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鳴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2.0 時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卓越教師專業發展的必備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卓越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優化班級管理的應用實踐。
關鍵詞:信息技術;卓越教師;班級管理
在教育信息化2.0 時代,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廣泛運用,作為E時代的卓越教師,這是新的要求和挑戰。卓越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活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其與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融合及優化班級管理。
一、信息技術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幼兒的理解能力
在傳統集體活動中,教師會以書面形式介紹相關知識,學習重點、難點。由于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不能很好地理解所講述內容,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大膽、適時以及正確地借助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活動,讓抽象變得具體,讓幼兒感性地掌握新知識。如在進行語言活動時,可利用色彩鮮艷、形象直觀的動畫短片,幫助幼兒理解相關知識點。在班本課程《探尋“紅色”味道》中,我們利用兒童抗日動畫短片《王二小》《閃閃的紅星》等,幫助其理解“紅歌”以及“紅歌”的意義。此外,我們還積極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所看到的畫面,比如“原來紅歌是贊揚和歌頌祖國的歌曲。”“我要給王二小唱一首紅歌,他很聰明,把日本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等,這些都是幼兒觀看后的真實表述。由此可見借助信息技術進行集體教學可以提高幼兒的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營造活動情景
良好的學習活動情景,可以讓幼兒在體驗中習得知識。在信息化2.0時代,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可以把抽象變得具體化,把靜態、平面變得生動、形象,幼兒可在動態的畫面中接受抽象的概念,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如:在探索“驚蟄”活動中,幼兒對驚蟄打雷感興趣。結合信息技術的便捷,我們創設“驚雷”情景,豐富幼兒的體驗,改變了用傳統講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抽象的“驚雷”,利用生動的畫面、聲音效果等信息技術,瞬間刺激了他們的多種感官,其學習注意力也立刻集中起來,加上有字幕和解說,幼兒在觀看、聆聽過程中,知道了驚蟄為何打雷以及雷的聲音等,他們在信息技術營造出來的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中,強化了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二、信息技術在區域活動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區域活動的常規
在區域活動中融合信息技術,可以更容易促成幼兒區域規則意識和游戲常規的形成。每次區域活動開始前,教師會交代進區要求及規則,但有的幼兒不等教師說完便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區,在進區結束后,也有幼兒意猶未盡,不愿意結束,甚至還不收拾材料。為此,我們利用信息技術中的課件設置進區走線、分區進行時、以及結束收拾材料的音樂,在實施過程中,幼兒進區規則意識得到了強化,懂得了遵守區域規則,也讓區域活動在“活而不亂”中開展起來。
(二)利用信息技術,增添區域活動的樂趣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幼兒開始接觸和使用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適當地將其投入到區域活動中,可以讓區域活動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同時拓展幼兒的視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更多的內容,也讓信息技術發揮更大的作用。如在語言區,利用手機或者平板下載垃圾分類APP,讓孩子在多種類的電子游戲中習得垃圾分類的知識,同時可以快速檢測其對垃圾分類知識掌握程度。又如在美工區,幼兒進行繪畫時對抽象的物品無從下手時,可讓幼兒利用電腦網頁進行搜索,然后挑選自己想要的進行繪畫創作。由此可見,利用信息技術,既增添了區域活動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兒的信息素養,同時培養了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共享區域活動的快樂
