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
摘要:本文以推動新聞業持續性發展為前提,針對新行業環境下新聞采編工作創新展開論述。首先介紹了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的意義,了解創新采編形式的必要性;其次介紹了新聞采編工作思路創新的幾個角度,為今后行業發展與轉型進程中新聞采編創新指明方向;最后立足于加強新聞業工作規范性、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者綜合素質、加強新聞信息采編人文性等角度,提出創新新聞采編工作的建議,轉變傳統新聞采編模式,旨在推動我國新聞媒體行業在新時代下的發展。
關鍵詞:新聞采編工作;互聯網媒體;新媒體;智能手機媒體
如今社會環境正在發生改變,不僅實現了互聯網的普及,也為信息傳輸開辟了多元渠道,提高了傳輸速度。在新的行業環境下傳統新聞工作面臨挑戰,特別是在人的社會意識不斷加強后產生一些社會問題,很多非媒體工作者會通過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傳播信息,為新聞的產生與傳遞賦予多元化?,F階段所產生的新聞當中,人們往往會優先站在自己的角度進行理解,其中便包括新聞中的消極內容,進而在社會中帶來不良的影響。為此,新聞引導務必要積極、正確?;谀壳靶侣劰ぷ鬓D型與創新的要求,公開社會性問題、引導正確輿論導向十分必要,所有新聞工作者發布新聞也必須彰顯價值,才能夠提高新聞瀏覽量,當然這也對新聞采編工作思路提出嚴格要求,需要在新行業環境下創新采編思路。
一、新聞采編工作創新意義
目前我國新聞業進入到新媒體時代,對比傳統媒體,行業中產生的一些新型傳播媒介與之有非常明顯的區別,而且傳播媒介覆蓋范圍也非常廣,包括互聯網媒體、數字電視、智能手機媒體等,極大地縮小了空間差距以及人們的距離,為社會資源共享、新聞信息實時傳播拓寬了途徑。處于新行業環境中的傳統媒體新聞采編,要想完全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新聞務必要保證時效性、鮮明的特色,肯定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的價值[1]。
首先,傳統新聞采編工作的時效性是新聞工作的顯著特征,也是新聞采編的基礎要求,可以快速、簡潔地向大眾傳播,新聞事件信息量大且播報時間差小的情況下,新聞價值將會得以提升。為此,新聞在行業中的競爭,本質上屬于速度、時間的競爭。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為核心的新聞行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極大地提升了行業發展速度,也為新聞采編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平臺,新聞受眾可以及時獲取新聞信息。傳統媒體的新聞程序涉及諸多流程,如現場采集、整理、編輯新聞信息,經過嚴格審核方可播報,正因流程較多,所以必然會導致新聞滯后?;诖私嵌确治鲂侣劜删幑ぷ魉悸返膭撔?,應該推陳出新,運用直播、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新媒體傳播途徑,彰顯其實際價值[2]。
其次,傳統新聞采編的主體方面,為了更加深層次地挖掘出新聞價值,強調主題特色非常必要。很長一段時間內新聞媒體工作都是沿用“大編輯部”思想,即新聞報道策劃、宣傳強調整體性,通過新聞資源的整合體現主題,創建特色新聞欄目,新聞內容極具生動性。創新新聞采編工作思路后,發揮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優勢,可以高效處理復雜的新聞信息,解決傳統新聞采編面臨的信息量大與工作難度高的問題[3]。
最后,傳統新聞立意方面,經過采編思路的創新更具新鮮感。新聞編輯涉及現場采訪環節,新聞工作每日需要采集大量的有效信息,嚴格按照新聞處理的規范要求整理,所以難免面臨一定壓力。新聞主題、標題立意經過創新后,也更具新意,利用互聯網搜索信息,而不是一味地模仿,真正與新聞事件結合,深入挖掘事件亮點,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與關注,既憑借新聞的引導性作用獲取點擊率,還規范了新聞內容。
二、新聞采編工作思路創新著手點
新聞采編工作離不開廣大新聞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通過采訪收集到需要的新聞素材,后期編輯將新聞內容最大限度地還原,以此來保證新聞內容真實與準確。但是新聞業轉型之后,隨著環境變化,也轉變了新聞采編工作特征,一方面新聞信息量增多;另一方面互聯網信息化技術豐富了新聞信息載體,人們可在多元渠道中了解新聞[4]。另外,新聞在新平臺中的呈現方式也更加立體,編寫新聞方面著重規劃凸顯時間性、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在新聞傳播方面突出關鍵信息,能夠深層次地挖掘新聞中更有價值的內容,以上均屬于采編工作創新要點。為此,關于新聞采編工作思路的創新,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新聞采編形式
