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卓城
摘要: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播音主持工作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工作環境下,新聞播音主持工作如何創新,成為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文結合融媒體時代的影響,重點針對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創新與堅守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從學習融媒體播音主持技術、引入接地氣的有聲語言、探索個性化播音語態和重視與受眾互動交流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傳媒;播音主持;創新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播音主持的工作發生了變化,如何創新工作方式成為新聞播音主持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應堅守傳統播音主持工作的價值觀念,對綜合發展模式進行創新,從而為新聞傳媒工作的良性發展貢獻力量。鑒于此,新時期新聞播音主持在對工作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需要正確認識融媒體的影響,探尋新的發展路徑,進一步優化新聞播音主持工作。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特點
融媒體時代,新技術的應用為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開展和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在新媒體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播音主持工作也呈現出新特色和新的發展趨勢。因此,新時期在積極探索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發展改革過程中,應該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從多角度對播音主持工作進行系統的革新。具體來說,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工作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
(一)節目定位更加準確
節目定位準確與否,會對節目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準確定位節目和創設節目,能有效吸引目標受眾和增加受眾黏度,確保新聞傳播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融媒體時代,雙向選擇的模式,改變了以往新聞單向發布的模式,大數據的抓取,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投放和有針對性的收聽收看,形成了信息繭房效應。由此可見,融媒體技術的應用和新聞傳媒模式的變化,也在倒逼節目的定位必須更加準確,新聞播音主持工作定位必須更加鮮明,播音主持要能準確區分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創新節目內容和節目風格,對節目目標和節目的社會化發展功能進行分析,對新聞傳播的發展傾向做出判斷,從而制定凸顯節目特色、滿足受眾需求的新聞傳播模式,搶占輿論陣地,切實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以及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完成“講好中國故事”的歷史使命。
(二)注重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受眾能夠直接參與新聞信息的轉發和評價等互動,特別是在新媒體平臺上,受眾能與播音主持進行適當的互動交流,參與到信息的生成和發布中。在此情況下,為了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播音主持對新聞播報內容的設置和播報風格的選擇,就會有意識地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盡量選擇能得到觀眾認可以及能促進受眾之間交流的內容或者模式來開展新聞播報工作,從而為媒體贏得影響力。
(三)關注新技術的應用
縱觀媒體傳播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電波催生廣播;印刷催生報紙;電子集成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電視乃至多媒體網絡的輿論傳播效率。科技的變革,必然催生新的傳播模式。融媒體時代,在新聞播音主持工作中要求積極探索新技術的應用,對傳統的新聞播音主持工作模式進行探索、改革和創新,借助新媒體平臺的開發和應用,提升新聞信息傳播的綜合影響力。這就促使新聞播音主持在開展新聞傳播活動的過程中,要主動探索新播報技術的應用,如VR模式和全景虛擬演播室模式等,將新技術融入到播音主持工作的方方面面,給工作的開展賦予時代化特征。
二、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的堅守
融媒體時代,需要積極探索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創新,新聞播音主持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堅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政治立場和輿論導向,從服務受眾的角度對新聞播音主持工作進行改進,全面增強播音主持工作的綜合影響力。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輿論導向