區域活動結束時,講評能有效地促進幼兒個體與群體共同發展,這也是對活動的進一步完善。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區域講評整合,我們做了以下嘗試。區域進行時,給孩子拍攝照片、小視頻,進區結束時,進行精彩回放,這是幼兒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他們很開心能夠與同伴分享成功的秘訣以及值得大家學習的行為。另外在展示幼兒作品時,可以利用電子白板,讓幼兒清楚地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體驗分享的快樂,繼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三、信息技術在班級環境中的應用
在以往班級環境展示中,我們大部分展示的是幼兒手工、繪畫、兒童海報等作品,結合信息技術,我們有了新嘗試,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花絮、主題探索過程、餐前表演、講故事、唱歌、跳舞、科學小實驗等拍攝視頻或編輯成圖文鏈接,并利用小程序將其制作成二維碼進行展示粘貼在主題墻面上,家長以及同行來園參觀時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看到立體、生動的畫面。這也讓靜態的墻面“活了起來”,充分展示了信息技術的魅力。
四、信息技術在家園共育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搭建家園共育的新渠道
當前的家園互動中,班級微信群已經成為了家長與教師進行溝通的主要工具,家長和教師可通過微信對幼兒在園、在家各個方面情況及有效地掌握,促使家園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化。此外,教師、家長與幼兒也可以借助視頻聊天功能進行溝通和交流,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家長、教師、幼兒借助視頻聊天面對面溝通,及時了解幼兒在家情況以及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大家通過相互交流,一起找尋合適的教養方式。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家園共育的形式
疫情以來,我們借助微信程序兼容性和分享功能,利用多種軟件開展家園合作,豐富家園共育形式。如:借助圖文軟件傳遞多元信息,比如微信公眾號、135圖文編輯、秀米圖文編輯、美篇等圖文軟件,對圖片、文字、視頻等做簡單的編輯,快速地制作出圖文并茂的“海報”,還可添加合適的背景音樂,做好之后,把鏈接分享到班級微信群,讓家長欣賞后還能將這份美好記憶保存起來,同時也讓家長了解班上的教學新動態以及班本特色,進而了解孩子近期發展情況。又如:利用影音軟件開展家園共育新嘗試。因為疫情,家長不能隨意進入班級進行家長助教,于是我們利用影音軟件進行一些探索和嘗試,鼓勵家長結合自身特長,利用剪映、VUE等軟件,錄制一些知識經驗介紹、科學小實驗教學、親子游戲、餐前和睡前故事等短視頻,這樣既增加了家長參與教學活動形式,讓工作繁忙、不便請假的家長實現了當“老師”的愿望,又拓寬幼兒視野,給他們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
五、信息技術在卓越教師日常工作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理念
現如今,幼兒教育發展飛快。這也要求卓越老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并在先進的理念指導下,讓自己的眼界更寬、思路更廣、觀念更新,同時也更新教育活動形式,讓教學方法更科學,幼兒獲益更多。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在信息技術快速更新、快速普及情況下,卓越教師要懂得活用信息技術,讓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如: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開會或者是口頭傳達需要整理成文字的情況,這時候可以使用語音轉文字軟件,將開會內容錄音,然后將語音轉換成文字,精確性比較高,轉換完成后進一步處理其中的語言和格式,即可變成文檔提交。又如:在撰寫資料時想要在網絡上復制相關文字時卻無法復制,可以利用QQ截圖提取文字或者是微信截圖提取文字的方式進行復制。再如:在收集家長、幼兒資料時,可以利用金山表單、問卷星等軟件快速收集和整理相關收數據,同時也可以保證大家的隱私。除了這些,卓越教師還應該學會運用WPS、剪映、VUE、思維導圖等各種信息技術,并借助科技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E時代的卓越教師,活用信息技術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優化班級管理,可有效彌補傳統教學及管理手段的不足,為我們的工作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教學管理效率的不斷提高提供了保證。因此,我們要深度挖掘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實現其和傳統班級管理的融合,也讓自己在工作更上一層樓。
【本文系惠州學院-惠州市教育局共建國家教師教育實驗區2020年度教師教育研究專項課題“基于協同發展的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路徑研究”(課題編號:GJ·2020YB17) 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芳榮.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 8):60-61.
[2]葉圣軍.信息技術和幼兒園教育的融合研究[J].黑河學刊,2010(3).
[3]張婷.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6).
[4]朱子文.新媒體環境下幼兒園親師溝通的現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