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初中階段正處于學生的青春期,正是學生快速發育的時期,教師和家長都應該重視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他們心理還沒有成熟,會有很多青春期的煩惱和不成熟的想法,沒有正確的引導就很容易迷失自我,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對學生多關注,及時發現問題并努力幫助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輔導教學;策略
初中生因為身心的快速發展,會有內心敏感、情緒不穩定、逆反心理等問題。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也是一項系統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因此需要教師和家長長期觀察和引導,共同努力,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
一、加強輔導意識,養成健康心理
教師要認識到心理健康輔導的重要性,去積極引導學生,重視這項工作。學校應該開設合適的心理健康課程,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和疏導心理或情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調節,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當然除了教學模式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社交軟件上多和學生進行溝通,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例如班級里出現學生有厭學傾向、不愿意社交的情況時,教師首先應該和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再和學生進行私下溝通。在溝通過程中向學生表示青春期有這些情緒是正常的,給學生講解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再給學生提出一些自我疏導和自我調節的方法;為學生安排一些工作,讓學生多和學生或教師進行交流,慢慢改變學生不愿意社交的情況;并且還應該在班級里進行主題班會,談一談初中生在青春期會遇到的情緒和煩惱,鼓勵大家都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教師再講一講自我調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宣泄不良情緒,養成健康的心理。
二、設立心理咨詢室,進行單獨輔導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很多事情都不愿意說出來。設立心理咨詢室,是為了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內心。通過心理咨詢,能有效舒緩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當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時,在教室、辦公室等場合,他們是不愿意訴說自己真實想法的,而在一個相對封閉且人少的地方,會讓學生更加有傾訴的欲望。初中生大多都很好面子且性格具有矛盾性,不愿意直接找教師訴說,那么設立心理咨詢室,則能讓學生單獨受到心理輔導,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例如班上有一名男同學,成績中等,自尊心比較強,但是時而自卑,做事情緒化,逆反心理很強,對于家長和教師讓做的事置之不理甚至反著來。這樣的學生需要教師進行單獨的心理輔導。這位男同學逆反心理強,教師可以在心理咨詢室里設立一個信箱,和他進行書信交流,拋開師生關系,以普通朋友的關系進行交談,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
三、充分關心學生,進行換位思考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時,要多進行換位思考,想一想學生這么做的原因,教師在勸導的過程中,也應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漸漸打開他們的心扉。心理健康輔導不僅局限于專門開設的課程,也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進行滲透,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例如在班上發現一名女學生有早戀傾向,并且已經因為早戀開始影響正常學習、生活。教師這時就需要注意,可以先找到這位女同學進行私下溝通,分析早戀對她學習和生活帶來的不好影響,并且換位思考,理解學生早戀的心理想法,現在她有早戀的傾向是因為心理上的好奇。教師要為這位女同學講解如何正確處理好與異性同學的關系,找到學生擅長的科目,讓她承擔一些職位,多參加班級活動。并且要經常關注這位學生,及時提出建議或者表揚,定期進行私下溝通,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交友觀。
四、開展家校合作,共同進行心理輔導
很多家長都不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更加關注學生身體健康和成績的好壞,這需要教師為家長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讓家長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因為家庭對學生的性格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教師可以多組織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和家長共同交流,建立家校合作。這樣家長也能關注學生在校情況,教師也能了解學生在家表現,及時發現心理問題,共同積極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例如很多學生在學校不愛說話,不回答問題,也不主動進行社交。教師就可以開展家長會,給家長說一說學生在校表現,也能了解到學生在家的情況,了解到學生不愿意說話的原因。教師和家長共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還可以開展親子活動,促進學生與父母的關系,讓家長和學生多進行交談,促進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多陪伴、關心孩子,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性格和心理。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很多家長和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覺得學生厭學、不聽話只是因為逆反心理,忽略了學生的個體意識。教師是初中生成長階段里重要的角色,因此要足夠關心學生,才能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初中生心理是不斷變化的,需要教師長期關注,以此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李遠.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融合發展模式——廈門市金尚中學心理特色體育大課間的探索實踐[J].福建教育,2021(45):13-14.
[2]馬修.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家校合作共育研究[C]//.2021年科教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期).,2021:617-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