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要】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概念逐漸滲透至招標采購工作的方方面面,為招標采購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電子化將招投標工作從紙質文件中解放出來,打破了時空局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招標采購電子化的創新路徑,為“互聯網+”與招標采購業務的深度融合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電子化;招標采購
“互聯網+”,就是將信息技術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資源配置結構優化,為傳統行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互聯網+招標采購”無疑是一次巨大創新,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有效解決高成本、低效率的問題,破解痛點難點,使招標過程更加公開、公平、公正。
“互聯網+招標采購”的現有成效
相比于國外相對成熟的電子招投標,我國電子化招投標起步較晚,發展進程相對較慢,但迄今為止仍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是近年來招投標平臺在各地區普及,各地市及招投標行業內部已建立起多個電子化招采平臺,許多招標代理機構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招標采購平臺,從項目立項、招標公告發布、招標文件發售、評標過程管理、中標公告發布及項目歸檔等多方面進行規范管理。
二是提高了招標采購信息互聯互通,不同平臺間搭建的信息傳輸橋梁在降低招標人及代理機構工作強度的同時,提高了招標項目信息的可獲得性,幫助潛在供應商合理便捷地獲得項目信息,強化競爭。
三是通過完善招標采購流程,能夠減少招標過程中違法違規事件發生的可能。各平臺設有的核驗機制能夠對上傳的文件及公告進行重點篩查,一旦發現存在違法違規條款,便將文件或公告退回并及時通知相關機構,避免因文件及公告編制不當所引發的法律風險。
四是電子化投標與評審降低了印刷成本,打破了空間限制,提高了評審效率。投標人在投標前將文件加密并在開標時統一解密可以有效避免文件泄露。評審專家在電子化系統中評審文件可以打破時空限制,實現多地區同時開展評審,這一功能的重要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得到了認可。此外,評審專家根據電子目錄查找關鍵信息,避免大量紙質文件翻閱的困難,一方面加快了評審過程,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誤判的可能。
五是電子平臺能夠有效監督合同履行情況。平臺可以監督無異議的項目是否在中標通知書發出后的30日內簽訂合同,及時關注并解決遲遲未簽訂合同的招標人與中標人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招標采購”的優勢分析
“互聯網+招標采購”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規避或制止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事項
“互聯網+招標采購”依托信息技術和大數據,使每招標采購主體都擁有自己的CA鎖,杜絕假造他人身份操作的現象,降低內控風險。同時,在招投標過程中如實記錄各個環節的操作時間與操作流程,實現全流程公開透明,便于后續監管部門審查。
提高招投標各環節效率
在傳統招投標過程中,投標人需要經過現場登記購買招標文件、編制投標文件并制作正副本、通過郵寄或現場遞交的方式投遞投標文件,現場開標、專家評閱紙質標書、查詢中標結果等多個環節。“互聯網+招標采購”實現了操作過程的簡化,投標人足不出戶便可獲得招標文件,投標文件編制完成后上傳至系統進行電子簽章后即可等待開標解密。在評標過程中,系統根據招標文件中設置的計算方法自動核分匯總并生成評標報告,減輕了評審專家負擔。“互聯網+招標采購”為招標人、代理機構及投標人都帶來極大便利。
提高招投標項目的競爭性
廣泛的市場競爭能夠幫助招標人以較低價格獲得其所需要的貨物、服務或工程。“互聯網+招標采購”實現了各個平臺的互聯互通,公告發布范圍的擴大也提高了項目的競爭性。這不僅能夠使投標人獲取更多采購信息,在項目參與過程中提升自我,也有利于招標方選取更加合適的投標人承擔相關工作。
便于信息回溯與檔案歸集
通過電子化平臺對招標采購信息進行歸集,在項目完成后生成檔案,為招投標各方及監管部門查閱檔案資料提供了便利,避免了紙質檔案存放時間過長可能發生的損壞。
“互聯網+招標采購”存在的問題
信息安全難保障
由于“互聯網+招標采購”大量應用網絡作為媒介進行數據傳輸,信息安全問題應予以高度重視。比如竊取信息的惡意軟件、盜取商業機密的非法組織等,都會導致企業內部信息泄露甚至惡意篡改,為投標單位及招標人帶來損失。
電子平臺不穩定
當前電子化招標采購平臺形式各異,一些電子化招采平臺技術有待完善,平臺維護保障措施有待健全,經常出現的系統問題不僅會影響采購活動的正常進行,也給數據安全帶來威脅,有必要構建穩定兼容的電子招采平臺。
招標采購電子化的創新路徑
提高思想認知
對“互聯網+招標采購”的認識要從“經驗主義”提升至“數字決策”,不能僅依靠經驗判斷招標采購過程中的細節,而應以數字化信息技術評判項目運行的規范性,通過數據收集分析項目特征,指導項目流程的智慧化改進,完善招標采購流程中的監管制度,提高我國各地區招標采購管理操作相關當事人的治理能力。
招標采購電子化平臺的一體化創新路徑
目前各省市都在開發嘗試“互聯網+招標采購”新模式,招標采購電子化平臺總量超過200個,這也導致電子化招采平臺操作流程差異大,信息對接難度高,難以實現信息共享。應打破信息壁壘,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電子招投標系統網絡,讓“互聯網+招標采購”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招標采購模式創新路徑
招標采購一直以來相對獨立于可行性研究、科研、運維等標前標后環節,因此“互聯網+招標采購”的發展為整個產業鏈條的完善提供了可能。可將招標模塊向上下游延伸,將全過程咨詢服務融入招標代理業務中,實現“互聯網+招標采購+大數據”的一體化共享發展,促進招標采購行業新生態的形成。
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招標采購全過程電子化已成為大勢所趨,但實踐中仍存在著許多挑戰。招標采購各方當事人都要適應這一發展潮流,創新求索、不斷完善,為“互聯網+”與招標采購業務的深度融合與拓展提供有益幫助。
(作者單位:中招國際招標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李永濤.企業電子化招標采購管理系統應用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9):9-10+23.
[2]平慶忠,馬占禎.招標采購電子化的模式和標準化問題[J].中國標準化,2009,(09):30-32.
[3]楊潔.以數字化賦能招標采購全流程電子化向縱深發展——在中國招標投標協會2021年央企會員單位交流座談會上的發言[J].招標采購管理,2021,(06):12-14.
(責編:戎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