無論是網絡信息技術還是新媒體,在其發展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都需要明確了解大眾真正需要的新聞形式與內容,保證新聞內容真實性,站在客觀角度傳播信息,在此基礎上創新新聞的采編形式,體現新聞根本價值,并加強新聞采編工作的藝術性。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新聞采編工作者采集、編寫、編排新聞信息期間,可以立足于大眾視角分析新聞,深度挖掘大眾真正感興趣的內容,保證新聞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貼合[5]。比如,民生新聞采編工作要求采編人員深入大眾展開調查,了解大眾普遍感興趣的新聞題材,從而調整新聞采編內容與主題方向,為民生新聞采編確定方向,這也是提高新聞瀏覽量的前提條件,使群眾關注新聞、提高新聞利用率與價值。
實際上,創新新聞采編形式還可以發現對新聞而言更有創新價值的內容。新聞采編工作必須與社會環境的真實情況相符,真實反映社會文化、社會環境。所以,新聞采編形式務必保證多樣性,通過信息技術、先進設備等采集有利用價值的新聞信息。此外,新聞采編工作者還可以深入群眾當中或是采取專家意見,為創新新聞采編形式確定方向。采編內容經過嚴格審核后,可以篩選得到有實際利用價值的信息。因為原來的傳統新聞采編形式比較死板,實際能夠得到的有價值內容較少,使新聞受眾群體逐漸減少。為此,基于新聞采編形式的創新,在真實反映社會問題的前提下,應該更加關注到新聞采編多樣性,才能夠適應行業環境變化。
(二)新聞傳播方式
新聞播報在新聞傳播方式中是相對基礎的一種,但實際上經過行業的發展與創新,新聞播報不只是唯一的形式,微信、微博與短視頻都有可能成為新聞傳播途徑。所以,新聞采編工作創新,還需要注重新聞傳播方式的多元化,應該調整內容編輯方式,使新聞內容更加生動,為采編人員提供更多傳播方式選擇的機會。此外,新聞傳播方式還可以引入短視頻等新元素,增加新聞可閱讀性,吸引更多人關注新聞事件。但此方面必須注意篩選,過濾掉一些沒有借鑒價值的信息,注重傳播主旋律且積極向上的內容。
(三)新聞采訪
新環境下新聞采編思路的創新,還可以從采訪內容著手提出可行對策。新聞采訪在新聞采編工作中,屬于編寫新聞準備階段的工作,采訪環節必須遵守規定與規則,采訪切入點要新穎,并且吸引大眾的注意力,采訪活動同樣要創新。為此,總結新聞采訪的創新,可從采訪內容、采訪方式兩個途徑展開:第一,采訪內容的創新。新聞內容應該在傳統新聞采訪基礎上轉變采訪態度、立意,采編人員深入到社會、人們實際生活,深度發掘新聞題材及立意,調整傳統新聞內容框架與編寫方式,新聞采編工作者善于利用逆向思維分析新聞事件,挖掘一些新的內容。結合新媒體環境對新聞采編工作的要求,還應該關注到社會生活環境的改變,追求新環境下的新鮮事物,促使新聞內容做到推陳出新。為了提高新聞內容真實性,新聞報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處于新時期的新聞采編工作者,在新聞采訪階段更應該立足于客觀角度剖析新聞內容,嚴禁站在個人視角傳播、報道一些無法保證真實性的事件,或者是從主觀角度引導社會輿論;第二,采訪方式的創新。新聞采訪方式需要綜合新聞事件發生地點、場合、對象等元素,綜合分析之后做出選擇。例如,新聞采編工作者可以采用跟蹤調查、直播采訪等形式,從不同渠道獲取需要的新聞內容。
(四)新聞語言
新聞語言有畫面語言、文字語言兩種類型。畫面語言是新聞媒體的顯著優勢,畫面語言、文字語言兩種方式融合,可以烘托出新聞語言權威性。由于新聞所呈現畫面非常直觀,并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除了可以向大眾傳遞新聞內容外,還可以在視覺上形成沖擊力。新聞畫面語言也可以采用富有個性化的文字組織形式,這對新聞采編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拍攝新聞畫面時需要嚴格篩選,強調新聞畫面表現力與沖擊力,在圖片中能夠突出重點。文字語言的編輯更是要反復斟酌新聞文字內容,抓住新聞語言的真實性、大眾化與客觀性。
三、新聞采編工作思路創新的建議
(一)加強新聞業工作規范性
新聞業在轉型期間逐漸顯現出對規范性的要求,不管是新聞傳播形式還是新聞主題,均體現出多元化特征,在此環境下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聞工作者開始形成競爭意識,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深度挖掘新鮮新聞資訊。但是新聞資訊內容是否新穎,不是大眾關注新聞的重點對象,他們更加關注新聞中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為此,新聞業開始在新媒體環境下轉型,尤其是新聞中的虛假消息,促使所有新聞采編工作者更具客觀意識,向人們傳遞真實的新聞信息,以免盲目宣傳一些不真實信息而降低新聞業權威性。基于此,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的實踐進程中,加強新聞業工作規范性、維護市場秩序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新聞價值。
(二)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者綜合素質
要想最大限度地體現出新聞價值,決定性因素在于新聞工作者參與執行方案、新聞立意與角度、新聞稿件編寫等,換言之,新聞工作者是決定新聞價值的關鍵性因素。所以,創新新聞采編工作思路過程中,務必要著手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者綜合素質,加強新聞事件敏銳洞察力、專業水平。對于新聞事件的報道,可以透過表象深入分析本質,按照報道意圖組織語言、選擇新聞報道形式,以此來表現新聞價值。
