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趙紅軍 張映杰
摘要: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新技術、新知識的融入。由于區塊鏈技術具有匿名性、可追溯性、去中心化和共識機制、防篡改等優點,適用于各個行業,因此高職院校對區塊鏈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區塊鏈人才大多由周邊行業人才轉變而來,缺乏技能型、復合型人才,對旨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總結了國內外高校在區塊鏈人才培養上的實踐和探索,提出了高職院校要整合“政校企行”協同管理教育資源,構建實訓教學專業化育人模式。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中圖法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 of technical skilled talents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under background of “new infrastructure”
LI Kun,ZHAOHongjun,ZHANG Yingjie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MianYangPolytechnic,Mianyang, Sichuan 621000,China)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knowledge. Since blockchain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anonymity, traceability, decentralization and consensus mechanism, and anti- tampering, it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industrie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blockchain talents. Most blockchain talents are transformed from talents in surrounding industries, and lack of skilled and compound talents, which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aim to cultivate skilled talen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blockchain talents,and propose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tegrate the“government,school, enterprise and busines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build a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for training talents.
Key words: blockchain technolog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ersonnel training
1引言
區塊鏈技術是國家發展的驅動力,推動著實體經濟的變革,是企業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它作為一項極具顛覆性的技術,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為了搶占區塊鏈市場高地,各國也在陸續推出各項政策發展區塊鏈技術[1]。隨著該產業的發展壯大,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現階段高職院校培養的區塊鏈人才并不能很好的服務于區塊鏈產業。基于此,本文重點研究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具有專業知識豐富、技術技能過硬的區塊鏈人才。
2概述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庫,也叫作分布式賬本。狹義上來說,它是一種以時間為順序將數據區塊順序相連的鏈式數據結構,再以密碼學原理保證數據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2]。廣義上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架構與計算方式,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性、公開透明、可追溯、交易全程留痕。它有以下幾個特點:(1)分布廣泛。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一個節點上進行計算、發布信息等操作。(2)高度自治性和開放程度高。由于每個人共享了數據資源,因此每一項交易必須由多個參與方共同決定其行為是否合法,然后執行交易任務。同時,區塊鏈還能夠將所有的參與者從始至終置于相對獨立的地位,從而保證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對區塊進行修改、增刪或刪除操作。(3)區塊鏈的數據存儲量大。由于其具有極高計算能力,所以它可以很好地解決信息泄露、偷盜等問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4)區塊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傳統工業中存在許多人為因素,如工人操作失誤、環境變化等導致數據泄露和篡改。而在互聯網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一旦出現數據泄露、被盜等現象,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3區塊鏈人才培養現狀
根據權威機構調查統計,截止到2021年底,中國共有56家企業進入全球區塊鏈發明專利 TOP 100榜單。專利數量反映出各個國家對區塊鏈的投入力度,中國在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已經遠超其他國家。但在區塊鏈人才培養上,中國與美國還有很大的差距。
在課程內容上,國內大多數高校開設了“區塊鏈技術原理與開發實踐”“區塊鏈技術與數字資產”“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等通識課程。部分高校與企業合作成立區塊鏈研究中心,致力于區塊鏈人才的培養,如上海財經大學與新道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區塊鏈金融科技創新基地,致力于培養具備數字化思維、區塊鏈應用、金融科技前沿理論和方法的師資隊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紙貴科技聯合閃電孵化器成立了 Node 區塊鏈加速器,不僅開設了“理論+實踐”的課程,還不定期舉辦“黑客馬拉松”競賽,以提高學生的理論及技能水平。
相較于國內的區塊鏈課程,國外的區塊鏈課程不僅講授密碼學、分布式系統和博弈論等專業知識,而且鼓勵學生圍繞區塊鏈進行設計、創作和發明。在校園區塊鏈組織數量上,在美國的一些高校中,校園區塊鏈組織數量的權重超過了25%,足以見得其對區塊鏈的重視程度,而且其區塊鏈組織已經在為高通(Qualcomm)和空客( Airbus)等一些大企業提供有償咨詢服務。而國內本科高校雖然也有一些區塊鏈社團或者協會,但與產業聯系的緊密度以及業界影響力都比較小。
4必要性
政策上,作為新興技術之一的區塊鏈技術越來越受到國家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2020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規定了金融分布式轉賬本技術的安全體系,包括基礎硬件和軟件以及密碼算法、節點通信、賬本數據、共識協議、智能合約、身份管理、隱私保護、監管支撐、運維要求和治理機制等[3];2021年10月,相關部門印發《國務院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推進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服務、民生服務、物流、會計等領域的探索應用[3]。
