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之一在于教育公平,而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礎就是教育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在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教育資產配置受城市發展水平及教育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诮逃揭暯牵訟地區為例,探索中學教育資產配置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研究教育資產配置的優化對策,以期為構建我國教育公平發展環境、促進我國教育事業進步貢獻力量。
關鍵詞:教育公平;中學;教育資產配置;優化策略
0 引言
國家振興在于人才振興,而人才振興決定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在國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教育投入力量不斷提升的過程中,我國教育事業迎來更高質量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經過多次財政體制改革,教育經費投入速度不斷提升。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要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達到GDP的4.28%,此后這一占比始終超過4%。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突破4萬億元,年增長率達到8.2%,占GDP的4.04%。20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達到5.30萬億元,占GDP的4.22%。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對教育經費的投入總體上在不斷提高,但相比全球教育經費支出平均水平仍然存在不足。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方面,世界平均水平為4.90%,而發達國家的比重更高,達到5.10%,因此我國教育經費投入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1]。在教育投入有限、教育資源不完全充足的情況下,優化教育資產配置結構,更有效地發揮教育資產運用效率,是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F有大量研究大多針對國家教育資源在配置方面的優化策略進行分析,很少有針對教育資產配置的具體研究。本文探索中學教育資產的優化配置策略,實際了解中學教育在開展過程中的資產需求,對于全面提升中學辦學水平、促進教育資產科學公平分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教育資產及其配置概述
教育資產屬于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教育事業單位占有與使用的、能夠運用貨幣計量的各種用于教育事業開展的經濟資源的總稱。按照來源不同,教育資產可分為國家配置的教育資產,學校接受的捐贈,自費購買、調入、自制和改制盤盈資產,以及其他方法所能獲得法律確認的國家財產。按照相應時間段,教育資產可分為固定資產、低值耐久物品、低值易耗物品3種類型。按照使用情況,教育資產可分為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兩大類[2]。
教育資產配置是教育資源配置的具體體現,而教育資源配置是在教育資源總量一定的情況下,按照相應條件,促進各教育機構有效利用有限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益。教育資產配置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教育機構資產應用現狀,使教育機構能夠有效發揮教育資產的作用,促進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逐漸實現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水平和效率。
2 中學教育資產配置問題分析——以A地區為例
2.1 教育資產配置不均衡
通過對中學教育資產配置進行研究發現,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資產配置不均衡情況是較為普遍的。尤其是在學校規模不同的情況下,其教育資產配置差異更大。我國公辦學校是按照教育部門統一的標準進行資產配置的。然而,同一區域的實驗性學校與示范性學校,由于自身在社會中所獲得的名牌效應和影響力更大,加之民眾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會選擇教育資源更優的學校,因此在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資源來源范圍更廣、途徑更豐富,資產配置占比也更大。例如,對A地區各中學資產配置現狀進行分析發現,現有的中學教育資產配置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學校除了教育部門統一的資產配置,可自行分配的教育資金都是按照生均公用經費下撥,因此,社會名牌效應更大的學校獲得的生均公用經費總額就更大,其在資產配置過程中的采購力量也就更強。而教育資源薄弱地區的學校其學生人數較少,相應的資產配置經費也較低,資產配置占比嚴重不足。
此外,不同性質的學校其資產配置也存在嚴重的不均衡現象。公辦學校的教育資產配置來源于教育部門的統一規劃,而民辦學校則由相應企業進行資產配置。企業提供財力對學校進行資產配置,與其基礎實力和辦學愿望密切相關,這就導致民辦學校的資產配置穩定性嚴重不足。此外,民辦非企業單位在辦學過程中會獲得教育部門的資產配置支持,然而這種支持也存在不穩定性,這就使得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在資產配置方面存在不均衡現象。例如,對A地區城鄉不同區域的學校資產配置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城市中學比農村中學在人均固定資產配比方面要高出492.6元/人。這種資產配置不均衡的現象嚴重限制了教育教學水平的進步。
2.2 教育資產配置與學校實際應用存在矛盾
中學教育資產配置問題除了不同學校在資產配置方面存在不均衡現象,不同學校對于教育資產的使用情況和應用效率也存在顯著差異,最終體現在教育資產配置與學校的實際應用之間存在一定矛盾,影響了教育資產的應用價值,限制了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部門在進行資產配置時,是按照素質教育要求,針對學校制訂資產計劃,完成相應的資產更新與配置。然而,學校在應用這些資產時,卻是按照應試教育目標來操作。這種資產配置目的與實際使用不符的現象普遍存在。例如,A地區在進行學生課桌資產配置時,按照教育部門的標準統一購買和配置,而將這些課桌發放到學校之后,學校卻將這些統一配置的課桌堆在倉庫,未拆封使用。學校給出的理由是,統一配置的課桌容積太小,無法容納學生的所有書本,因此無法使用。另外,還有學校提出,統一配置的實驗儀器只能滿足素質教育要求下的基本教學需求,無法滿足知識拓展教學的需要,因此相應的實驗儀器設備并不實用。再如,按照素質教育標準為學校配備的電子白板被擱置不用,因為學校認為這些電子白板無法滿足新階段的高效率教育需求。
2.3 教育資產配置不科學,導致資產使用和處置工作難度大
在教育資產投入的過程中,資產配置科學與否會影響教育教學的開展效果和質量,同時資產配置不合理會導致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產生較大浪費,資產核算及教育資產更新換代也存在較大難度。而這一問題既與資產配置方案密切相關,又受資產配置后的管理質量影響。A地區存在不同學校、不同區域教育資產配置不均衡現象,導致教育資源和教育設施設備的應用效率受到嚴重影響。同時,資產具有一定的使用壽命,如果在相應期限內所配置的教育資產得不到充分應用,無法順利進行資產核算及資產報廢與更新,相應的固定資產核算信息不準確,財務風險因素較多,最終會影響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穩定性及教學質量的提升。
