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映霞
摘 要:聾校的數學課堂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論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溝通交往能力。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遵循數學教學特點,加深學生對文字語言、符號語言以及圖形語言的理解。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結合聾生學習特點,精心設計數學教學環節,通過多樣化手段訓練學生運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達數學推理和操作過程,提升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層次性。本文即針對培養聾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聾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語言和思維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而聾生因為身體原因語言發展較為遲緩,思維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很多人認為聾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是由語文教師來培養,忽視了數學教學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無論是數學學科、語文學科還是其它學科都對聾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不過側重點有所不同。數學相較于語文及其它學科而言,要求聾生說話更加準確,邏輯性更強,因此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在聾校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
一、充分認識到聾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語言的理解和表達在聾校數學課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思維關系上來看,聾生因為沒有有聲語言,因此很難和正常人進行語言交流,他們的思維也大多停留在初級的形象思維階段中,無論是性格、情感還是三觀理念上,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對聾生進行語言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激發他們的語言表達欲望,從而運用語言表達全面帶動他們的思維能力發展。然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這一點認知不夠全面,例如在教學數字5時,教師往往會先讓學生數一數實物,例如5個蘋果、5本書、5支花等等,當學生數完之后,教師會拿著對應的教學工具,對學生問道:這是幾個?然后學生會按照看到的數量回答數字幾。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懂得數學知識就可以,有時候對聾生說的過多,學生越不懂。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是極為不利的,數學語言的表達和理解是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從低年級抓起。
二、遵循數學語言特點提升聾生表達準確性
數學語言能夠被分為文字語言、符號語言以及圖形語言三類。在聾校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刻掌握三類不同語言的特點,了解其本質特點,才能夠促使學生進行靈活表達。
(一)仔細表達數學關鍵字詞
數學知識中有很多有關概念、性質、定理以及規律的表達,這些數學知識的表達中的詞句都非常嚴格規范,不能出現半點差錯,否則整個數學規律也會跟著發生改變。教師需要在進行數學語言表達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這類知識語言進行仔細品讀,反復推敲,深刻理解其文字語言表達出的準確數學內涵,這樣才能夠提高數學語言表達的準確性[1]。
例如在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的教學中,平均分的概念為: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在這個概念學習中教師就需要幫助學生仔細品味其中的關鍵詞,例如“每份”、“同樣多”等等,學生需要仔細推敲這些關鍵詞。教師可以通過操作和畫圖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些關鍵詞缺一不可,從而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促使聾生用更加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數學概念。
(二)深刻理解符號語言含義
新課程標準要求聾校在數學活動中需要發展聾生的數學感覺、符號意識、空間意識、統計觀念以及邏輯推理能力。而在這些能力中符號意識指的就是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抽象出來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并用數學符號進行標識。例如:用大括號表示“合并、一共”的意思,用畫斜線表示“去掉一部分”,用畫圈+箭頭表“來了”“走了”的意思等等。聾生需要理解符號所代表的不同數量關系以及變化的規律,能夠自由進行符號之間的轉換,并利用符號語言解決表達問題。
(三)屬性關系理解圖形語言
空間圖形是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而空間觀念也是聾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數學理念。圖形語言是一種視覺性語言,具有明顯的直觀性特點,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和想象。例如: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應用題:二年級舉行拔河比賽,左邊有四名同學,右邊有六名同學,請說一說,這比賽公平嗎?怎樣才能使比賽變得公平?我們可以通過文字變成這樣的圖形 :來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題意。利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以及圖形語言綜合幫助學生理解和表達數學知識。
三、創造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學,激發興趣,促進聾生主動表達
在教學中,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進聾生主動表達有話可說。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學生自然就有說話的欲望,這樣學生想說、敢說。例如在“認識角”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組織聾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尋找有關角的物體,例如三角板、桌角等等,并讓聾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能急于進行評價,要多多鼓勵聾生,這樣才能讓他們愛說、敢說、會說,提升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四、通過規范自身手勢培養聾生語言表達習慣
課堂互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言積極性,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帶有的精確性特點,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需要做到手勢規范[2]。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數學手勢語言,避免課堂中的手勢語言不規范或不科學,例如數學應用題里的名詞“籠子”和量詞1“籠”,“袋”子和1“袋”,要用規范的手勢語言區分開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循序漸進,仔細科學的運用數學語言手勢,不要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出現手勢錯誤,阻礙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因材施教、善于設計合理的問題來啟發學生,幫助學生養成用數學語言表達的良好習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聾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對聾生未來學習生活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提升聾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學習能力。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將說的訓練看作重要的教學任務,鼓勵聾生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意見,訓練聾生數學思維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錦. 培養聾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思考與做法[J]. 現代特殊教育, 2018, 344(17):49-51.
[2]張倩. 淺析聾生數學語言培養分析[J]. 中外交流, 2017, 000(039):25.
《聾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