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才 方曉燕 劉劍 吳虹玥 王艷
摘要:質量負責人是檢測機構內部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崗位。質量負責人的個人素質、專業水平、工作經驗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檢測機構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同時影響到檢測工作的正常開展。本文闡述了農產品檢測機構質量負責人的任職要求、職責、作用及其權利,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檢測機構;質量負責人;管理體系;作用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并應當依法經計量認證合格。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辦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等的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以下簡稱農產品檢測機構)須通過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和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資質認定(以下簡稱“雙認證”)。目前農產品檢測機構“雙認證”的主要評審依據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細則》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RB/ T?214-2017)。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細則要求,質量負責人的任命與變更應有上級主管部門的任命文件,質量負責人應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等同能力,并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5年以上,應指定代理人;RB/T?214-2017規定質量負責人應確保管理體系得到實施和保持。因此,質量負責人是經檢測機構最高管理者授權,全面履行管理體系運行的責任人,在檢測機構內部具有重要的職責和作用。要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質量負責人是一個關鍵角色。為了充分發揮質量負責人的作用,保障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行和農產品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作者在農產品檢測機構擔任質量負責人10余年的感受和體會,提出農產品檢測機構質量負責人的任職要求、職責、作用及其權利,并提出了相關建議供其他農產品檢測機構借鑒。
1.1 任職資格
要求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具備中級以上職稱或同等能力。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工作5年以上;掌握資質認定和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考核?“雙認證”要求及相關法律、法規、準則、應用說明等的要求;熟悉本機構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管理體系文件;熟悉實驗室質量活動的內容和程序;具有建立、實施管理體系和持續改進的管理能力;經檢測機構上級主管部門任命。
1.2 任職要求
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廉潔奉公;熱愛農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科學嚴謹、客觀公正、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在管理體系的決策和管理方面能夠直接與機構最高管理者及技術負責人進行溝通;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與機構各崗位人員進行探討與溝通,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在迎接外部評審和檢查時,能夠積極與評審專家進行有效溝通;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一定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具備較強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思想開明,愿意接受不同意見或觀點;具有農業或檢測相關專業背景,同時有較長的農產品檢測技術工作經歷;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參加實驗室認證、認可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掌握資質認定和農產品檢測機構考核等的最新相關要求,熟悉農產品檢測相關專業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法律法規,熟悉檢測流程和方法,了解主要儀器設備的性能等。
2.1 職責
全面負責管理體系及其有效運行。參與檢測機構管理體系的建立,組織起草、審核、運行管理體系文件。負責質量體系文件的宣貫及其修訂、換版工作;維持管理體系文件的現時有效性。主持本機構管理體系的內審工作。編制年度內部審核計劃,批準內審實施計劃、糾正措施和內審報告。承擔管理評審相關工作。組織制定管理評審計劃,匯報管理體系運行情況,負責落實管理評審提出對管理體系進行更改或改進的內容。負責服務客戶工作的管理,組織處理客戶的投訴。包括客戶投訴的受理、調查、處理意見的審核和批準、處理結果反饋;同時負責處理客戶提出的意見。負責質量事故處理。主持事故分析會,提出糾正、預防措施和處理意見。負責保密、量值溯源、質量監督、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等工作的組織領導。質量負責人負責質量監督計劃的批準,負責質量監督工作的管理、指導;負責對不符合的嚴重性進行評估,組織采取糾正措施。負責風險控制的管理。包括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應對風險措施的審核和批準、組織實施及實施后的驗證及有效性評價。監控檢測活動的有效性和檢測結果的質量。質量負責人負責質量管理體系偏離處理。參與檢測任務的安排、檢測方法及設施環境的確認,參與檢測結果的質量保證及審核工作。及時向檢測機構最高管理者報告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技術負責人不在時代理其職責。有對質量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解釋的義務。完成最高管理者交辦的其他工作。
2.2 作用
質量負責人在實驗室內部負責管理體系運行、維護、文件控制和不符合項、糾正措施等的組織處理與實施以及內部審核、內部質量監督等管理工作;在實驗室外部負責機構“雙認證”評審和監督檢查等工作準備、客戶滿意度調查、客戶的投訴處理、分包方審核等工作。質量負責人認真履職,保障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在機構內部提高滿足客戶要求的意識,對外維護機構的信譽,確保機構貫徹執行計量、資質認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有關法律、法規及管理體系文件。必須充分發揮質量負責人的作用,關系到管理體系建立是否符合本機構的情況,是否正常運行、穩定,關系到是否貫徹檢測機構的質量方針,實現質量目標。
檢測機構應賦予質量負責人在任何時候都能確保管理體系得到實施和遵循的責任與權力,應有直接渠道接觸檢測機構的最高管理者,可以通過匯報、日常管理會議、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形式,直接向最高管理者報告體系運行的業績、政策、存在的問題和資源決策、改進需求等;有權制止任何不符合管理體系要求和影響檢測工作質量的各種行為,同時對暫停工作的恢復進行批準。
針對一些農產品檢測機構存在的常見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4.1 存在質量負責人的崗位形同虛設的情況
質量負責人須由具備資格和符合要求的人員擔任,由檢測機構負責人兼任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不能由其他部門的人員掛職,對于公益性的農產品檢測機構,不宜由編制外的聘用人員擔任。
4.2 存在質量負責人定位不準確的情況
質量負責人應該堅持“有位、到位、不越位,能管、敢管、不妥協”的原則。
4.3 存在質量負責人頻繁更換的情況
檢測機構的質量負責人要穩定,不能頻繁更換,否則不利于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4.4 存在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的配合不到位的情況
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要相互配合,工作協調一致,做得質量管理與技術工作既獨立又相互配合、相互監督,質量和技術共同發展,才能使實驗室持續改進,達到技術先進、結果可靠、行業領先的水平。
最后,建議質量負責人要加強檢測業務和實驗室管理等知識的學習。質量負責人懂技術,則對關鍵質量控制點的選擇,對內部審核重點,對不符合的處理,對糾正措施的驗證,都會更準確和有效,也更容易提高檢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實踐證明,需要培養具有檢測技術背景的質量負責人。
作者簡介:劉菊才(1966-),女,正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