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欽華
摘要: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要素與力量,提供了多種信息傳播方式,使得廣播電視節目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在這一背景之下,要求廣播電視行業發展過程中能夠有效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創新電視節目制作方式,及時轉變工作思路,這對廣播電視編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編導正視當前新媒體技術對行業發展帶來的沖擊與影響,及時革新傳統的工作模式,改進工作思路,優化編導工作,明確新媒體廣播電視融合目標,及時轉變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思路有效利用多種新媒體技術,構建廣播電視網絡傳播平臺,不斷提升廣播電視編導的整體工作效率。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改進;融合目標;網絡傳播平臺
在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工作往往同時融合了新媒體技術運用與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隨著當前新媒體傳播途徑的增加,要求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不斷創新,更好地與當前受眾實際需求與興趣點相結合,加強對網絡媒體與網絡傳播方式的有效開發與利用,從而更好地為觀眾提供更為便利與多元化的電視節目。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效果,要求廣播電視編導正視當前新媒體的發展需要,及時轉變發展思路,不斷改進工作模式,提升節目制作的競爭力和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一、相關理論概述
(一)新媒體時代特征
新媒體時代是隨著當前數字技術、移動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大量文字、音頻與視頻信息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快速傳播,顯著增強了各種信息傳播的速度與時效性。
借助于各種信息傳播工具,大量信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傳播至受眾群,受眾接收與應用信息也更加主動,能夠24小時利用多種方式接收,改變了傳統的信息接收方式,并給予了用戶一定的自由選擇權,用戶能夠結合自身喜好與興趣,自由選擇并觀看相關的節目與信息。
信息傳播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用戶能夠從多種維度感知信息,并利用多個平臺對信息的真實性與全面性進行驗證,因此顯著增強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及時性[1]。
(二)新媒體技術給予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發展帶來的優勢
廣播電視編導工作開展過程中利用新媒體技術能夠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創新節目制作方式,尤其在采訪報道層面具有較強的便捷性,與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相比具有較強的應用優勢,給予編導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與靈感。編導在制作一項節目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當前時代發展要求與觀眾觀看意愿,不斷優化節目制作。
當前信息交流平臺不斷豐富,出現了抖音、微信、快手、微博等多種交流平臺,對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起著雙刃劍的作用。新媒體的發展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信息接收方式,要求廣播電視行業發展過程中順應當前新媒體的發展趨向,革新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方式,為用戶提供點播、回看等多種功能。不斷革新信息傳播方式,優化節目制作,要求電視編導加強對各種信息技術的有效開發與利用,不斷優化對觀眾意愿的信息搜集,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對各種信息進行分類,得出觀眾對不同內容的反饋,不斷加強與觀眾之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及時發現當前節目制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構建與觀眾之間的有效互動方式,并對此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提高電視節目制作的質量,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各種信息資源[2]。
二、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的現狀
(一)電視編導依然沿用傳統的工作模式
新媒體時代,要求電視編導工作及時改進工作思路,不斷改進工作路徑,加強電視編導工作的創新研究,更好地適應當前新媒體工作的需要。但是當前很多廣播電視編導在工作過程中依然沿用傳統的工作思路與工作方式,與當前新媒體時代下的實際工作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出入[3]。作為一名幕后工作人員,要求編導人員正視當前新媒體時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不斷加強日常工作的創新力度,優化各項工作管理方式,創新與記者、前臺主持人之間的緊密聯系。新媒體的發展轉變了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方式,用戶能夠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并評價電視節目,因此廣播電視發展中為用戶提供了多種交流互動方式。但是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多電視編導并未及時轉變工作思路,創新意識不足,與新媒體環境之間的結合不足,未及時構建多元化、個性化的工作思路,因此,廣播電視編導工作質量較差。使得當前很多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與播放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突發狀況,因此對受眾的吸引較為有限[4]。