3 教育公平環境下中學教育資產配置改善對策
3.1 強化教育資產需求評估
在教育公平環境下,為了實現教育資產均衡配置,使相應的教育資產能夠更有效地滿足學校的個性化教育需求,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升,實現教育公平發展,要充分結合學校的教育資產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資產配置。需要對學校的教育資產需求進行評估,并以此為基礎指導教育資產科學配比,保障教育資產在配置之后能夠得到科學應用,提高資產的應用效率。
在進行中學教育資產評估時,可充分結合A地區中學的教育資產配置現狀和資產需求2個方面開展。第一,通過深入了解學校的資產配置現狀,核查學校配置資產的應用情況,以此為基礎,按照學校的需求進行資產配置。這樣既能保障所配置資產的合理應用,又能保障資產配置的使用效果,發揮教育資產的重要作用。第二,對學校的資產需求進行評估,應充分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及辦學實力,依據國家素質教育政策實施背景下的資產配置要求和標準,立足于學校的長遠穩定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3],為學校提供針對性的資產配置方案。這樣能夠使所配置教育資產的應用效益最大化,優化資產配置,為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奠定基礎。以A地區十二中學為例,在進行資產優化配置時,首先結合該學校的發展情況進行現場勘查,了解學校的資產配置需求;其次結合勘察結果,由專家對學校的資產配置需求進行評估;最后將評估表上報教育部門進行研究,落實資產配置方案。資產需求評估結果表可以充分體現學校的資產應用和需求情況,同時也能作為資產配置的績效考核指標,為A地區教育資產配置提供指導。
3.2 強化教育資產配置預算
基于A地區中學在教育資產配置方面的不均衡現象,強化資產配置預算成為促進中學教育資產配置優化的基礎。資產配置預算是資產配置過程中的基礎工作,各中學在進行資產配置時,需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A地區教育部門的資產配置相關標準,以及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編制資產配置預算。
資產配置預算編制要按照基礎性、規范性、前瞻性的原則進行?;A性原則是指要充分結合學校教育工作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特點,使資產配置預算能夠滿足教育教學各項活動順利開展的需求,以及為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提供服務的辦公、生活等基本資產需求,一切以尊重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為基礎進行資產配置預算編制[4]。資產配置預算編制要遵循教育部及地方教育局的相關標準和要求,按規定計劃進行預算編制。前瞻性原則是指要結合 A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目標進行資產配置預算編制。在預算編制形式方面,結合學校教育資產的配置方式,將其分為教育部門統一進行資產采購的預算編制和學校自行進行資產采購的預算編制。無論是由教育部門統一采購,還是由學校自行采購,都要以預算為基礎,按照教育資產配置預算開展采購工作。以A地區十二中學為例,在編制資產預算時,預算內容要詳細而準確,主要包括采購編號、項目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價、項目總價、資金來源、支付方式和采購形式,見表1。
3.3 增強教育資產管理能力
對于中學教育資產優化配置,除了基于學校需求編制完善的資產預算、提供科學的預算配置,資產配置之后的管理工作對資產應用效率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只有全面增強資產管理能力,優化資產管理組織結構,才能使教育資產配置效益最大化。
第一,要制定完善的教育資產管理制度。對于所配置的教育資產嚴格按照預算制度、核算制度進行管理,通過制度優化有效改變教育資產“重使用、輕管理”的現狀。學校要建立資產管理責任制,使資產管理人員能夠充分認識到教育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從采購、驗收、使用、報廢處置等各個環節對學校資產進行全面管理,以保障教育資產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同時,為了強化資產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還應將資產管理納入財務人員績效考核及學校績效考核,使資產管理從各個細節融入學校的財務管理系統,提高資產管理質量[5]。
第二,應做好學校教育資產的定期維護保養與核算工作。按照程序開展資產核算工作,確保所有資產得到科學管理,準確掌握學校資產的應用現狀和資產信息,這對于保證資產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提高資產使用價值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定時對資產管理流程進行核查,確保教育資產會計數據的準確性,能為教育資產配置奠定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教育資產優化配置是教育工作順利開展、教學水平提升的基礎,即使在國家不斷加強教育經費投入的大環境下,很多地區仍然存在教育資產配置不科學的現象。本文以A地區為例,探討了教育資產配置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并基于現階段的教育資產配置現狀,提出優化學校教育資產配置的對策。首先要強化教育資產需求評估,基于學校的資產需求進行針對性的配置,滿足學校發展需要。其次,要嚴格執行教育資產配置的預算制度,基于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進行資產配置,確保教育資產配置的規范化、程序化、合理化。最后,資產配置之后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只有完善學校財務資產管理組織系統,增強資產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和責任感,才能有效保障資產得到優化利用,實現教育資產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孫剛成,溫保保. 教育公平視角下的農村教育資源配置策略[J].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6(2):113-116.
[2]趙林,吳殿廷,王志慧,等. 中國農村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的時空格局與影響因素[J]. 經濟地理,2018,38(11):39-49.
[3]葉前林,岳中心,何育林,等. “雙一流”建設下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22-27.
[4]蔡文伯,宋登嬌. 我國縣域小學教育資源配置的空間特征測量與分析[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21,35(5):55-65.
[5]王劍波,于超群,李瑞雪,等. 基于fsQCA的產教政協同視角下區域老年教育資源配置績效研究[J]. 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1(4):133.
收稿日期:2022-02-27
作者簡介:
孔令鋒,男,1980年生,本科,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政府會計制度、內部控制、國有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