中的寶貴精神,從而幫助學生傳承革命精神與革命文化,培養新時代下的革命精神接班人。
3.多彩畫筆描繪中華經典,抒發紅心向黨
通過小學美術課堂創新教育教學, 運用恰當的圖形和文字符號,進行適合主題的色彩搭配以手工制作的方式呈現出紅色主題的作品設計,培養少先隊員的紅色文化理念,不斷增強少先隊員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促進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以美輔德。如:少先隊員們通過剪紙或繪圖親手制作了黨徽,隊員們將黨徽圖案與意義更深地記在心里。大家手舉黨徽的繪圖,一起把黨旗圍在中央,一片熾熱的紅心向黨,獻禮黨的生日,抒發對黨的感恩之情。
結語:
100年的光輝歷程,100年的崢嶸歲月,重溫紅色記憶,激發愛國熱情,幫助少先隊員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以樹立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習近平總書記說:學校教育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過組織少先隊員傳承革命薪火、傳送革命精神、禮贊英雄人物等形式,引導少年兒童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理解中華文化和中國道路,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
參考文獻:
[1] 周家愛.淺析小學音樂教學中紅歌教學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8(10)
[2]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路徑.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1年4月8日
[3]中小學校黨史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4]教育文化:如何講好語文教材中的紅色經典-《互聯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