為了切實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專業素養,應該立足于本職工作定期組織培訓,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編寫出客觀、真實的新聞內容,滿足大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與此同時,應該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者的招聘門檻,優先選擇業務能力高、職業素質高的人員,并且統一考核,組建高素質新聞采編工作團隊?,F有新聞采編部門的新聞工作者,參與培訓期間還可以為其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加強新聞采編專業能力與素養,了解一些行業內的新動態。作為新聞采編工作者,除了崗前培訓與考核外,定期考核也非常必要,可以鞏固其采編工作崗位的基礎知識與技能,激勵其及時學習、掌握新知識。對考核成績良好且在平時工作中表現優異的新聞采編工作者可以進行物質、精神層面的獎勵;若是成績一般、在工作中表現不好,則要適當批評,使其可以及時端正態度。對于新聞采編工作者而言,個人應該認識到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性,持續性地學習新知識,了解新聞行業最新動態,著手進行新聞采編創新,根據掌握的新聞發展需求調整新聞內容。
(三)加強新聞信息采編人文性
受傳統行業觀念影響,很多新聞內容在報道時過多地關注國家事務與社會時事新聞,導致內容單一,也影響到人們了解新聞的積極性。所以新聞采編工作者本身要具備靈敏感知力,在新聞采編工作創新中注重融入人文性新聞內容,不僅可以體現出新聞的豐富性,還有利于吸引大眾的注意力。新聞信息采編階段,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全面篩選出人文化新聞信息,尤其是有實際觀看價值的內容,經過編輯、剪輯強調新聞內容的多元化。新聞報道階段,既要強調新聞事件真實度與客觀性,還必須反映出當前社會環境與整體情況,注意緊密聯系人民群眾,提高新聞傳播整體水平與質量。
(四)創新新聞采編媒體平臺
目前出現了很多新媒體,這有利于新聞的廣泛傳播,有效解決了新聞傳播范圍受限、群眾關注度有限的問題。人們獲取信息與新聞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瀏覽新聞也更多選擇一些新媒體渠道。因此,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需要對媒體平臺給予高度關注,結合社會發展現狀,使新媒體、傳統媒體有機融合,體現出媒體對于新聞行業的推動作用。微博、微信、B站(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均成為發布新聞的有力途徑,也是人們獲取新聞比較常用的軟件,應用在新聞采編工作中,可以從整體上轉變新聞采編工作模式,將傳統新聞傳播模式轉型成為碎片式,以短視頻的方式播報,滿足人們快節奏生活的需求。
四、結語
新聞業在新社會環境下,為了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成為一項必要的任務。作為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結合新媒體發展趨勢明確采編工作創新的思路與角度,從而提出針對性的新聞采編創新建議。一方面有利于加強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成為行業發展中需要的綜合性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帶動新聞業的創新發展,解決傳統采編模式存在的弊端,使新聞內容與人們的生活實際相貼合,吸引大眾對新聞的關注,擴大新聞受眾群體,并且為我國新聞媒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在創新實踐中積累新聞采編可行經驗,進一步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者的綜合實力,適應新媒體與融媒體時代對于新聞采編工作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馬丹.多媒體下記者新聞采編能力提升策略[J].中國報業, 2021(23):122-123.
[2] 管天宇.淺談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應對與創新策略[J].華北電業,2021(11):58-59.
[3] 周燕.融媒體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提升探討[J].新聞傳播,2021(24):86-87.
[4] 胡萍.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新聞采寫的轉型策略探究[J].新聞傳播,2021(24):109-110.
[5] 劉艷輝.新媒體下電視新聞采編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J].中國傳媒科技,2021(1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