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明
摘要:在新形勢下,交通廣播要進一步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充分認識到當前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背景和嚴峻的競爭環境。要確保自身能夠在越來越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中保持自身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需要進一步有效優化和創新自身的發展模式,找到正確的方向不斷前行,而這也正是交通廣播經營發展過程中需要著重考慮的焦點問題。在新形勢下,可以有針對性地打造“生活圈”式的服務商,為聽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交通廣播服務,具備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進而使自身實現可持續發展?;诖耍疚闹攸c分析了交通廣播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困境以及打造“生活圈”式的服務商的過程中采取的實施策略等相關內容。
關鍵詞:交通廣播;生活圈;服務商;實施策略
在當前交通廣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大多數的廣播節目都在不斷謀求創新和轉型升級,在新形勢下,要在聽眾中樹立更加完善的形象,確立更加明確的地位,使自身可以有更為強大的風險抵御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打造“生活圈”式的服務商,以此作為經營和轉型升級的方向,進而在更大程度上體現出自身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力。而“生活圈”的打造要從聽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全面考慮聽眾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圍繞聽眾日常生活打造全方位、多元化、高質量的廣播節目。
一、當前交通廣播發展分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廣播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由于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新媒體行業迅速崛起,新媒體平臺不斷改變著人們對于媒體對于信息傳播的認識,同時也在不斷影響著當代人的生活習慣和信息傳播方式。各種自媒體百花齊放,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拓寬,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交通廣播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家庭汽車擁有量也不斷提高,城市交通擁堵以及乘車人在車中停留時間也在不斷增加,因此,交通廣播開始成為汽車駕駛人及乘車人的路途消遣,交通廣播仍然有著巨大的機遇和聽眾群體。[1]
因此,交通廣播的發展大有可為,在新時代轉型發展的大潮之中,交通廣播不能獨善其身,也需要緊跟時代特征,不斷實踐探索,打造更寬泛豐富的廣播“生活圈”。為了滿足聽眾更多的廣播需求,把交通廣播從簡單的交通延伸到聽眾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各地的交通廣播頻道都在不斷創新豐富中探尋自己的道路。如何拓展自己的節目范圍,豐富自己的“生活圈”成為交通廣播新的研究課題。
二、交通廣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分析
(一)廣告經營模式比較粗放
從整體情況來看,在交通廣播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沒有充分做到與時俱進,發展模式往往比較粗放,一貫以來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模式,進而導致廣告經營不夠規范有序,這對于市場開拓和自身競爭力影響力的提升都會造成嚴重影響。除此之外,在當前的市場環境方面往往不夠成熟完善,在交通廣播的宣傳推廣方面,并沒有足夠的宣傳推廣意識和品牌意識,在市場培養和拓展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由此導致交通廣播在競爭壓力日益增大的信息化環境中缺乏足夠的優勢。[2]
(二)在交通廣播的傳播范圍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從根本上來講,交通廣播是一種面向大眾傳播的廣播媒體。但針對某些地市級交通廣播來說,在傳播范圍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收聽方面面臨很大的壁壘,此類情況導致其市場的局限性進一步凸顯出來。
雖然交通廣播和互聯網體系進一步深入融合,使其傳播范圍進一步擴大,但是市場范圍不管有多大,最初的地域性已經把這種范圍確定下來,而這種地域性特點導致聽眾的蛋糕被多家媒體同時分享,進而導致自身的影響力進一步降低,而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地市級或基層交通廣播無法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所呈現出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往往更加依靠廣告這一塊廣播的老自留田。
