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飛
摘要:一直以來,體育課程對于高中生群體而言非常重要,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戶外鍛煉和放松的機會與平臺,對于提升國民身體素質有非常深遠的意義,但目前我國的高中體育教學工作中依舊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針對高三學生的體能訓練方面,效果始終不能令人滿意,導致體育課程逐漸流于形式,學生也無法在高考體側中取得較好的成績,甚至影響到學生的升學機會。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體能訓練;訓練策略
青少年是否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至關重要,高中生身為我國青少年的主力軍,如果在身體素質方面有所缺失,便不能體現中華民族的活力與精氣神,對我國今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形象和地位都會產生消極影響。所以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自身應當充分重視體育課程中的體能訓練項目,通過合理科學的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能。
一、重視發揮體育教師的作用
在高中體育訓練中缺乏專業體能訓練教師,學校也沒有劃撥相應資金,引進專業人才,就目前而言,這些情況確實客觀存在。高中體能訓練內容大致上可以分為體能訓練常識、練習部分和練習分類以及一些常見的訓練傷的自我處理。為了讓學生全面了解體能訓練的內容,教師可以專門抽出一節體育課時間為學生講解體能訓練的相關理論,比如體能訓練的目的、體能訓練的主要活動以及體能訓練的考核方式等,讓學生明確體能訓練的整體框架,便于接下來訓練活動的開展。現實的體能訓練中,教師過度強調運動技巧和運動方法,沒有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訓練,也沒有嚴格按照體能訓練的步驟進行,這些都使體能訓練具有盲目性和不系統性。高中學生的數量眾多,由于體育教師的數量有限,一個體育教師往往同時給多個班級上課,因此課堂效率十分低下,班級管理活動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方便管理多個班級,教師要提前制定好上課計劃,根據每一個班級的具體訓練情況執行相應的訓練內容。在課堂正式開始前,教師要帶領學生做好熱身活動,防止由于劇烈的運動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為了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教師可以就在體能訓練中表現良好的個人或者組織給予一定的獎勵,以促進學生積極進行體能訓練。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開展針對性體育教學工作
在400m賽跑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需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指導學生進行跑步熱身,包括頭部運動、腰腹運動、擴胸運動以及肩部運動等;賽前穿好運動服、運動鞋等;在400m賽跑過程中,不能一開始就使盡全力加速跑,需合理分配時間,比如,前200m勻速跑,第300m開始加快速度,最后100m沖刺跑,以此使400m賽跑整個環節得到合理分配,進而提升學生的賽跑成績。當然,也需重視有針對性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即根據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化情況,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同樣,在400m田徑賽跑訓練為例,教師需結合男生、女生的特點,并根據男生、女生的身材,針對肥胖、存在肢體缺陷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適當放寬標準,指導這部分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賽跑成績;而對于體育素質優異的學生,則提高標準,從而促進這部分學生更快地進步及發展。總之,在有針對性教學的基礎上,可滿足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全體學生體育素質可持續發展。
三、圍繞高中生各項特征選擇體能練習內容
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要想展示出體能練習的優勢與作用,需要圍繞高中生各項特征,合理選擇體能練習內容,以此來滿足高中生的個性化體能訓練需求,增強高中生的綜合素質。首先,教師要圍繞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與生理特征來選擇體育體能訓練內容,在生理特征中包含了生長發育與性別特征等。高中生的身體發育逐漸完善,并且高中生的自我意識、獨立思考意識較為強烈,在事物判斷、學習過程中的自主行為傾向較為明顯。高中生的情感逐漸豐富,對于外在裝飾、身體形態、氣質、膚色有了更高的標準,其審美能力逐漸提升,由此,在選擇體育體能訓練內容的時候,一定要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來設定體能訓練內容,滿足不同運動水平、身體素質學生的運動需求。其次,在心理特征中包含了自我實現、安全需要、渴望尊重等,教師可以融入一些力量素質訓練方面的體能練習內容,鼓勵高中生利用“啞鈴彎矩”來鍛煉學生的二頭肌,或者是通過“卷腹”來鍛煉高中生的腹肌,提升高中生的心肺耐力素質,通過健身操、HIIT間歇性訓練、萊格爾跑來鍛煉高中生的心肺功能,這樣還能夠讓女生達到減脂塑形的體能訓練效果。除此之外,高中體育教師要圍繞學校中實際體育用品、場地現狀,合理權衡體育體能訓練內容,為高中生營造良好的體能訓練環境,借助于體能訓練內容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質。
受傳統高中體育教學的影響,使得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面臨一些較為明顯的挑戰性問題,比如,存在教師中心論問題、教學形態僵硬問題、“三無”體育課問題等。因此,需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工作;同時,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重視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并且,還需要改進“三無”體育課,使體育課顯得豐富多彩,進一步全面提高高中體育課教學的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慶文.基于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分析[J].家長,2021(09):14-15.
[2]翟如榮.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創新體系研究[J].考試周刊,2021(1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