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景
摘 要:信息技術的普及為高職院校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夯實了基礎。文章基于“金課”建設的要求提出當前高職院校在教師、學生以及課程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打造現代化教師隊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完善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等應對策略,希望為高職院校教學方式和課程改革提出更多有用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線上線下;金課
一、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的要求
高職院報作為現代化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輸出地,“金課”的開展必須要體現職業性和技能性,“金課”建設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課程定位要有高度。“立德樹人”是現代化人才建設的根本要求,在課程定位上必須要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將思政教育與職業教育課程有機融合,實現現代化人才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其次是專業教師要有深度。基于高職教育的特點,專業教師除了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對行業發展和崗位技能有深入的了解,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培養行業急需的專業型人才;第三是課程內容要有深度。教師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將現代職業技能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實現課程內容的有效拓展;第四是知識點要有準度。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應與技能需求相對應,應根據崗位工作實際做重點講解,減少無用功;第五是課堂教學要靈活運用。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堂內容合理利用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靈活的課堂評價方式提升教學效果;第六是授課過程要有溫度。教師應做好表率作用,在授課的同時投入熱情和真情,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溫情。
二、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必須要夯實課程資源基礎以及教師的信息化技術能力。當前,部分專業教師的信息化能力不足,雖然可以簡單的使用一些電子教學設備,但是對于線上資源的挖掘能力較弱,在課程設計上仍是以教材為主導,線上資源涉及較少,無法有效引導學生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時間多局限于課堂之上,線下閑暇時間并未得到充分運用。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教師對于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的認識不到位,雖然課程建設上多有涉及,但是在實踐中難以有效落實,導致教學改革難以有效推進。
(二)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象,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金課”建設中去,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知識掌握程度較弱,學習依賴性強,主動參與性不足等問題,隨著高校擴招的不斷落實與深入,生源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要求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打破課堂教學局限,就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學生對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的適應仍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和智慧。
(三)課程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課程建設方面仍然較為保守,雖然實施了課程教育改革,但是落實不夠徹底,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要求必須有數量多、質量高、時效新的在線教學資源作為支撐,只有這樣課程建設才能與職業需求、崗位技能相適應。目前來看,很多高職院校都建設有三級教學資源數據庫,但是由于資源質量和數量限制,教師運用積極性較差,特別是在課程資源更新不及時,無法與當前快速發展的職業技能相匹配,缺乏創新性,與行業發展契合度不足,導致其在課程建設方面并沒有充分發揮資源數據庫的支撐性作用。
三、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路徑
(一)打造現代化教師隊伍
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傳統教學觀念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要授課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必須要轉變這種傳統教學模式觀念,打造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做好課堂引導工作,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變被動為主動,提升課堂學習效果;其次要全面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水平。隨著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的廣泛應用,其作用日益得到凸顯,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必須以教師全面掌握信息化技術為前提,才能充分挖掘線上教學資源,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機結合。學??赏ㄟ^定期組織教師信息化技術培訓等多種方式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技能,并將其作為教師評優評先的硬性條件,充分提升教師的重視程度,調動教師的參與積極性;第三要提升線上線下教學設計的能力。線上線下教學是開展“金課”的有效手段,如何實現二者的有效協同是對教師教學組織和教學設計的新考驗。教師應積極探索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以線上線下多種教學手段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象化,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參與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面對高職學生學習能力薄弱的問題,要轉變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缺陷,通過教學改革突出學習需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在具體的實踐中,要重視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促使學生德智水平的全面化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通過教學引導提出課堂目標,可通過翻轉課堂、慕課等多種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一個章節的學習教師都應布置一個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通過課堂討論,課后探索的形式去共同完成任務,激發學生學習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予以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三)完善數字化資源庫建設
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必須要有必須有數量多、質量高、時效新的在線教學資源作為支撐,只有這樣課程建設才能與職業需求、崗位技能相適應。數字化資源庫的建設可通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種形式實施。在校企合作中,校企教師團隊要加強溝通,依據課程內容或崗位任務的實際要求,建設大量的動靜結合、類型多樣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立體化反應崗位工作要求;在校校合作中,學校要組織教師赴教學資源豐富的學校進修學習,通過共同構建數字化資源庫,不斷充實資源庫的優質內容,將優秀教師的教學課件進行分享,為教師實施“金課”教學提供有效參考。
四、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高職教育也應該順應時代趨勢,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創新傳統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夯實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在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教學建設過程中,應從教師、學生以及課程建設三個方面入手,同時做好校企融合,完善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根據職業規劃和崗位需求動態化設計教學內容。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通過不斷完善和優化,讓“金課”實至名歸。
參考文獻:
[1]李俊杰,戴建輝.高等職業院?!敖鹫n”建設研究與實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1(06):113-115.
[2]眭翔,常輝,顏鵬.“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金課”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22(05):29-32.
[3]劉芳.“金課”視閾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究[J].鄂州大學學報,2021,28(06):8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