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金
摘 要: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其中的很多專業和美術類課程有較強的聯系,因此在高職院校開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推動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進程,促進學生更好適應市場的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教學實踐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模式、教師隊伍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針對相應的問題進行優化,切實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全面促進高職院校整體辦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教學實踐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對于精神生活享受的需求隨之增加,對于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也在增加,因此創造美的人才就顯得極為重要。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輸送技術型人才的重要陣地,比較重視設計類專業的建設,不僅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技術能力和專業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創作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但是要同時兼顧這兩方面能力的培養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多種專業中開設美術基礎課程能夠很好地使學生兼具技術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實現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使學生更加適應市場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
一、高職院校開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的
意義和價值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高職院校承擔著為國家、社會發展培養技術型、應用型、綜合型人才的重擔,需要重視學生素養的全面發展和全面培養。在多個專業中開設美術基礎課程,能夠通過基礎性的、科學性的美術教育,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在藝術享受中修身養性,塑造獨立的人格。同時,還有助于學生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動手協調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此外,美術基礎課程的開設能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促進學生對于真、善、美的追求。總之,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都能夠因為美術基礎課程的開設而得到提高,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幫助。
(二)有利于推動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進程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早已提上日程并付諸實踐,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型人才。但是,目前學生素質方面的培養計劃和目標完成得還不是很到位,這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在多種專業中開設美術基礎課程,能夠為各專業教學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和新的生機,從而大大地改善專業教學中的不足,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的同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提升,促使學生實現多方面發展。在具備了一定的美術基礎之后,學生的專業能力也能得到快速的提升,這有助于高職院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因此,高職院校開設美術基礎課程有利于推動教學改革的進程。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好適應市場的發展
市場、企業對于人才需求的發展變化對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目標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素質、綜合型的人才對于各類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說誰掌握了人才誰就掌握了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先機。因此,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要重視人才培養規劃和目標與市場發展需要的匹配,根據市場發展的需求來培養人才。美術基礎課程的開設,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向,能夠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具備更多的能力,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需求,從而在畢業后更輕松地適應市場,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展現出自己的才能。
(四)有利于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高職院校的學生質量和本科院校的學生質量相差很大。不過,高職院校學生雖然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上與本科院校學生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其在學習方面的需求和欲望并不比本科院校的學生少。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其思想觀念雖然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經對于自身的學習和以后從事的工作有了較多的規劃和認識,對于自己的專業前景也比較關注。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學生還是具備比較強烈的學習欲望的,希望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美術基礎課程的開設,能夠使學生學習到一些在工藝制作、色彩應用方面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反過來,學習能力的加強,也便于學生開展更深層次的學習。
二、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教學實踐中
存在的問題
(一)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理念落后
開設美術基礎課程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有著重要的價值,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在各專業中開設美術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形成協同發展效應,促進學生技術能力、創造能力、藝術能力的全面進步。從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開設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院校以及部分專業在開展美術基礎教育中應用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沒有認識到教學理念對于學生、學校發展的價值,在教學各個環節的投入都比較少,甚至還存在跟風的現象,直接影響了美術基礎課程的開設效果。
(二)教學目標與市場發展存在差異
從市場反饋可以得知,企業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基本專業能力比較滿意,但是這些學生的審美能力則普遍存在不足的現象,對于企業的優化發展十分不利。開設美術基礎課程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在提高學生基本專業能力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美育,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但是從現實情況中可以發現,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側重于學生美術基本專業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難以滿足市場的人才需求[1]。
(三)美術基礎課程的內容傳統枯燥
課程內容是否適合專業教學開展情況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程教學的效果。目前來看,高職院校開設的美術基礎課程的教材內容基本相似,并且同一學校不同專業開設的美術基礎課程的內容也區別不大,具有較弱的專業針對性。多數高職院校的美術基礎課程包含色彩和素描兩部分內容,在教學中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環節,而且講授的內容比較傳統,這對于之前沒有美術基礎或美術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枯燥的,使得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有限[2]。
(四)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條件有限
教學條件主要指的是開展某一教學活動所必備的條件。例如,體育課程教學需要有操場作為基本的場地條件,美術基礎課程教學也需要一定的教學條件來滿足教學要求。目前來看,多數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環境局限于普通教室,缺乏一些基礎性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工具,同時缺乏在戶外開展教學的條件。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藝術修養的提升都有著一定的限制,難以實現美術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這也限制了美術基礎課程開設目標的實現。
