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館是展示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指導學生教育活動開展的第二課堂。而在博物館宣傳教育過程中,學生自身也擔負了重要的宣教使命,他們已經成為了當前博物館歷史文化傳播的生力軍。本文就以中共青島市委黨史研究院舉辦的“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為背景,以“紅色基因代代傳”宣教活動為主題,探討了小學青少年志愿講解員隊伍的建設價值需求、條件要求與建設過程需關注問題。
【關鍵詞】青少年志愿講解者;博物館宣教使命;紅色基因;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26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2)03-195-03
【本文著錄格式】姜靜.論博物館宣教使命之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以青少年志愿講解員隊伍建設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2,02(03):195-197.
講解員專門在博物館中面向參觀者提供展陳解說與導覽等相關服務內容,正如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代講解員齊吉祥先生所言“講解員就是為觀眾與文物建立聯系的重要媒介。”實際上,博物館講解員主要通過生動講解來將“不會說話”的文物具體化、形象化,讓文物完全活起來,會說話。在該過程中,講解員還會引導觀眾去深度認知文物、探索存在于文物背后的故事、進而達到文化傳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所以說講解員的講解水平直接決定了博物館對外展覽的整體素質價值[1]。
一、“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活動概述與博物館宣教使命
(一)“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活動概述
“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是中共青島市委黨史研究院為迎接六一國際兒童節所舉辦的線上紅色教育活動。此次活動由青島黨史紀念館、青島市少工委聯合承辦,并在六一前夕專門同步上線了“青島黨史”、“青島少先隊”微信公眾號,通過組織學生學習紅色經典影片、紅色經典歌曲比賽,最終選拔9名小選手獲聘作為青島黨史紀念館紅領巾志愿講解員,面向全市少先隊員奉上紅色經典連環畫,講述少年英雄機智勇敢、斗爭奉獻的故事,引導全市廣大少年兒童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新時代好少年[2]。
從整體來看,該活動已經充分得到青島全市各小學的積極響應以及青少年的熱情參與。活動十分鼓勵“00”后用自己的語言將一個個少年故事娓娓道來講述出來,例如“英勇就義的劉胡蘭”、“小蘿卜頭”、“閃閃的紅星”等一部部紅色經典作品,處處釋放蓬勃感召力。在小解說員們飽含感情的講述過程中,帶領大家一同回憶那段崢嶸革命歲月。在青島黨史紀念館中,筆者專門針對報送作品的小選手進行線上培訓與選拔,在經過培訓后小選手的語言表現力、感染力都已經得到顯著提升,他們將少年英雄的形象完美豐滿詮釋出來,深度展示了新時代青少年熱愛黨、熱愛祖國、傳承紅色基因、培育美好心靈、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3]。
(二)“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活動中博物館的宣教使命
實際上早年初青島黨史紀念館就確定打造主題為“海岸星火、初心育人”的教育活動,打造黨史宣教特色品牌,著力組織好“清明節銘記”、“慶六一,紅色舊址見證我成長”等重要節慶日活動。不過考慮到2020年疫情原因,紀念館一直處于閉館狀態。線下活動無法像往年一樣正常開展,因此黨史紀念館專門召開了業務工作會議,共同策劃研究六一兒童節活動新思路。經過一系列的“頭腦風暴”創意活動,在六一兒童節組織全市小學生共同講述紅色經典中的少年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在線上活動全面啟動以后,紀念館內各個科室協同作戰,其中征集科負責改編故事、宣教科指導學生講述故事、做到活動緊密銜接、形成集約優勢,共同發力,確保館院工作協同加強,形成協同效應。在該過程,學校方面也希望不斷提升主旨高度、加強教育指導,結合故事文字、音頻錄制內容完成審核把關工作,提升指導教育工作效率,體現紅色革命基因傳承宣教活動使命[4]。
