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燁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應該從課標入手,提高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著眼于學生體質的健康發展。本文結合江蘇省優質課一等獎課例,分析優質體育課的標準,提出理想的體育課堂應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課堂。
關鍵詞:體育教學;課堂;優質課
一、立足課程標準,凸顯教學立意
教學準備,實施教學的一切準備活動。是上課的基礎和決定上課成敗的關鍵。主要包括:理解大綱、明確任務、鉆研教材、了解學情、選擇教法、編寫教案、場地器材、練講、試講、示范準備等。
根據2017版新課程標準(下文簡稱《標準》)的要求,堅持“健康第一”,圍繞以立德樹人促進全面發展、尊重需求培養運動喜愛、改革教學發展核心素養、注重專長奠定終身基礎、多元評價激勵更好發展為指導思想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由于省比賽規定了為體能必修模塊,考慮到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馬甲線”“人魚線”的盛行,因此本文選擇了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且最基礎也最主要的核心力量為教學內容。
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新課標指出要從三維目標到學科核心素養,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基礎學力、過程與方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旨在完善人格。目標要明確、具體、體現《標準》、適合學生發展。教學重難點的設計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設計都要具體明確到掌握哪一種或幾種知識、技能或方法,而不能是寬泛的概念。
舉例來說,教學難點為上下肢協調發力;教學難點為練習節奏和呼吸節奏的配合,后者的難點設計較前者更明確具體。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要體現出科學性與實效性,體能課相對比較枯燥乏味,本課主要采取講解示范、循環練習、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旨在調動學生學練興趣、提高練習參與度,體育教學沒有固定不變的教學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應根據學生、教師、教學環境的差異而作相應的調整。教學過程即課的流程,一個完整的教學實施過程應包括導入、教學新課、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布置作業這5個基本環節。教學效果預計方面,筆者認為我們不應該過度強調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雖然本課為體能課,在考慮強度和密度的同時也應該關注運動技能的形成。
所謂“課前練講”,是指教師在每堂課上課之前進行的課堂教學語言表達訓練。通過課前練講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而且通過課前練講可以使教師發現自身技能的欠缺,明確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優補缺,大大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
在磨課過程中,筆者發現自身存在語言啰唆、口頭語偏多、語氣平淡、語速快等問題,于是筆者將課堂教學語言組織并記錄下來,通過反復的“練—改—練”解決了自己在課堂語言表達上的缺陷,更有甚者,教態與教學行為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工作者應從思想上重視課前練講,精選組織練講內容,科學選擇練講形式,在練講中涵養職業素養。
體育課中的場地器材是體育實踐教學有效進行的保障,教師對器材的使用駕輕就熟、別出心裁、思路開闊,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運動參與和學習興趣,更好地發展體能,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體育教學中器材的設計使用這一個小方面,卻顯示了教師的大智慧,這是基于對課程標準、課改精神的充分學習和深刻理解。體育教學中器材的設計是一門教學藝術,教師應在實踐中反復摸索,不斷思考創新,讓體育器材的設計使用能提高課堂效率,體現新課程的理念。
二、環環相扣,聚焦核心素養
此次比賽的每一節課都能看到教師的新想法和創新點。比如《核心力量組合練習》這節課,教師就利用激情拍拍拍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利用時下流行的TaBaTa音樂進行四分鐘肌肉神經激活,并且把專項素質練習也融入其中,學生的積極性瞬間被調動起來。另外,他還將4種核心力量的練習設置成蜘蛛爬的情境教學給本節課增加了亮點,學生學得很開心,在最后的分組競賽環節,鞏固和練習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發展有氧耐力的多種練習》這節課將當下比較流行的keep健身的口令加以改編制作,將這種流行元素應用到課堂,給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覺,把原本枯燥的耐力練習,演繹得有聲有色。學生玩得開心的同時這節課的有效練習時間也十分充足。
關于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和方法手段的突破。在本次比賽中,可以看到一些新穎的教學內容,比如《美育之塑形美體——糾正和預防含胸駝背》這課,教師將形體美學與體育相結合,將體育帶入生活,整堂課的教學器材也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日常用品。
關于課堂結構的問題。開始與準備、基本與結束部分,是體育實踐課的基本結構。如何使課的結構功能實現最優化,教師應該重新審視。比如課的準備部分與基本部分如何做到“無縫”對接?即準備活動不僅體現熱身和興趣激發,更要考慮到課的重難點學習在準備部分中怎樣去系統地銜接,充分幫助學生建立動作技能有針對性的本體感覺。
一節好的體育課,不應該是在教學形式上下大功夫,而是應該在課的實效性上多考慮。也就是要重點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
1. 學生整體有沒有動起來,有效運動時間是多少,能否達到一節課80%的時間學生都在動。
2. 學生的體能有沒有得到鍛煉,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什么運動技能。
整個課堂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有無解決。從此次比賽來看,各參賽教師都是以教會學生某種運動技能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來發展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而在課堂重點和難點的教學上,應是從體育教材本身出發,確定該教材最有教育或體育價值的部分,或是最能表現該教材特性的部分,各參賽教師都能很好的把握住重點,將課堂大部分的時間用于突出重點;而難點是從學生角度出發,確定學生學習最難掌握的該教材或該項目的部分,對于難點的設置和解決上,則各有千秋。
教師的教態感染力問題。感染力其實是體育教師工作特質的問題,體育課中,體育教師的教態感染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運動狀態和練習效果。教師的教態感染力主要表現在口頭語言的表達、肢體動作配合和適宜的情緒狀態。生動形象的教態感染力是平時常態課的實踐積累,而不是臨時抱佛腳的作秀。
三、積極反思,不斷成長
作為一線體育教師,主要還是要靠平時的教學經驗積累,將常態課教學準備過程中的感想、形成的經驗或者學習的理論、發現的問題等記錄下來,通過查閱資料或者借鑒優秀教師的一些想法和理念,學習前衛的教學方法,在掌握這種理念的基礎上再結合自己的個人實際情況、場地情況、結合學校特色進行改良和再創作,形成自己的東西。在反復的教學中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符合學生的興趣,將在直接影響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體驗到成功;在活動過程中能體驗到心情愉悅;在運動過程中沒有失敗體驗、受傷體驗;有好的合作伙伴和團隊等各種因素。學生如果能在技術水平上不斷進步、取得良好成績、獲得同學教師的認可、在團隊中擔任重要角色,都會激發學生產生通過自我挑戰實現目標的內在動力,如此體育課就應該以鼓勵、激勵為主,促進學生個人提升,從而實現從心理到身體機能的全面發展。最后,應該讓學生通過自己訂立目標,實現自主自制的過程。只有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才會科學主動鍛煉,將運動計劃到日常,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責任編輯:陳華康)
參考文獻:
[1] 范莉莉. 簡論如何上好一堂體育優質課——參加“阜陽市體育優質課比賽”有感[J]. 運動,2018(12):122-123.
[2] 周春芳. 高中青年體育教師上好優質課需重視的細節[J]. 教師,2014(3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