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
摘 要: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課堂上,在更加機械枯燥的教學中,學生往往都是依靠死記硬背來學好這門課程,造成學生出現嚴重的抵觸情緒.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的局面,教師要思考如何讓教學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在情境化的教學中讓課堂充滿活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就要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加強理論知識的滲透,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推動高中物理教學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情境教學;課堂運用
引言
教學情境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的橋梁,也是傳遞新知的載體,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應注重情境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發展規律,豐富教學情境的形式,創設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本文在探討高中物理情境教學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以期對其他物理教師有所啟示。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的必要性及其目的
高中物理知識涉在廣泛且抽象復雜,尤其對于一些物理理論知識,高中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造成他們理解和內化吸收的困難。因此,學生自主學習熱情不高,易產生畏懼心理。針對該情況,為了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自信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綜合考慮到學情和教學內容后,有必要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使其以情導知,知而生情,知情相促融匯,讓學生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獲得親臨其境之感,在不知不覺自主投入教學活動中來,他們能夠樂學、愛學、有創見地學,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促進物理教學的實效。
高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的首要目標是提煉物理概念、現象、規律等本質。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華羅庚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數學要善于‘退',夠‘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一般性的地方,是學好數學的竅門。”將這個句子用于高中物理教學,同樣適用。物理情境的創設應關注情境的本質,引導學生在物理情境中自主探索本質,體悟其內在本質。特別體現在對物理概念的學習上。本文基于高中生物理概念學習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老師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的物理概念的理解,就有必要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此外,情境創設的另一個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的價值。教師在開展情境教學時,有必要將實際生活中的大量物理現象,以及所蘊含的大量物理知識有效鏈接學生的課堂學習。這樣,不僅能促使學生建立生活化意識,還能使其以生活化視域看待物理知識,避免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相脫節,能使學生深刻認識到物理知識的內在價值,更好地化解生活實際問題,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有效策略
(一)打造問題情境,打開學生發散思維
高中物理課程的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復雜,其中也常常包含一些難以讓學生快速理解的知識點.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基礎知識的認知,教師就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引發學生的思考,指引學生完成主動探究,幫助學生實現由被動向主動地學習轉變.
(二)打造多媒體情境,提高學生關注度
現如今,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其在物理課堂上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巧用多媒體可以發揮其強大的技術優勢,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心理,有效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打造實驗情境,豐富物理知識體系
實驗教學與物理學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直觀的實驗步驟演示,能夠幫助學生充分了解物理公式和定理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教材內容,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順利完成高中物理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創設多媒體情境,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物理作為一門理科,它的學習內容有即抽象性強,且難以理解。在教學中,要想學生能透徹理解復雜的物理現象和定律,憑教師說教是遠遠不夠的,難以達到很好理解與記憶的目的。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多媒體情境,能將這些物理現象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進行演示,使他們近距離觀察、分析這些現象及其規律,有助于學生深化理解與認識。此外,多媒體課件絕佳特效能夠沖擊學生的感觀,吸引其眼球,促發其興趣,同時,它將抽象物理知識直觀化,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使學生學起來輕松而愉快。
(五)構建生活化情境,使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鏈接
高中生對物理知識的概念性、變化性要求較高,但對高中生來說,想深入理解及扎實掌握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應結合多種實際情況,綜合設想,盡可能地讓這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令人印象深刻,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提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同時選擇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場景,借助于生活體驗教學,學生的話語權會增加,促進學生把物理知識的學習作為提高生活技能的自覺活動,充分發揮物理的現實價值。為了滿足現代課改對學生教育效果的要求,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連接,盡可能地甄選貼近學生熟悉的相關生活素材,構建生活化情境,以此增強課堂的生動感,提升學生的專注力。所以,教師要使教學更接地氣,同時以生活化、教學化解苦悶緊張的學習氛圍,增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他們更好理解新知識,這比傳統單一化教學效果更佳,為營造高效物理課堂奠定了良好基礎。
(六)創造實驗情境,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中物理教學既要傳授知識,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在實驗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受新課改的影響,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比重,適當增加物理實驗,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探究和解決實驗問題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參與意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深化了他們對物理知識的感悟與理解,提升其實踐能力。
結束語
總的來說,情境創設法在高中階段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能讓傳統教學的弊端不再出現,不再影響教學質量.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也要客觀地看待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和不足,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由被動的學習狀態轉化為主動學習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優勢,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根據教學實際調整教學計劃,合理把控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物理課程的學習中,全面凸顯物理教學的本質和內涵,確保高中物理教學得到更上一層樓的發展,最終培養出各方面均衡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蕾.情境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017.
[2]李昕玲.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7DC1053D-9E8B-42EC-926D-D975D46446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