另一方面,該活動在青島黨史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它也獲得了來自于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領導的高度關注與評價,指示宣教局與青島教育部門進行對接,保證全部原始圖文與音頻資料處理到位,并在中央黨史研究院宣教處的大力推廣下,在網站、微信發布相關信息內容,并推廣到包括北京、湖北、山西、吉林、內蒙古、云南、江西、海南、山東在內的多家廣播電臺,將宣教使命傳承發揚光大,擴大教育范圍與影響力[5]。
二、線上故事會活動中培養青少年講解員的價值需求
此次“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活動一方面希望傳承紅色革命文化基因,一方面也希望培養學校青少年講解員隊伍,鼓勵更多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講解活動當中,參與并嘗試、理解青少年講解員的教育培養過程。在學校看來,此次活動的價值需求明確,那就是為學校建立一支長期良性發展且人員配置穩定到位的學生志愿講解隊伍。具體來講,其價值需求包含以下幾點:
第一,首先發揮紀念館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聯作用,構建紐帶橋梁。青少年學生作為紀念館講解工作隊伍的未來儲備力量,他們更是紀念館的重要名片。在面向學校注重教育宣傳服務內涵,注重對歷史藝術內涵價值的有效發揮,同時為學生傳承歷史文物保護知識,作為直接影響受眾教育與參觀質量。因此說青少年志愿講解員也是紀念館窗口形象,它影響了學校文化宣傳工作形象[6]。
第二,其次繁榮學校與地方文博事業,貢獻才智。要合理運用文博解說,對歷史文化藝術寶貴財富與學校精神文化財富進行解讀,凸顯地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過程所透露出的藝術風范,在該過程中,眾多地方歷史文化名城內涵被全面彰顯,青少年志愿講解員則希望在這其中發揮作用,有效彌補博物館專業講解人員在人數與服務范圍方面的不足,主要基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以及對外合作交流展開宣教活動,這對于小學生而言存在一定難度,但絕對是鍛煉學生健康成長的一次重要機會。青少年志愿講解員的加入能夠提升紀念館整體服務品質,擴展服務范圍,同時擴大紀念館的社會影響面。相比于社會紀念館,此次活動所培養出的青少年志愿解說人才理論上不存在人員流失、隊伍建設后繼無人的情況。而且在此次線上故事會活動中,小學生解說員及更多小學生聽眾愛聽故事、愛講故事、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被充分激發。他們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且擁有極高的工作熱情,能夠在解說工作中對博物館特定文化內容進行講解,深度豐富自身知識結構,確保做到對解說技巧的熟練掌握。在此次選拔出的9名小學生志愿解說員中,他們相互交流溝通,在培訓活動與崗位工作中凸顯了較強的解說及文化綜合能力素養[7]。
三、線上故事會活動中培養青少年講解員的條件要求
線上故事會活動是根據2020年疫情特殊原因所專門承辦的,其所有講解活動全部在線上完成,所以它對于紀念館青少年志愿講解員也提出了一些條件要求,具體如下:
要培養青少年志愿講解員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與職業道德。在培訓志愿講解員過程中必須首先為他們展開普法教育,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紀念館事業、熱愛觀眾的愛國愛物主義精神,如此才能樹立他們良好的“觀眾至上”服務理念,做到全心全意為觀眾服務。另一方面,志愿講解員必須遵循職業道德與國際博物館協會所提出的《博物館專業人員職業道德準則》,同時遵守文物管理職業道德相關要求。
要培養青少年志愿講解員具有適應講解崗位的氣質特征。這一氣質特征是要從小培養的,確保小學生在參加志愿講解過程中具備必要的講解技術與禮儀基礎,做到外形、氣質、吐字、普通話達標,同時具備良好的語言組織與服務表達能力,規范掌握講解詞,追求精細化講解,且也要培養他們構建良好的心理學與美學基礎,進而幫助他們能夠在講解過程中與不同觀眾進行對話交流。