(五)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單一
教學模式是開展教學所采用的基本手段,對于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美術基礎課程開設的時間還比較短暫,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還不是很完善,教學模式較為傳統單一。多數教師在講授課程時還是比較重視對課本知識的講授,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雖然重視實踐環節,注重對學生繪畫技法的訓練,但是這樣的方式對于非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不適合的。培養學生藝術感受力和藝術創造力的目標并沒有在教學中體現出來,使得美術基礎課程開設的目的和效果都沒有達到預期。
(六)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
高職院校側重于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而高職院校學生的自學能力不足,學習的自覺性不高,一旦缺少教師的引導和督促,就會使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同時,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也是決定教學質量優劣的關鍵因素。目前來看,多數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比較缺乏專業的美術基礎課程教師。雖然大部分高職院校會安排美術專業的教師來任教,但是沒有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來開展針對性教學,而且部分教師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有限,并不能完全勝任該課程的教學。
三、優化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
教學實踐的策略
(一)改革教學理念,跟上改革潮流
教學觀念落后是高職美術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一大難題。因此,要提高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教學的效果就要從改革教學理念開始。首先,高職院校的領導要重視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地位,要將美術基礎課程作為重要課程進行重點建設。同時,要重視不同專業的不同特點,根據專業特點為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指明方向。其次,教師要革新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及美術基礎來開展教學,使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更具針對性,更加適合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學生的現實需要。最后,高職院校的學生也要更新自己的學習理念,加強對美術基礎課程的學習,加強與教師的互動交流,利用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美術基礎能力、創新能力、藝術鑒賞能力等,為日后的職業發展打牢基礎[3]。
(二)明確教學目標,適應市場需求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方向。對于美術基礎課程來說,其涉及的專業較多,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實現課程開設的目的。首先,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專業情況進行具體考慮,不能“一刀切”,而是要使教學目標具體化、針對化,適應學生的專業需求。其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分析市場變化的情況來優化、調整教學目標,使得課程教學始終貼近市場,更具優勢。最后,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基礎知識和一定的繪畫構圖能力,還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和塑造。
(三)優化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
教學內容是教學環節的重要部分,優良的教學內容能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對于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因此,美術基礎課程要重視優化教學內容。首先,教師要認識到不同專業對于學生美術能力需求的不同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使其更適合學生的需要。其次,教師要重視市場發展的變化和企業人才需求的變化,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使其更加接近市場的需求。同時,教師還要將藝術鑒賞的部分加入課程,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教學目標和開設該課程的目的。
(四)改善教學條件,做好基礎保障
教學條件是開展教學的基礎,優良的教學條件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條件的改善是美術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要加大力度對畫室進行改造,建立功能多樣、設備齊全的專業化美術教室,使學生通過多媒體設備完成對教師所講授知識的操作,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構圖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其次,教師要重視利用課外教學的機會,為學生創造出接近現實的條件,利用豐富的現實資源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后,高職院校要和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機制,為學生學習實踐提供條件,便于學生在實踐中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4]。
(五)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模式的改進,能大大提高教學的質量。針對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單一傳統的弊端,高職院??梢詮囊韵聨c進行改進。首先,教師在講授美術課程涉及的基礎知識的同時,要更為重視學生綜合藝術能力的培養,改變單一的知識傳授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鍛煉,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能力、藝術鑒賞能力。其次,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授課模式,將課堂延伸到戶外,引導學生感受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在大自然的感染下激發學生的藝術思考能力和思維創新力。最后,教師要針對高職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欲望不強的現實情況使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差異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等,從而調動起學生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出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價值。
(六)加強教師培訓,壯大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的不足,是多數課程教學質量有限的關鍵因素。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的開設效果不夠明顯與缺乏專業的教學隊伍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美術基礎課程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先,高職院校要重視對美術基礎課程教師的專業培訓,使其了解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開設目的,重點加強教師專業能力、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建設綜合素養強大的教師隊伍。其次,該課程的教師要重視自身教學能力的強化,不斷鉆研課本,利用網絡資源強化自身能力,同時要積極和同校、異校的教師展開學習交流。最后,高職院校要重視相關人才的引進,選擇既有基礎知識技能又有藝術創造力和鑒賞力的人才充實教師隊伍[5]。
四、結語
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的開設對于提高學生美術綜合能力,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要求,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需求,推進美術專業課程改革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美術教師要重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對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模式、自身能力進行革新或提高,使高職院校開設美術基礎課程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促進高職院校美術專業的創新發展,切實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懷恩.高職院校動畫專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文藝家,2019(8):169.
[2]馬罡.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J].明日風尚,2017(23):257.
[3]姜博之.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中國畫課程的教學實踐[J].明日風尚,2018(11):207.
[4]水九清.高職教育中美術基礎教學的改革與教學方法初探[J].藝術科技,2019(10):233.
[5]張晨陽,王寧寧.關于高職院校文物修復專業美術基礎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9(1):35-38.
作者單位: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