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椿
關鍵詞:網絡環境;教學目標;實現;管理機制
基于網絡環境的教學工作,通常是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在計算機網絡的支持下實現師生的良好互動。雖然實現了教和學的時間和空間上的相對分離,但是為了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必須強化師生之間的良好信息反饋互動以及學生相互之間的協作交流,保證對于學習資源和豐富教學技能夠距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必然需要相應的管理機制的支持,因此思考網絡環境背景之下的教學目標實現所涉及到的管理機制建立具有現實意義。
1加強遠程教育中的教學管理
在實施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工作時必須輔以完善的教學管理的支持,這是因為在管理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導致網上教學行為存在明顯的盲目性,因此無法確保最終呈現出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一般而言,基于網絡環境開展教育工作,都需要由專職教師負責整個教學過程的協調以及監管。該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向學生清晰地傳遞網上教學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流程,同時了解學生是否具備網絡學習的知識以及能力,及時發現實施教育過程中存在問題并進行解決。
1.1加強管理和計劃性原則
基于網絡環境展開教育的不足之處在于很難像常規教育模式一樣實現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因此必須給予更多的付出來彌補這種不足,首先是關注硬件水平的提升,確保信息傳輸的質量和數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加優質的條件支持,其次是對軟件制作水平進行提升,其中就包含綜合管理以及教學課件設計水平的增長,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控制運用技術性的支持來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就是針對管理水平進行提高,確保管理工作的到位,為科教教育活動和科技活動以及實踐活動的展開,提供良好的支持,去把學生擁有一個優質的成長環境。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學氛圍,教育內容,教育過程以及教學進度等多方面的協調和控制,當然也包括評估以及指導工作的實施。
1.2加強教學目標管理
通過建立教育學習需求分析制度的方式,針對基于網絡環境的教學計劃進行論證和制定包括管理依據的實施,以此推動預期教學目標的準確執行。
1.3加強教學過程管理
對于已經擬定的教育計劃,不可隨便進行更改確定教師的職責范圍,避免出現重效益輕管理的教育行為。同時圍繞基于網絡環境常用的實時交互課直播課以及輔導課等多種形式加強管理力度,并匹配相應的評價機制,不斷優化教學質量。
1.4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雖然基于網絡環境的教學工作,脫離了傳統教室環境的束縛,但是教師在集中發揮的主導作用依舊不可忽略,這是因為教師往往承擔著關于網絡教學課程內容以及活動安排的具體職責,同時還需要保持對于學生學習狀況的密切關注,而這些行為都會對最終的教學目標實現產生影響。
2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從目前情況來看,關于網絡教育的建設存在較多不規范之處,例如部分學校在基礎設施配備方面不夠完善,或者是關于相應的教育制度以及評估制度的制定存在缺陷。故此針對基于網絡環境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進行建立和健全,十分必要,可以運用課程認證、學分認證等多種制度形成對于網絡教育質量的有效監管,同時積極組織試點工作,目的在于盡快探索一套切實可行且符合我國教育實行的網絡教育體系,為各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參考。
3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3.1建立考試評價系統
關于考試評價系統的主要作用是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總結和概括,以此來顯示學生的不足之處,一般而言在網絡環境下的考試評價體系,主要包含課后練習題、復習題、自測等。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般為具有總結性質的在線考試評價系統,使用主觀題和客觀題兩種題型。主觀題的評價應當由教師登錄之后進行批閱,而客觀題則可以使用網絡系統及時對學生的答題結果進行評分。教師需要承擔起錄入編輯試題以及組織發布試卷的職責。
3.2公開學生的學習成果
關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業完成情況以及討論內容包括提出的問題,都可以在線上平臺進行公布,方便其他學生的觀摩和學習,以此促進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分享,同時也便于教師準確把握學生在網絡教育環境下所取得的學習成果,方便教師,對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例如針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記錄,方便學生對自身的學習狀況和進度的把握,能夠形成對于自身學習的有效規劃和監控。
3.3完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
在網絡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學會運用網絡課程教學系統實施網上測試與評價,還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的反饋意見加以分析、修改、完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真正實現網絡教育中課程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發揮網絡教育在高教中的積極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網絡教育環境下的教學目標落實對應的管理工作策略,搭配高質量的管理工作,更好的推動網絡教育環境下教學工作的開展,從而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楠.移動學習環境下高校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實踐 [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0):225-228.
[2]蔣東興,付小龍,袁芳,等.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園建設 設探討[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s1):119- 125.
[3]樓程富.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與教學模式改革的若干思 考[J].高等農業教育,2010(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