第三,要培養青少年志愿講解員具有駕馭工作崗位的技術支撐能力,同時對他們的文化素質、知識修養提出要求,確保在博物館理論基礎之上形成他們對于博物館的宏觀認知。總的來說,就要保證知識積累到位,確保他們在講解解說過程中與展陳內容充分聯系起來,并懂得如何撰寫講解詞。而在崗位實踐上則要針對他們不同的工作內容對應觀眾的不同身份與不同興趣愛好,時刻調整解說講解重點內容與體系[8]。
四、線上故事會活動中建設青少年志愿講解隊伍的關鍵問題環節
此次“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活動在培養建設青少年志愿講解隊伍過程中需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環節。
(一)青少年志愿講解員的招聘
在招聘環節,要充分利用到學校以及黨史紀念館官方網站,同時也包括了校園公眾微信平臺、校報、團報等媒體面向全校學生發布人員需求信息,積極面向全體學生宣傳黨史紀念館所承辦的“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活動內容,確保學生對照條件自愿報名參加講解員候選活動。其次爭取黨史紀念館支持,由紀念館專業解說人員進行輔助宣講,讓學生明確參與志愿講解活動的招募需求與價值意義,基于行政手段倡導和發起報名。再次學校方面需要引導學生并滲透大量黨史紀念館文化氛圍與展陳內容,基于感性層面引導學生認識紀念館宣教事業內涵,并養成他們熱愛紀念館展陳事業并愿意為其作出貢獻的情懷精神。
在選拔青少年志愿講解員過程中,它希望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再通過面試初步選定講解員人選,保證宣傳啟動及早展開,對一切宣教工作、培訓內容進行統一部署、宣傳和發動,甚至將其列入到新生入學教育活動內容中,確保學生能夠更加直觀了解講解員招募宣傳工作[9]。
(二)青少年志愿講解員的標準等級設置
借此次線上故事會活動契機,學校還為選拔出的青少年志愿講解員進行了標準等級設置,確保他們能夠各司其職,充分調動講解員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簡言之,就是對講解員等級比例與等級標準的優化調整。
例如要做到對講解員隊伍的評級標準有效定制,同時確保解說員針對重要解說事件進行深度分析,明確劃分解說等級、標準與建設核心,確保實現解說調整與策略優化。其等級標準是適應講解員個體差異的重要條件,基于不同等級、不同標準,其建設核心是客觀、公證且透明的,要在無形中對不同講解員的綜合素質與工作能力進行調整與認可。
其次要求他們必須熱愛本職工作,始終擁有飽滿的政治熱情與高度工作責任感。需要他們對工作保持責任感、對觀眾保持高度熱情,避免被觀眾所投訴,確保觀眾滿意度能夠達到至少90%以上。結合解說員實際條件與真實需求思考明確解說政治方向,在持續培訓與深度學習過程中嚴格貫徹執行黨政路線思想內容,確保做到竭盡全力為館內參觀者服務,做到解說服務到位。
再次要求他們具有一定的自主創編能力,比如可以自編至少3套以上的解說稿,結合把握不同主題,做到因人施講,語言生動,即結合不同層次觀眾需要展開講解工作,提升宣教效果,必要時需要通過講解員考證小組評審。
最后要求他們應該具備刻苦鉆研業務的精神,強調解說精神的有效強化、解說知識與經驗的深度積累。在此次線上故事會上,學校方面圍繞“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主題為學生專門舉辦了專題報告培訓活動,提高他們的革命紅色經典知識學習與教育覺悟,真正實現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三)青少年志愿講解員的日常培訓
此次“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給予了青少年志愿講解員良好的展示自我機會,它希望強化培訓錘煉學生良好的講解崗位技能,結合一定培訓內容與程式筆者對志愿講解員進行培訓,帶領志愿講解員參觀、對講解員進行教育,帶領9名講解員參觀、了解黨史紀念館的基本展陳布局,為他們分配講解服務范圍并布置相應講稿任務。在該過程中,還要培養講解員展開一系列禮儀教育活動,例如形體、發聲、普通話、禮儀、語法規范等等強化教育訓練活動。同時要求老志愿講解員與新志愿講解員結對,組織開展以老帶新活動,面向新講解員展開示范講解,以實現點撥提高目的。在培訓實踐活動中,要為志愿講解員提供更多的實地脫稿演練機會,確保他們熟能生巧,同時消除他們的膽怯心理,解決他們的語言表達生硬問題,逐漸樹立他們作為黨史紀念館,組織參與線上故事會活動的良好形象。
