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鳳
在現代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學困生是每個年級、每個教師都不可忽視的群體。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難以理解,而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些學生會有很多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數學知識是層層遞進的,如果學生掌握的知識存在漏洞,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問題,他們會逐漸成為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提高全班數學水平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責任。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課程中學困生的產生原因以及主要的轉化策略,以提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質量。
一、小學中高年級學困生成因
(一)學生數學學習動力不足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明白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應用中的重要性,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學習目標。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今社會的誘惑越來越多,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有一定的自主權,他們可以用手機玩網絡游戲或在電視上看自己喜歡的節目。與電視節目和手機游戲相比,數學知識學習活動無疑是缺乏趣味性的。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不僅需要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還需要他們耐心細致地計算正確答案。因此,許多學生在學習數學課程知識的過程中個人自律性不足。如果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學習動機,勢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成效,從而導致學生逐漸變為數學學困生。
(二)學生數學學習方法不當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如果學習方法不當,無論學生付出多少努力,他們都無法真正掌握學科知識。數學是一門非常靈活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專注于仔細的分析和思考,而不是毫無意義的機械記憶與數量關系計算。然而,一些學生學習方法不當,努力卻未能收獲果實。這種不科學的學習方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學生懶惰,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后不會主動咨詢同學和教師,總是想將問題積累起來一起解決,這使他們的學習難度越來越大,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率。第二,學生不了解數學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仍然死記硬背公式,不知道如何靈活運用,這使他們無法應用所學知識,并且在面對各種數學問題時會感到困惑。第三,學生的個人自律能力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導致他們沒有時間完成家庭作業和鞏固數學知識,從而學習逐漸困難。
(三)教師數學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的數學課堂以理論講解為主,雖然一些教師已經意識到需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很多教師無法意識到要從角色上進行及時的轉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他們仍然會無意識地控制學生的學習活動,為學生分析不同的數學知識點。此外,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跟不上教育的潮流,不會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因此,在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強迫學生學習。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因此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把學生推得越來越遠,使他們成為數學方面的學困生。
(四)師生課堂關系不夠融洽
愛屋及烏不僅體現在成年人身上,也體現在小學生身上。在學習中,學生往往因為喜歡教師而主動學習學科知識,因為對教師的抗拒而討厭學習學科知識。小學數學學困生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師生關系不夠和諧。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小學生畏懼教師,不敢接近教師,教師不能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不能主動進入學生生活中進行了解,不能與學生友好交流。第二個原因是學困生在學習上有更多的問題,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地會恨鐵不成鋼,在教學過程中語氣嚴厲一點,這樣學生的內心更加敏感,教師的指責使他們更加害怕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僅不能通過對教師的尊重主動學習知識,還會因為害怕教師而討厭知識學習活動,從而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
二、影響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學生方面
從小學生的學習動機看,當前眾多小學生缺乏必要的數學學習動機,有部分學生清楚開展數學學習是為了文化知識的積累,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文化基礎。但是也有的學生認為學習數學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升學考試。因此,后者的學習動機稍顯不足。而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是否愿意積極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小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能區分不同課程知識的主次地位。然而,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學習目標沒有明確的概念,缺乏數學課程目標的指引,就會導致數學學習沒有明確的方向,在數學學習動力上也會有所不足。這種問題導致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有限。
(二)教師方面
雖然當前眾多教師意識到了組織自主學習活動的重要性,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更重視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發展,缺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考慮。數學知識本身是具有邏輯性的,大部分小學生理解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教師不能科學地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勢必會影響數學學習的效果。此外,學生的自學活動也會受到教師的影響,如果學生喜歡教師,他們對該教師的課程學習興趣就會更高。如果他們不喜歡,可能對教師的課程就不感興趣。因此,教師應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家庭方面
家長對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影響也非常明顯。如果家長對學生有嚴格的要求,學生就可以始終保持嚴謹的學習態度,不敢放松學習。此外,如果家長能在平時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將變得非常有效。因此,家長應在平時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指導,給學生一些學習經驗,幫助學生開展高效的數學學習活動。
三、小學數學中高年級學困生轉化策略
(一)立足學生生活,激發學生動力