(三)交通廣播在合作模式和資源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和限制
與交通廣播相比,平面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增加“厚度”來增加相對應的容量,而對交通廣播來說,其傳播范圍被牢牢的固定在一天24小時中。
針對不同時間段來說,所面臨的人群有著極大的差異,這種影響是根本性的,而這也導致交通廣播在合作模式方面有著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必須把最優先的資源放到最有價值的合作上,而這種資源相對來講也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在局限性的資源范圍內,如果每多分一份,就會導致嚴重的資源消耗,因此在交通廣播的合作和資源方面往往存在著很大的限制。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有效拓展交通廣播的媒體空間,這成為交通廣播,特別是基層交通廣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3]
(四)受到新媒體平臺的沖擊,廣播聽眾、資源流失嚴重
與廣播媒體相比,新媒體平臺運營的多樣性受到更多聽眾的青睞,導致廣播媒體無論是聽眾關注度還是廣告資源都受到嚴重的沖擊。以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為主的新媒體平臺利用聽眾碎片化時間管理,推出多領域全覆蓋的短視頻內容,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
網絡新媒體平臺相對而言門檻低、易上手、傳播快、內容全,吸引了大量的聽眾資源和廣告資源,使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于廣播媒體而言,活躍的新媒體平臺如喜馬拉雅、蜻蜓FM等音頻平臺深受聽眾的喜愛,其依靠獨特的自媒體傳播機制,吸引了包括草根、自媒體大V在內的普通聽眾參與,打造了“人人皆主播”的服務生態。
此外,其音頻內容靈活而又豐富,內容涵蓋各個方面,形式包括朗讀、脫口秀、演唱、讀書會、直播等。由于傳播主體的豐富性包容性和傳播方式的靈活性讓新媒體平臺產出了優質而又豐富的音頻內容。這些新媒體平臺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大量的聽眾和廣告資源,致使廣播媒體受到巨大的沖擊,其轉型和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
三、交通廣播打造“生活圈”式的服務商的實施策略
交通廣播“生活圈”的概念,就是把廣播聽眾作為標的,按照聽眾群體的相關特征和需求著重做好市場調研和分析工作,以市場調研結果為基礎設定與執行對應的符合節目特質的相關生活服務。[4]通過交通廣播的媒介作用,確保各個方面能夠有效融合,在一起聯動起來,進而形成覆蓋聽眾生活各個層面的服務體系,在交通廣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境,以“生活圈”的概念為基準,有效編織與之相對應的覆蓋聽眾需求的網絡,這樣的網絡體系在更大程度上包含人們的衣食住行,從“生活圈”的概念出發,把交通廣播的基礎服務范圍進行更大程度的拓展和完善,然后通過“生活圈”服務商的形象和定位,使交通廣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進一步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形象,編織出相對應的生活圈網絡,通過交通廣播這樣的運營主體形成人們的依托性資源,使自身的經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突破當前的發展瓶頸和困境,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拓展更多空間。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交通廣播在打造“生活圈”式服務商的過程中所采取的實施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五方面。
(一)在行的方面聚攏人氣
要充分調研和分析出行人群所需要的天氣信息、汽車維修服務、路況信息、法律咨詢等相關內容,使交通廣播的根本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
與此同時,要結合人們的獨特需求,在聚攏人氣方面進行有效呈現,使交通出行更加獨特,滿足忠實聽眾群,通過公益性服務的發展,使服務商的定位更加明確,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汽車產業包含“行”的服務性質,是根本所在,同時要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有效涵蓋汽車維修保養銷售、二手車評估、置換汽車、裝飾美容等內容,使相應的服務功能和市場范圍進一步拓展,構建更為完備、更為優化的汽車服務模式,通過交通廣播的推動作用,以市場或者廣告商的身份,通過更多合作的模式,使交通廣播的生活圈范圍進一步拓展,使其概念更加清晰明確。[5]
(二)在食的方面進行有效強化,提升服務質量
在“生活圈”中,餐飲行業及餐飲節目的有效融入是交通廣播特別認可且廣受聽眾青睞的內容,在打造“生活圈”式的服務商的過程中,要把飲食方面的內容作為創收的重要熱點,在交通廣播中把餐飲節目融入其中,并且不斷改進和創新,使相應的資源得到有效整合,這也成為十分重要的經營發展模式和創新舉措。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可以有效推行會員合作模式,確保相對應的品牌效應實現集聚,整合各類資源,不僅以宣傳者的身份出現,更要以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成為餐飲行業運營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各類交通廣播策劃的餐飲活動推廣過程中,可以有效推行團購會這樣的集群式宴會團購模式,同時確保餐飲業和交通廣播行業實現更深層次的合作和發展,把交通廣播作為依托,進一步有效融合線下活動和線上活動,使二者發揮合力效應,以此體現出“生活圈”式的服務商的定位,確保自身的服務商角色能夠得到進一步明確,為推動交通廣播實現創新發展提供必要條件。
