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彥華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在信息時代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但大數據專業人才卻存在明顯的匱乏現象。 為使我國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完成數字中國的建設,作為人才培養類的高職院校,就可以結合目前時代發展的趨勢對大數據應用專業人才進行培養,以更好地滿足大數據產業的實際需要。
1 必要性
大數據應用專業包含大數據導論、數據庫、數據運維、云計算等。 在高職院校中培養大數據應用專業技術人才是具有明顯的可行性的。 首先,通過培養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能夠有效增強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對于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學生在完成大數據專業的學習之后,可以從大數據運維或者是數據挖掘、大數據開發等方向來進行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1]。 這讓高職院校學生在畢業之后擁有更多的選擇,從而進一步降低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就業難度。 其次,通過高職院校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還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的實際需求。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各類大數據產業也逐漸興起。 但由于行業起步較晚,人才力量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匱乏現象。 在高職院校大力培養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能夠為現階段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儲備更多的優質人才,以此來推動大數據時代下各類產業的有效發展。
2 培養實況
基于現階段的實際需求,很多高職院校開設了與大數據應用相關的課程。 但是,經過調查發現,在現階段的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還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導致削弱了學生的實際就業競爭力。
(1)在現階段的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高職院校缺乏一些比較優秀的師資力量。 大數據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師資力量還比較薄弱。 對部分高職教師而言,他們可能之前學習過一些大數據技術,但還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引導,也不能使學生形成一個比較全面的、系統的知識體系[2]。 并且,很多專業教師在授課階段沒有對行業發展的態勢、技術工具的更新或者是現階段大數據的實際發展方向進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這會導致目前大數據技術人才的培養存在明顯的滯后性。
(2)在高職院校大數據應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很多高職院校沒有根據現階段的企業需求來調整人才培養模式。 大數據應用專業涉及數學、計算機、網絡軟件等。 在具體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主要結合現階段學校提出的一些課程指標或者是自己對于大數據應用專業課程的實際理解來進行相關內容的授課,并沒有展開深入的社會調研。 這導致很多學生即使在校期間學習了大量的知識,但在畢業之后仍然無法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去服務不同的企業,從而削弱了學生的實際就業能力。
(3)在目前的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沒有綜合應用一系列教育資源來豐富課程內容。 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是被動地理解教師講解的一些大數據新興產業和學科內容。 這種教學模式會導致很多學生學習的表象化,即只對一些大數據產業內容進行了解,并借助計算機去完成一些基礎的練習。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組織大量的實踐活動,也沒有圍繞學生的個人能力差異來實施差異化的教學引導模式。 而這種淺層次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很多學生掌握的大數據專業學科理論知識不夠扎實,也無法獨立完成一系列有難度的實踐活動,進而影響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
3 策略
就現階段而言,許多高職院校在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這會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很難適應市場的變化和企業的需求。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對現階段的大數據應用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3]3.1 加大力度,構建優秀。
在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大數據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現有的師資力量無法滿足大數據技術人才的實際培養要求。 為了確保高職院校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必須要合理地轉換思路。 首先,高校管理者可以大力引進更為優秀的師資力量。 由于有些教師對大數據技術的了解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這導致教學內容不夠全面。 而很多大數據企業擁有一批先進的技術人員,其個人素養也較高。針對這一情況,學校管理者就可以轉換思路,從企業中招攬專業師資力量,并讓這些大數據專業人士應用自己豐富的經驗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地了解大數據產業的實際發展趨勢。 其次,在現階段的師資隊伍構建中,除了引進優秀的人員力量之外,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者,還需要加大對內部教師的實際培訓力度。 比如,一些實踐經驗不夠豐富的教師可以進入不同的企業去學習和實踐,更為全面地了解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態勢,有效培育個人的專業素養。 構建優秀的師資隊伍可以使高校擁有更為豐富的大數據教育培訓資源,也為后續培養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3.2 轉換思路,應用豐富的校企資源
在目前的高職院校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除了利用自身的資源來對人才進行培養之外,還可以根據不同企業的實際需求來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調整。 比如,高校管理者可以與不同的企業溝通,了解不同企業所需要的一系列人員力量。 高校在充分了解企業需求之后,可以嘗試與企業建立合作機制。 在合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來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同時企業也需要投入一系列相應的資源來推動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企業和學校可以進行共同研討,確保課程體系的具體實施效果。 比如,很多高職院校在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所關注的一些課程內容還不夠全面,那么現階段企業可以派遣一些優秀的員工與教師進行探討,并對傳統大數據應用技術課程的內容進行完善。 這個過程既能夠凸顯職業教育的實際特色,又能夠實現項目與教學之間的有效融合。 除此之外,現階段一些專業成績優異的學生,還可以提前進入企業進行學習。 通過實踐,學生可以發現企業和校園之間的明顯差異,并以此為學習動力,針對專業內容展開深入的研究,實現自身的不斷突破、不斷挑戰[4]。
3.3 擴充內容,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在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的過程中,需要對現有的一系列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并及時地進行查漏補缺。 在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要豐富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地調整具體的教學模式,不要急于為學生導入大量的理論知識,而是先為學生分析目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及趨勢,并設置一些實踐項目,和學生一起了解大數據技術。在學生充分了解這一行業并產生學習興趣后,教師再導入與大數據行業相關的基礎知識內容。 教師還可以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細化,構建更為完善的教學體系。
除此之外,在高職院校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專業資源平臺進行教學。 比如,某些院校擁有豐富的教學數據庫,同時為其他國內高校提供豐富的大數據教學平臺,其中整合了一些與大數據相關的資源,包括大數據 100 論壇、大數據教材、在線課程、視頻等[5]。 因此,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階段,相關教職工也可以借鑒這一方式,結合現階段學校擁有的各類資源,來構建更為完善的大數據技術體系及應用平臺,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與專業相關的知識,從而進行不斷地學習和提升。 并且,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也可以進行有效創新,利用一系列“互聯網+”教育產品,將實體課和線上課進行融合,讓學生接受更全面的教育。
4 結束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社會對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因此,在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 高職院校需要立足于目前的行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調研,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完善大數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豐富教學內容,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應用自己所學更好地為不同企業服務,有效增強學生的實際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