數學課程教學質量不僅影響學生的總體成績,同時也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保證。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忽視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完全從知識講解的角度拓展教學內容。學困生存在學習動機不足、對數學知識缺乏興趣等問題。教師如果不重視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會逐漸消磨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動力。因此,教師要讓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進入數學課堂,在生活情境中展示數學知識,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價值,積極探索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水平。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負數”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時,如果直接把課本上的知識點一一呈現給學生,那么學生只會機械記憶負數的概念,難以將課程內容與個人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聯系。因此,教師要將課堂留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調查和分析,看看生活中的哪些場景需要負數,這樣學生將積極參與探究。學生公布個人的調查結果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不使用負數,應該如何描述數據。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又能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學困生在做好前期的預習工作后,可以改變對數學知識的看法,突破當前的學習困難,主動進入數學世界,開展對生活中負數知識的探究。
(二)提高課程針對性,提高學生參與
因為每個學困生都有不同的問題,在轉化學困生時,教師不應該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而應該為他們量體裁衣,提高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首先,教師應該通過交流和觀察,全面了解每個學困生的困難原因和學生的個性特征,然后制定詳細的轉化計劃,利用課外時間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此外,學困生的轉化并非一蹴而就,教師需要長期堅持,充分利用合作的力量,全面幫助學困生。這樣,學困生才可以得到有效的轉化。
例如,對懶惰、不主動提問、無限拖延的學困生,教師要與優秀學生和學困生家長進行合作。首先,教師要為學困生安排一名優秀的同桌,讓優秀的學生能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困生。其次,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家訪,告知家長學困生的情況,并要求家長監督學生每天完成作業,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最后,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或自主學習活動時間觀察學困生的學習活動,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同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耐心的講解;對學習困難、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教師要認真分析他們學習方法不當的原因,然后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走上知識探索之路;對學習態度消極、時間安排不合理的學生,教師要利用教育游戲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時間對比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合理的時間分配不僅可以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還可以體驗數學學習活動的樂趣,從而逐步改掉他們的壞習慣。
(三)善用信息技術,豐富課程內容
受年齡階段的影響,小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差,會無意中被外界的新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不僅要通過數學課堂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要增強數學課程內容的直觀性,通過信息技術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感官。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課程內容本身就不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僅僅通過繪畫、語言表達等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學生不僅不會理解,還會對枯燥的課堂失去興趣。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生動地展示數學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克服數學學習難點,同時還能增強課程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從而提升課程教學成效。
例如,在教授運算法則的相關課程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為學生展示一個生活化的場景:操場上,一群學生正在快樂地玩耍,其中17名學生踢毽子,19名學生跳繩,26名學生捉迷藏。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有多少學生踢毽子和跳繩。在學生計算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操場上有多少人,如何計算。根據教師的想法,學生可以得出結論,操場上的學生總數是(a+b)+c。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然后繼續給學生游戲的空間,讓他們思考如何計算操場上的人數,不同的計算方法得到的計算結果有哪些不同?這樣,學困生可以在活躍的氣氛中探索(a+b)+c=a+(b+c)的公式,真正掌握本課程的知識點。
(四)進行巧妙溝通,拉近師生關系
要徹底轉化學困生,使他們愿意學習學科知識,教師還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與學生相處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棄教師高高在上的地位,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要根據學困生的個性特點,以不同的方式與他們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聽取教師各類的教學意見,同時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例如,對學習困難、性格內向、喜歡躲在角落里的學生,教師要采取春風化雨的方式,逐步打開學生的心扉,推動學生養成健康的性格和積極的學習態度。首先,教師要利用業余時間,以一種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從而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主動接近學生。最后,教師要總結觀察到的問題,并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不同案例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學困生通常內向并且自卑,往往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學不好。因此,教師要尋找合適的機會多表揚學生,逐步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這樣既能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讓學生健康成長。
(五)推動分層教學,培養學生信心
學困生雖然自我效能感比較低,對自己極度不自信,但是他們對知識也有渴求,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家長和教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因此,教師就應該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對他們多一些愛與包容,幫助他們克服學習路上的攔路虎,讓他們重拾對學習的信心。
例如,為使學困生懂得學習內容,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就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為學困生制定專屬的學習計劃。學困生的成因是多種多樣的,一些教師認為學困生都很笨,所以學不會科學文化知識。這種認知是不正確的,大部分學困生不僅不笨,反而比一些優等生還聰明,他們成績不好主要是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此外,小學所學的都是基礎知識,學生通過努力都可以完成教學目標,取得優異的成績。所以,教師不能放棄每一名學生,應該學會用愛包容,用心澆灌。如此,學困生才能在教師的呵護下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學習困難的現狀。
總之,轉化學困生是每位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教師不僅要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因材施教,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樣,學困生才能在教師的關注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意識、端正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式,從而實現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劉?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