(二)廣播電視節目競爭激烈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改變了傳統的信息接收方式,廣大用戶能夠結合自身的需求與興趣點自由選擇電視節目,改變了傳統被動接收的觀看方式與習慣。
在移動終端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涌現了各種手機APP,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觀看資源。因此,當前各種節目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這對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要求廣播電視發展過程中不斷更新制作方式,增強節目對觀眾的吸引力,不斷加強節目創新與改革力度,增加觀眾對節目的關注度,促進廣播電視在新媒體時代不斷發展。在當前不同節目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要求電視編導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革新工作路徑,由此更好地滿足當前新媒體時代的需要。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很多廣播電視編導在工作過程中對外部發展形勢的認知不足,對新媒體時代優勢的利用不足,因此節目制作過程中的不夠創新,使得節目質量與競爭力較為有限[5]。
(三)對廣播電視編導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當前信息傳播速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廣大觀眾對電視節目的要求不斷提升,很多觀眾在節目觀看過程中往往轉變了原有的思維方式,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對此做出相應的調整,及時轉變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前新媒體發展的要求,不斷提升針對電視節目的審美能力,提升針對電視節目制作的創新與創作能力。及時轉變原有側重于節目策劃的工作方式,不斷創新節目制作內容與制作形式,運用多種路徑增強節目吸引力,緩解多媒體發展帶來的壓力。部分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未能有效結合受眾需求,因此制作的節目對觀眾的吸引力較為有限,因此電視節目的制作未能及時傳達良好的價值與觀念,對觀眾的引導與幫助不足。由此廣播電視編導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增強節目制作質量的要求,與當前新媒體時代對編導工作的實際要求相結合,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由此更好地提升編導的行業競爭力。當前很多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存在著對觀眾感受重視不足的現象,部分節目制作過程中未切實結合觀眾實際需求。[6]
三、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改進
新媒體時代,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工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工作方式,轉變工作思路,融入創新發展意識,以此促進廣播電視工作的推進。
(一)明確新媒體廣播電視融合目標
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工作過程中及時轉變工作思路,與當前新媒體的發展方式相結合,明確新媒體廣播電視融合目標。不斷優化各種發展方式,提升節目制作質量,加強對傳統電視資源與新媒體資源的有效開發與整合利用,與當前新媒體的市場發展需求相結合,不斷改良傳統的廣播電視發展方式,促進廣播電視事業新的發展。要求電視編導工作過程中,與當前新媒體的功能特征相結合,不斷優化廣播電視節目與網站平臺的建設與發展。為用戶提供便捷的信息搜索功能,使得用戶能夠通過關鍵詞了解廣播電視節目與信息內容,增強對用戶服務的便捷性。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發展中存在著要求按時接收的問題,在創新管理過程中,要及時優化這一工作方式,構建一個網站平臺,正視當前廣播電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關問題,與受眾特征以及表達意愿相結合,實現對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分析,更好地實現信息共享。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工作過程中,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不斷創新節目制作方式,增強節目制作質量。更好地與當前新媒體的實際發展情況相結合,不斷提升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質量[7]。
(二)及時轉變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思路
