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 劉薩仁
【摘要】在大多數情況下,擴心病的病死率非常高,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給社會帶來更大的經濟負擔。因此,研究擴心病的病因并加以有效治療方法非常重要。目前,根據對擴心病的研究,擴心病的病因與其遺傳因素和病毒感染有關,擴心病的治療方法還包括藥物治療和自然非藥物治療,希望本文可為擴心病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擴心病;治療研究;分析;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2--01
一、前言
擴心病的病因一直是醫學界研究的焦點。擴心病的主要表現是存在心肌收縮受阻,易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表現為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和猝死,給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1]。本文對其病因進行了詳細回顧,并結合相關研究,總結了一些治療方法。
二、擴心病的病因學研究成果
(一)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擴心病的發病與肝炎、皰疹、大腸癌、艾滋病等病毒感染有關。其中,近四分之一的擴心病患者存在腸道病毒基因片段,在患者的血清中,發現了針對不同病毒的獨特抗體,許多艾滋病患者死于由HIV引起的擴心病。國內外研究人員近年來對大鼠進行的實驗發現:如果慢性心肌炎患者的血液白細胞進入大鼠,大鼠的左心室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病毒感染會引發免疫反應,相關細胞會產生代謝紊亂,心肌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結合國內外研究人員對擴心病的各種研究,可以得出病毒感染與自身免疫對擴心病的影響非常密切的結論。
(二)基因突變與遺傳因素
一般認為,擴心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基因突變是擴心病的病因之一。近年來,這項研究在國內外非常流行,從目前對患者基因的分析可以看出,26號染色體基因突變是導致擴心病的根本原因。確定了26號染色體和二十二個致病基因的關系,家族性擴心病占所有患者的35%,突變基因主要是由心肌細胞和肌節蛋白基因編碼的細胞骨架蛋白失效。2006年,美國研究人員從基因組和分子定位上對擴心病的病因學達成了一些共識,但仍有待解決的問題。
(三)細胞凋亡
在本研究中,細胞凋亡是導致擴心病的另一個原因,細胞凋亡是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2]。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細胞凋亡在擴心病的發生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細胞凋亡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整個機體的一氧化氮表達水平很高,它可以抑制細胞防御系統,然后啟動細胞凋亡。在擴心病的發展過程中,病毒誘導的細胞凋亡可能是機體的一種抗病毒機制,也是導致免疫系統衰竭的一種機制。
三、擴心病的治療方法研究
(一)西醫治療
目前還沒有針對擴心病的特效藥,由于擴心病的主要癥狀是心力衰竭,因此,常規藥物治療中使用的藥物主要是利尿劑、地高辛和針對心跳的ACE。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見癥狀主要用胺碘酮治療,栓塞是擴大型擴心病的并發癥,治療中主要使用阿司匹林和華法林。通過臨床治療,如針對擴心病患者能夠早期診斷和治療,癥狀會明顯改善。
對擴張型心肌病的治療,蒙醫,中醫,西醫各有所長,目前有大量針對蒙醫藥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實驗及臨床研究。實驗研究表明蒙藥新2號改善擴張心肌病患者心臟功能。研究者通過臨床觀察發現相比于單純的西醫或蒙藥治療,蒙西醫結合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療效更有明顯的優勢。
(二)病因治療
所謂病因治療,就是擴心病的病因很多,對于病因不明的擴心病患者,要積極確定病因,排除任何可能引起該病的病因,然后及時處理。在擴心病的治療中,要控制好患者的感染,戒煙戒酒,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對治療很有幫助。
(三)非藥物治療
還有許多非藥物治療。首先是CRT,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和生活質量,按照這種治療方法,存活率也大大提高。然后進行手術以減少左心室的體積,擴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松弛擴張,減容手術縮小左心室腔,減少左心室局部應力[3]。第二種是心肌成形術,一種改善患者心臟功能并增加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的治療方法,心臟移植也是治療擴心病的有效方法。在西方國家,心臟移植是治療絕癥患者的一種方法。國外研究人員認為,心臟移植可以加強患者的免疫抑制,更好地控制感染。心臟轉換現在在技術上已經成熟,但在實踐中,心臟供體短缺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治療費用非常昂貴。
四、擴心病的臨床治療方案
(一)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
心律失常是擴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患者的擴心病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就會出現心律失常,這會明顯增加患者擴心病的嚴重程度并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研究發現,擴心病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現為心動過速和傳導阻滯。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會隨著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而減輕或逐漸消除,如竇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伴心動過速等。胺碘酮是臨床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選藥物,對減少負性血流動力學影響和防止猝死的發生有非常高的作用。
(二)傳統手術治療
(1)心臟移植。在病理層面,擴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肌細胞肥大、變形、纖維化所致,是心肌功能潛在疾病的重要表現。因此,從手術的角度看,肥厚型擴心病患者更換心臟或調整病變部位是消除肥厚型擴心病的唯一途徑。到目前為止,心臟移植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但在實踐中,心臟供體短缺是一個難題,治療成本也非常高。(2)輔助心肌。這種方法在擴大型擴心病的臨床治療中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方法,即在患者體內植入刺激電機。在開胸手術的基礎上,將背闊肌包裹在患者心臟周圍并縫合孔。14天后使用運動刺激增加患者的背肌收縮,以確保其與患者的心率收縮相同。國外研究人員對應用這種治療方法的晚期擴心病患者進行了后續研究,治療后的擴心病患者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擴心病患者的生命周期延長了11年。(3)體內骨骼肌衛星細胞移植。這種臨床治療方法主要是更換功能效率低或無功能效率的心肌細胞,主要是具有多分化能力的骨骼肌干細胞,用這種方法提高患者心臟肌肉的收縮水平,加強對擴心病患者臨床治療的影響。然而,體細胞骨骼肌衛星細胞移植仍處于實驗階段,其短期臨床影響和長期臨床影響尚無法確定[4]。
五、結語
總之,關于擴心病的病因和治療的研究在不斷發展,國內外研究人員對其的關注也越來越多樣化。擴心病病因分析旨在使擴心病的治療更有針對性,擴心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在此方面,研究仍需不斷加強,提高擴心病治療的新進展。
參考文獻:
[1]周宏園,王令杰,孟昭陽.孟昭陽治療擴心病心衰驗案1則[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12):82-83.
[2]喬書華,靳艷艷,曹麗.兒童重癥肺炎伴先心病的研究進展[J].海南醫學,2020,31(14):1875-1878.
[3]俞曙星.兒童擴張型心肌病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032):12-13.
[4]張晨晨,管琳,李建寧.擴張型心肌病病因及治療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4):3.
內蒙古蒙醫藥標準化項目任務書
編號:2021-(MB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