“黨管媒體”“政治家辦報”,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輿論導向,是新聞播音主持進行新聞報道和傳播工作時必須遵守的底線。特別是在人類面對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加速形成的今天,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國內改革發展涌現出一系列新挑戰、新問題,新聞傳播工作更是要堅定黨的領導、緊跟黨的步伐,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站穩輿論陣地,從而贏得主動性、公信力和綜合影響力。這就要求新聞播音主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習,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立場,明確輿論導向的重要性;強化政治意識,聽黨話、跟黨走,根據社會建設發展的時代需求,不斷整合優化新聞內容;宣傳黨的聲音,凝聚大眾人心,促進主流意識形態的廣泛傳播,形成對社會輿論的積極引導;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主旋律,講好身邊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講中國好故事,為新時代新發展助力護航。
(二)堅持服務大眾與提高大眾
新聞播音主持工作,本身承擔著服務群眾的重要任務。融媒體時代,要想促進新聞傳播工作質量和效能的提升,還要從服務大眾和提高大眾的角度,為人民服務、為文化服務,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融媒體時代背景的影響下,新聞播音主持工作應該始終堅持服務大眾和提升大眾的思想:一方面要廣泛播報社會大眾關心的民生新聞信息,講好受眾身邊的故事,急群眾之所急、盼群眾之所盼,使新聞播報工作的開展立足基層、扎根基層,反映群眾的核心訴求,為群眾基本權益的維護和保障開辟新渠道,形成服務群眾的良好發展體系;另一方面,要深入宣傳社會主流信息和正能量信息,弘揚楷模精神,傳遞積極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宣揚真善美,抨擊假丑惡,抵制三俗,不斷提高社會大眾思想道德水平,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領時代進步,提升大眾文化素養,積極教育引導社會大眾不斷提升綜合素質水平,為和諧社會的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三)堅持做好時代的記錄者和瞭望者
新聞播音主持承擔著對新聞事件和前沿新聞信息進行客觀真實報道的重要任務,承擔著輿論監督、輿論批評的職責。因此,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面對社會上復雜的、質量參差不齊的信息,新聞播音主持不僅是語言文字工作者和媒體工作者,還應該做一個有良知的文化學者以及時代的記錄者,準確地對新時代的新聞信息和時代的進步進行記錄,真實地反映時代的聲音和群眾訴求,實現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同時,新聞播音主持還應當對新聞信息的線索來源、后續影響和社會效應等做出審慎的選擇、梳理和預判,仿佛時代的瞭望者,有預見性地判斷新聞信息的價值,開展好輿論監督,真正做到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追問現實社會問題、反思社會現象,努力通過新聞報道探索和解決與時代發展、國家發展相關的問題,保障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社會性價值得到進一步彰顯[1]。
三、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開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要求新聞播音主持在工作實踐中,秉承全新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工作創新,確保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能實現新突破、有新作為。
(一)學習融媒體播音主持技術
融媒體時代,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應用,使播音主持工作的技術環境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對工作的創新組織推進也產生了積極影響。新時期在播音主持工作中,要準確定位融媒體時代背景的影響,重點針對播音主持工作的開展進行創新,使播音主持能主動學習先進的技術,在融媒體技術的支撐下,不斷探索工作的系統變革。要將融媒體技術的學習作為重點,探索全新播音主持工作體系的構建,使工作的開展能呈現時代特色[2]。
例如,新聞播音主持在工作中可以探索網絡直播技術的應用,全方位學習網絡直播新聞播音主持模式的要點和技巧,確保能在實際參與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過程中適應網絡直播特點,從而展現時代特色、凸顯時代魅力,適應新時代青年受眾的需求。在工作實踐中,新聞播音主持可以參考全國“兩會”新聞網絡直播報道和圖文解釋報道中播音主持的技巧,還可以嘗試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應用,確保能夠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對網絡上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和共享,并與觀眾群體進行適當的討論和互動,形成良好的互動風格和模式,在創新工作體系的支撐下,提升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綜合水平。