(四)青少年志愿講解員的任務安排
結合此次“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活動,學校也對所選拔的9名青少年志愿講解員進行了規范管理,提出了任務安排。例如在“聽‘00后’講少年英雄故事”活動中,就要求不同志愿講解員在不同區域為觀眾宣講不同故事,其中就包括了《小放牛郎》、《英勇就義的劉胡蘭》等等紅色經典小故事,進而展開培訓系列工作,安排系列任務,確保志愿講解員能夠全情投入到線上故事會講解活動中。而利用互聯網平臺,此次活動中也運用到了包括微信公眾平臺、微博以及其它及時通訊軟件、直播軟件,如此就為志愿解說員提供了更大的解說發揮空間,同時所解說的故事內容也能隨時上傳到網絡上,供給更多小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收聽學習。在整個線上故事會活動中,要安排9名講解員不同的講解接待任務,深度考量統籌規劃相關內容,避免解說工作對學生的正常生活學業產生負面不利影響[10]。
五、總結
通過學校此次組織舉辦的“紅色經典中的時代好少年”線上故事會活動,它也希望通過黨史紀念館這樣的公共教育機構教育學生積極參與到紅色革命文化傳承活動中,真正做到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紀念館教育歷史文化宣教活動補充新鮮血液,同時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文化傳播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真正基于“引導公益于文明、廣知識于世界”原則培養學生適應新時代文化事業高度開發發展,培養學生真正做到歷史文化學習與時俱進、志愿講解工作科學合理到位、全面滿足學校社會文化宣傳建設、建立教育陣地的所有建設發展目標。再一點,也是希望通過豐富教育活動制度內容來約束學生的自律管理能力,確保學校青少年志愿講解隊伍始終做到后繼有人,學校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服務活動永續不停。
參考文獻:
[1]楊榮彬.講解員等級管理的思考-兼談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講解員隊伍建設[C].中國博物館學會.回顧與展望:中國博物館發展百年--2005年中國博物館學會學術研討會文集.2005.
[2]張穎.以學生志愿講解員隊伍為載體的大學生德育教育創新案例——以毛澤東與第一師范紀念館志愿講解隊為例[C].湖南省博物館學會.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4年會暨紀念館建設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260-269.
[3]劉海霞.對高校博物館學生志愿講解員工作的思考[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2):87-89.
[4]劉馨.高校博物館講解隊伍現狀及發展對策[J].市場研究,2019(2):66-67.
[5]潘宇.博物館志愿者講解員隊伍建設之探討[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110-112.
[6]趙天一,安陽,王飛飛,等.高校中醫藥博物館志愿講解員的科學培養淺析[J].辦公室業務,2017(23):128-129.
[7]李冰,崔卉.博物館志愿服務工作初探--信陽博物館志愿講解員典型調查問卷分析[J].時代教育,2014(16):120-122.
[8]吳玲.選聘志愿講解員加強博物館宣教工作——以安徽桐城市博物館為例[J].絲綢之路,2009(8):89-91.
[9]李惠民.淺談民族館深度體驗與文化遺產的動態保存 ——關于參觀貴州省博物館的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20(6):54-55,99.
[10]無.七彩博物館中的小小志愿者[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2(2):8-9.
作者簡介:姜靜(1986-),女,漢族,山東青島人,中級館員,研究方向為博物館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