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 李俐琳 許麗銘 徐燕婷 黃清娜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在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治療子宮腺肌癥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2019年2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輔助生殖技術助孕同時患有子宮腺肌癥行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治療的56例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綜合組28例(予以綜合護理),常規組28例(予以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指標。結果:綜合組患者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組間對比存在差異(P<0.05)。結論:綜合護理在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治療子宮腺肌癥中應用效果良好,可加快患者術后恢復。
【關鍵詞】子宮腺肌癥;輔助生殖技術;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綜合護理;護理效果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abdominal adenomyosis resection
LI Li, LI Lilin, XU Liming, XU Yanting, HUANG Qingna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n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abdominal adenomyosis resection.Methods:The data of 56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 abdominal adenomyotomy from February 2019 to November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28 cases in the comprehensive group(comprehensive nursing)and 28 cases in the routine group(routine nursing).The postoperative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postoperative indexes such as postoperative eating time,getting out of bed time,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 by abdominal adenomyosis, and it can speed up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Words】Adenomyosis;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bdominal adenomyosis resection;Comprehensive nursing;Nursing effect
子宮腺肌癥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其主要發病原因是宮內膜腺體侵入并擴張性增長到肌層中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大多合并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1]。其主要癥狀是繼發性的痛經、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性交疼痛等。近年來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不但影響患者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到其正常生活,因此積極合理的治療至關重要。為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不愿切除子宮的子宮腺肌癥患者,我院采取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而圍術期的護理可影響手術療效,直接關系預后[2]。并且護理質量同手術療效關系密切[3]。綜合護理作為臨床新型的護理模式,其特點全面性強、針對性強、系統性強,護理效果更是得到患者和醫護人員的認可[4]。為此本文對本院子宮腺肌癥手術患者進行研究,觀察不同護理方法對患者的影響,現在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9年2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行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治療的子宮腺肌癥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組。常規組28例,年齡25~42歲,平均年齡(34.93±3.93)歲;綜合組28例,年齡30~48歲,平均年齡(37.11±4.5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差異,P>0.05,可分組研究。納入標準:⑴均符合子宮腺肌癥的診斷標準[5];⑵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患者有精神障礙及智力障礙;⑵患者有手術治療禁忌癥。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即監測生命體征、做好常規護理,檢查與消毒。綜合組:給予綜合護理,包括:①心理護理對患者焦慮和壓力的根源及時評估及開導;通過個人指導、集體講解宣教、群管理信息化指導等多形式地講解子宮腺肌癥疾病及輔助生殖技術相關知識,充分了解手術治療目的及流程,提升患者對手術的信心,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和后續的備孕工作。②術前準備予腹部及會陰部備皮;口服瀉藥及清潔灌腸等腸道準備,以流質和清淡飲食為主,術前正確指導患者口服安素粉的使用方法,保障術后快速康復;予個體指導結合視頻播放的方式全面生動地講解術后翻身、肢體活動等預防壓瘡的方法,耐心解答患者疑問,消除顧慮。③術后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評估患者意識是否清楚,有無惡心嘔吐、吞咽困難等;若術中未損傷腸道,告知患者嚼口香糖,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術后2小時內可喝水20~50ml,4~6小時飲溫水、安素粉(100ml+1勺)1~2次,促進身體快速康復;排氣后可進食粥、面、肉湯等半流質飲食,排便后可進普食;術后1~2小時協助患者翻身一次預防壓瘡;指導患者有效咳嗽,使用收腹帶減輕腹部張力;指導翻身起床法,協助患者按下床“三部曲”床邊站立、活動5~10分鐘,根據患者體能逐漸加時加量,在護士陪同下走廊散步100米,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術后使用鎮痛泵減輕疼痛,4小時遵醫囑給予止痛藥。④并發癥護理 密切監測體溫,以防傷口感染;保持導尿管通暢,每天飲水2000ml,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盡早拔除尿管,避免泌尿系統感染;密切關注患者腹脹、腹痛等體征,關注陰道出血顏色及出血量,防止潛在盆腔慢性出血的可能;術后第1天病情穩定,鼓勵患者下床活動,避免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及腸梗阻。⑤出院指導 遵醫囑禁性生活1個月,嚴格避孕半年到1年;告知患者陰道出血不超過2周,如出血量超過月經量,出血時間超過2周,及時就診;囑咐患者注意營養均衡,多攝入蛋白質、維生素及含鐵的食物,補充鈣劑,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可食用燕窩、雪蛤等含激素食材;囑咐患者1個月后循序漸進運動,不可過度、劇烈活動;每月按醫囑返院注射GnRh-a類藥物,連續3~6個周期,并告知其藥物反應,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與焦慮;醫生進行一對一的術后隨訪,囑咐術后3個月復查盆腔MR和子宮三維B超,術后半年復查宮腔鏡;建立子宮腺肌癥患者群,分享成功個案,在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診療過程中,建立患者積極樂觀的就診心態,提升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1.3 觀察指標
術后相關指標:包含術后進食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22,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術后指標
綜合組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1。
子宮腺肌癥是屬婦科常見病,其發病機制至今不明。臨床認為是子宮內膜的基底層細胞增生、侵襲到子宮肌層,并伴以周圍的肌層細胞代償性肥大增生而導致的病變。因疾病的困擾使患者身心健康與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病灶切除是手術治療的一種,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能切除病灶組織并保留子宮,不會影響再次妊娠,臨床實用性較好,而治療期間輔以有效合理的護理措施,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尤為重要。
綜合護理的核心是將護理程序系統化,要求護理的各個方面都將護理程序作為整體框架,不僅環環相扣,而且具有較強的整體協調性,旨在提升護理的整體質量[6]。本文采取綜合護理對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患者進行干預,結果表明:綜合組術后進食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說明綜合護理在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治療子宮腺肌癥效果良好,可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分析原因,綜合護理干預貫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所有階段,兼顧其心理、身體等因素,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飲食管理、用藥管理等,提供全程綜合的優質護理管理,滿足不同患者的合理需求。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降低心理壓力,提升患者對手術的信心,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和后續的備孕工作。綜合護理整合小組護理與責任制護理的優勢,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為病情盡快康復提供前提保障,從而保證療效的同時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同時將同病種的子宮腺肌癥患者建立微信群,進行統一管理和隨訪,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及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腹式子宮腺肌病灶切除術圍術期中療效顯著,可加快患者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 鄭龍.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治療子宮腺肌癥65例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22):79-80.
[2] 馮慧.腹腔鏡下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22):4376-4377.
[3] 趙媛寧,寇曉妮.綜合護理在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2):159-160.
[4] 龔芳.綜合護理對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圍術期的效果探討[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7):95-96.
[5] 盧其娟.經陰道超聲對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和腺肌瘤的診斷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15):86-87.
[6] 戚曉丹,郭娜.綜合護理干預在子宮腺肌癥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