(二)引入接地氣的有聲語言
新聞播音主持在融媒體時代要想實現高效發展,就需要重點對播音主持語言進行改革,轉變以往居高臨下、嚴肅不茍的新聞播報風格,嘗試全新的新聞播報方式,努力使新聞播音主持工作能得到受眾認可,有效引發受眾的精神共鳴。在實際工作中,新聞播音主持可以嘗試引入接地氣的有聲語言,采用口語化播報的方式對新聞信息進行報道,切實突出新聞信息報道對受眾群體的吸引力[3]。
例如,朱廣權在《共同關注》節目中,就喜歡使用接地氣的播音主持語言,他會盡量選擇貼近群眾生活的語言進行新聞信息播報,極大地提高了播音主持的綜合影響力。在一次關于湖北特產小龍蝦的新聞報道中,朱廣權就使用了“這小龍蝦甭管是蒜蓉、麻辣還是十三香,上桌都是一掃光,湖北產量妥妥地占據了半壁江山”等有趣和接地氣的語言,讓受眾能夠輕松地接受新聞信息,其新聞播報風格得到了受眾的認可。新時期新聞播音主持在工作中就可以學習和借鑒朱廣權的播音風格和語言特色,嘗試根據自己所主持的新聞節目內容,探索適合自己的接地氣的語言風格,力求嚴肅不失活潑、口語不失端莊、嚴謹不失親和、文雅不失風趣,盡量讓播音主持內容與受眾的生產生活相呼應,增加新聞信息的溫度。這樣通過語言風格的調整,就能讓受眾比較輕松地接受新聞信息,提升受眾對新聞信息的認可度。
(三)探索個性化播音語態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播音主持要想突出個人播音特色、提升新聞傳播的綜合影響力,就要探索個性化的新聞播音主持風格,對播音語態進行創新,使用個性化的新聞播音語態呈現新聞信息的內容,從而增加播音風格對受眾的吸引力,在開展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過程中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全面提升播音主持工作的綜合效果,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朱廣權在開展新聞播報的過程中,就轉變傳統嚴肅性的語言風格,形成了個性化風趣幽默的語言風格,表現出對受眾的關心和愛護,拉近了與受眾群體的距離。在《共同關注》節目中,朱廣權提醒大家穿秋褲,就使用了“勸君穿著秋褲走,寒潮來襲不會抖”這樣風趣又韻律十足的語言,這種個性化的播報風格和語態能夠更好地展現語言溫度,拉近節目與受眾的距離。新時代新聞播音主持可以學習和借鑒這種成功經驗,改變傳統嚴肅的新聞語言和播音語態,使用平民化的語態增加節目的特色,吸引受眾的目光,使新聞報道的綜合質量得到顯著提升[4]。
(四)重視與受眾互動交流
在融媒體時代開展新聞播報的過程中,要積極探索與受眾群體的互動交流,轉變傳統新聞信息的播報模式,構建多元互動的新聞信息播報體系,從而提升新聞信息播報的整體影響力。具體而言,在開展新聞播報的過程中,要重點針對新聞信息進行分析,主動尋求在新聞播報工作中與受眾群體的互動交流,從而實現有深度的報道,提升新聞播報的綜合影響力。
例如,央視播音員康輝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不僅對新聞信息進行嚴肅的報道,而且在新聞播報背后也重點關注與受眾群體的互動交流,形成了新聞信息互動傳播模式,提升了新聞信息傳播的綜合效果。在央視頻推出的《康輝說》中,他就結合主要新聞信息進行多元化報道,同時從與受眾互動的角度,對新聞內容進行權威性的播報和系統性的解說,為受眾群體系統地解釋新聞信息的主要內容以及反映的關鍵信息,促進了社會正能量的廣泛傳播。新聞播音主持可以將康輝作為案例,探索與受眾互動交流的新聞播報新模式,盡量在新聞播報過程中就受眾感興趣的話題與受眾交流,形成有趣和有針對性的新聞播報形式,提升受眾群體對新聞內容的了解度和認可度,促進新聞信息的廣泛傳播,有效增強新聞報道的綜合效果,切實提高新聞報道的整體質量和水平[5]。
四、結語
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必然對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創新產生積極的影響,新聞播音主持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對融媒體時代的影響進行準確定位,把握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現實需求,積極探索對傳統工作模式的創新建構,尋求創新發展路徑,把握好傳承堅守與創新探索的辯證關系,抓住重點、攻克難點,才能更好地提升新聞傳播的綜合影響力,為新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工作的科學化發展和系統性創新提供良好的支持、創造良好的條件,實現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新突破、新作為。
參考文獻:
[1] 韓金哲.試論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記者觀察,2021,33(36):22-24.
[2] 袁江凱.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研究[J].新聞世界,2021,25(12):43-45.
[3] 王江紅.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新聞傳播,2021,34(1):100-101.
[4] 谷曉瑞.芻議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新聞文化建設,2020,26(15):120-121.
[5] 王江紅.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風格創新[J].新聞文化建設,2020,34(1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