廣播電視編導工作過程中應當結合當前新媒體的發展特征,不斷加強對多種新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與開發,及時轉變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思路,不斷探索構建新的工作思路與工作方法,及時建立創新工作思路與工作方法。要求廣播電視編導不斷創新思維模式與觀念。能夠正確認識當前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特征,探索構建創新性的工作思路與工作方法。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收集觀眾意見與興趣點,創新設計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吸引力,有效利用觀眾感興趣的事物與話題,提升節目收視率。要求廣播電視節目編導加強對新媒體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與開發,將原有單向慣性思維模式轉變為多元化工作方式。不斷加強對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與開發,不斷創新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方式,利用多種方式打造具有突出特色的精品節目,增強電視節目的發展質量[8]。將創新融入電視節目制作的整體活動之中,更好地發揮電視節目的娛樂功能與教育功能,有效利用多種節目制作技巧與表現方式,促進節目制作的精良性。因此,改變傳統較為單一的節目制作方式,運用輕松幽默的方式講述節目表現的主題,引發人們的思考與共鳴,增強節目表現的感染力,更好地發揮電視節目的思維引導與塑造作用,這對節目制作素材選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編導對大量的信息內容進行過濾,借助于信息搜索與分析方式,篩選出觀眾感興趣的高質量素材,更好地發揮思維的創新性。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堅持科學、健康的發展原則,堅持職業責任與職業道德,關注當前社會發展中的新現象,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將節目素材以藝術化的方式進行呈現,更好地發揮電視節目的警醒與思考作用。
(三)有效利用多種新媒體技術
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節目傳播途徑較為單一、節目制作內容較為乏味、陳舊等,影響了受眾對節目的接收與喜愛度。針對這一現狀,要求廣播電視編導能夠正確順應新媒體的發展趨勢,有效利用多種新媒體技術加強日常工作的創新,優化節目制作方式與傳播途徑,不斷優化節目宣傳力度與傳播途徑,不斷加強與各個網絡媒體之間的有效合作,探索構建高效的融媒體平臺。不斷創新節目制作形式,探索采用對話形式的新聞制作方式。有效利用融媒體、多媒體優化廣播電視節目宣傳,更好地吸引受眾和迎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優化與多個媒體之間的有效合作方式,加強對各種信息技術、新媒體技術的有效開發與應用,不斷創新節目制作方式,更好地為受眾提供更為直接、多樣化的電視節目內容,不斷提升節目制作質量,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通過多種新媒體工具的運用,不斷拓展廣播電視節目的網絡化傳播路徑,更好地促進廣播電視節目推廣和宣傳。通過多種方式的運用,使得受眾能夠了解關于該節目的相關信息,從而增強電視節目推廣和傳播效果。
(四)構建廣播電視網絡傳播平臺
在傳統信息傳播方式之外,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與傳播過程中有效利用當前快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構建廣播電視網絡傳播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信息內容以及傳播方式。通過網絡平臺的建立及時更新并豐富節目制作內容,促進廣播電視節目的多樣化發展,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多樣化需求,以此不斷豐富網絡信息資源。為了更好地吸引用戶興趣,不斷優化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網絡資源。為此要求廣播電視編導不斷創新工作路徑,有效利用互聯網技術,更好地促進廣播電視網絡化發展,聯合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多種信息傳播平臺,加強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宣傳與推廣,使得人們有多種途徑了解電視節目的內容,激發觀眾觀看的欲望。有效利用網絡傳播平臺,加強各種節目的宣傳,更好地與當前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特征相結合,促進電視節目的平穩發展。
四、結語
新媒體的發展改變了傳統信息傳播途徑,給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要求廣播電視制作過程中積極迎合新的發展趨勢,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特征與發展趨勢,及時轉變發展思路,探討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路徑。這對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及時轉變發展思路,優化原有的發展目標,及時改進廣播電視工作思維模式,更好地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制作出符合新媒體發展特征的精品節目,促進新時期廣播電視事業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魯靜.廣播電視欄目編導創新思維對節目質量的影響分析[J].新聞前哨,2022(6):37-38.
[2] 孫家波.“互聯網+”視頻傳播背景下的廣播電視編導創新研究[J].記者搖籃,2022(3):85-87.
[3] 李文麗.新時代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析[J].傳媒論壇,2022,5(4):118-120.
[4] 王玉良.新文科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理論課程體系建構探索[J].新聞傳播,2022(4):112-114.
[5] 陳彥麗.“互聯網+”視頻傳播背景下的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探究[J].采寫編,2022(2):66-67.
[6] 姜夢佳.“互聯網+”背景下視頻傳播與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J].大眾文藝,2022(2):110-112.
[7] 于振洋.聚焦節目質量優化節目布局注重品牌培育:廣播電視編導創新與發展探析[J].傳媒論壇,2022,5(2):49-52.
[8] 李天雄,鄭穎.基于“互聯網+”視頻傳播與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研究[J].記者觀察,2021(3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