人才標準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頒布了3個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其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這意味著從國家層面統一規范引導,加快新職業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培訓,提高和改善人才供給質量和結構,支持新興產業創新升級,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4]。
產業發展上,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網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區塊鏈相關注冊企業達到9.1萬余家,而我國區塊鏈人才缺口達80萬以上,這就要求高校擴大區塊鏈課程開設范圍,加快高校人才培養速度和提升培養人才質量[5]。同時,這也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掃除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障礙,讓學生提高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前有政策引領,后有行業需求,高校也紛紛涌入區塊鏈領域,意味著高職院校培養區塊鏈人才已勢在必行。
5人才培養模式
5.1整合“政校企行”協同管理教育資源
(1)構建“政校企行”合作的區塊鏈人才培養機制。區塊鏈人才的培養需要政府、學校、企業、行業協會四方針對人才培養機制開展合作,形成產學研聯盟,通過聯盟章程規定四方各自的權利和責任。其中,政府負責政策激勵與引領、宏觀管理和監督,通過人才引進政策推動當地行業發展,大力推進區塊鏈科研轉化,鼓勵企業和科研單位向社會和高校提供技術支持服務。高職院校加大師資培養和課程研發投入力度,聘請企業技術人員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并將企業實際項目案例與學生共同開發,此舉既能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又能提升企業人員專業知識。行業協會負責制定行業標準、成立專家資源庫,與高校、企業、政府共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只要各方協同發展、共同努力,就一定會形成健全的區塊鏈人才培養機制。
(2)建立校企崗位供需服務平臺。該平臺不僅能夠記錄學生校內學習活動情況,也能夠記錄校外實習工作期間的表現,使得數據更加全面。通過此方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又能夠匹配企業的崗位需求,做到一對一精準對接崗位需求。校企崗位供需服務平臺可以實現產學研深度結合,為企業精準匹配崗位人才,提升校企合作訂單班就業率和人才質量,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行業精準對接提供有力保障。
5.2構建實訓教學專業化育人模式
實訓教學系統的設計應該包含學生實踐訓練模塊、教師管理模塊、數據三個方面,人才的培養需要分層分類,結合學生特點進行全方位培養。實訓教學系統中提供了教材信息、教學視頻、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實踐訓練項目、實踐測評項目、考試(認證)中心、個人信息管理等模塊。學生不僅可以在該系統上自主選擇要學習的課程,還可以根據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立自己的學習規劃與就業崗位規劃,使自己有方向、有目的進行學習探究,更好地與企業崗位接軌。
教師通過該系統的后臺數據統計,了解學生對知識和實踐項目的掌握情況,針對不同等級的學生修改、制定學習內容、實踐訓練項目及考試等級,最終使學生都能夠掌握區塊鏈項目的設計、研發、落地知識。
在實訓教學系統的課程管理模塊中,根據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教師整合課程資源,從區塊鏈通識內容及密碼學基礎知識、產業生態布局、共識機制等方面對課程進行分解和組建架構。同時,根據職業技術技能等級對學生進行分層培養,制定不同等級的實訓內容、教學視頻、實踐項目等能力提升任務。同樣地,課程設計中必須將課程內容與就業崗位緊密結合、一對一對接崗位需求。同時,在該系統中嵌入“1+X”技能認證等級考試系統,為學生就業提供幫助。課程設計上主要以就業崗位為標準,如區塊鏈工程師、區塊鏈網頁設計師、區塊鏈質量工程師、區塊鏈架構師等,學生確定就業崗位后,按照每個就業崗位的需求開展有目的、有策略的學習。
實訓教學系統的數據分析模塊包含教學內容分析、實驗實訓項目完成率分析、學生學習進度分析、熱門崗位和職業分析、學生成績管理等。根據學生實驗實訓項目的完成度,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分解,使學生掌握對應崗位所需的內容、知識和技術技能,這也是對接崗位需求必需的環節,而且學生必須百分之百獨立完成。學習進度分析中要求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動態,及時調整學習內容和計劃,為學生解答疑問。根據學生提交的實驗實訓數據,教師同學生一起找到失敗的原因,這可以激勵學生學會學習,知道所以然,從而減少錯誤和降低失敗的概率。熱門崗位和職業分析欄目中的每一個崗位都要鏈接到一些大的招聘網站(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等)上。基于此,不僅學生可以了解該行業或者崗位的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教師通過查詢這些崗位需求,可以及時調整課程計劃和內容、實驗實訓項目,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更加貼合崗位需求。
5.3積極探索培養復合型人才方式
一個合格的復合型人才不僅要具有過硬的計算機技術和區塊鏈技術,也需要具有區塊鏈思維、分布式思維。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這不僅可以促進個人和企業的快速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產品創造力,而且是一個國家創新活力的體現。因此,高職院校在開設區塊鏈課程時,既要傳授融資、路演推介和寫作技能,又要傳授企業管理、風險應對、創新商業模式等相關知識和技能,要牢記崗位知識和技能是基礎,區塊鏈思維是延伸,創新創業能力是目的。這才能培養出硬實力和軟實力兼具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炎彬.數字經濟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財會學習,2019(7):215+217.
[2]付凱,倪平,曹元.區塊鏈面臨六大安全問題安全測試方案研究迫在眉睫[J].通信世界,2018(28):45?46.
[3]重磅!2022年中國及31省市區塊鏈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推動區塊鏈與各行業加速融合[ EB/OL].(2022?01?15)[2022?04?23].https:∥baijiahao.baidu.c om/s? id=1722000467053715135&wfr=spider&for=pc.
[4]政策導讀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等7個國家職業標準[ EB/OL].(2021?03?25)[2022?04?23].https:∥ www.fsgplus.com/ news/hr_news/202110/t20211012_32502.shtml.
[5]2021年全球區塊鏈產業發展七大現狀[ EB/OL].(2021?12?26)[2 022?04?23]. https:∥ www.tmtpost.com/5963860.html.
作者簡介:
李坤(1989—),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區塊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