(三)在住房方面體現出“生活圈”式的服務商定位
在當前人們關注的熱點和民生問題中,住房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生活圈”的打造過程中,可以通過交通廣播的形式有針對性地制作與住房和民生問題相關的房產節目。
例如,打造《我是生活家》這個欄目,進一步有效介紹和分析相對應的住房信息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周邊的信息動態,進一步推進各類經營狀況,以此確保節目和房地產企業進行深入的合作,通過宣傳推廣和組織推介的形式,使人們能夠全方位、立體化地了解住房的相關內容,以此體現出交通廣播的服務效果。[6]
(四)做好穿著方面的服務商定位
當前,從整體情況來看,在交通廣播的發展過程中也可以不斷開設與服裝等方面相關的購物節目,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要想確保生活圈式的服務商定位得到有效明確,可以通過全新的方式和綜合性的商業服務場所進行有效合作,進一步推出與大型商場的合作欄目,不斷優化和完善,體現出包含“衣”方面的各類內容。在大型綜合性服務商場方面形成戰略合作和有效互動,依托交通廣播資源為商場聚攏人氣,并且進一步參與到商場的經營活動和推介過程中來,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使“生活圈”的范圍進一步拓展。
在“生活圈”的打造過程中,除了衣食住行之外,也要包括休閑娛樂等相關活動,要確保“生活圈”的范圍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拓展,充分體現出“生活圈”式的服務商定位,在其中,包括自駕游、休閑消費活動等一系列相關內容,以此體現出服務體系的健全,可以和更多企業或者單位進行充分的合作,在實現基本“生活圈”營造的基礎上,使交通廣播的媒體空間也進一步拓展,進一步豐富內容和資源,打造一體化的網絡媒體和平面媒體融合體系,通過交通廣播的橋梁紐帶作用,使客戶資源進一步得到拓展,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突破24小時的限制。[7]
(五)做好廣播轉型發展,打造智能廣播“生活圈”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已然成為時代發展趨勢,萬物互聯,人人皆是媒體,廣播媒體的轉型勢在必得。
想要做好廣播媒體的轉型發展,就必須要在堅守自己多年耕耘成果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新媒體平臺的運營經驗,以聽眾為中心,關注聽眾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進一步推出多種形式、多種內容、多種群體的生活廣播節目。要學習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和內容優勢,全面合作做好節目推廣,利用新媒體平臺建立自己的專屬推廣品牌,宣傳自己的節目內容同時打造自己的聽眾群體。要圍繞智能廣播“生活圈”打造優質的節目內容,設立不同的生活版塊,把民生、資訊、論壇、評價以及聽眾分享集于一體,讓更多的聽眾參與策劃和討論,把聽眾切身關注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歸納其中,讓廣播生活更加立體多元,讓交通廣播不局限于交通,讓“生活圈”不僅全面豐富而且智能多彩。交通廣播的轉型發展要在“固本”的基礎上實現“拓新”,在不斷創新靈活的發展中強化自身堅實的基礎,廣播工作者還要不斷鞏固自身專業能力,保持嚴謹公正的職業態度,高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節目制作和播報,讓交通廣播在煥發生機的同時彰顯品質的魅力。
四、結語
在當前交通廣播的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充分認識到融媒體的作用和效能,進一步充分明確交通廣播自身的發展優勢和定位,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打造“生活圈”式的服務體系和服務商內容,聯動各方資源,進一步充分明確交通廣播的“生活圈”式的服務商定位,實現更加良好的發展,進而成為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為該產業的發展提供動能。
參考文獻:
[1] 池慧娟.交通廣播,打造“生活圈”式的服務商[J].新聞論壇,2019(4):38-39.
[2] 顧敏.淺析交通廣播如何通過主題自駕打造收聽品牌[J].中國地市報人,2021(4):55-56.
[3] 閆美.地方交通廣播的媒體融合發展探究[J].傳媒論壇, 2021(8):35-36.
[4] 胡燕.主流媒體對突發事件如何進行輿論引導——以宜昌交通廣播8.6突發應急事件全媒體報道為例[J].新聞前哨, 2021(6):32-33.
[5] 霍焰.交通廣播主持人應急報道能力提升策略[J].記者搖籃,2020(10):149-150.
[6] 李琳.交通廣播線性節目創新與思考——以常州交通廣播為例[J].傳媒論壇,2018(20):57+59.
[7] 王驍.類型化在交通廣播品牌建構中的作用——以河南交通廣播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5(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