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才流動性逐步增強,農村留守兒童現象逐步暴露出很多問題。由于農村處青壯勞動力涌入大城市尋求發展,很多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便失去了父母的陪伴與教育,常年只能與老人相伴。缺失父母的關愛與陪伴,留守兒童的諸多心理問題逐漸顯露并正影響著孩子們身心健康。本文從勞動教育視角探究如何提高留守兒童的自信心,希望能夠通過發揮勞動教育特點使學生們重新找回自信,感受勞動所帶來的成就感,緩解兒童的情緒焦慮,切實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勞動教育;留守兒童;自信心;策略
部分留守兒童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勞動教育而對農作活動抱有強烈的負面情緒,抱怨自己的生活環境,甚至存有暴力傾向,心理問題十分嚴峻。良好的勞動教育能夠幫助兒童正確認識勞動,積極地看待生活,享受勞動所帶來的成就感,及時糾正兒童的錯誤認知,幫助兒童樹立自信心,使其擁有充滿快樂的童年。
一、勞動教育對留守兒童自信心培養的教育優勢
(一)勞動更為親近留守兒童的實際生活
農村留守兒童大多是與家中老人生活在一起,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農活和家務勞動,相比于城市里備受父母關愛的孩子們來說,農村留守兒童更早地需要自立起來。也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環境原因,使得勞動教育本身更為貼近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對其開展相應的勞動教學活動。也正是這些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細節才能真正影響兒童的自信心形成,使其對勞動教育內容更加感同身受。
(二)勞動過程有利于緩解兒童焦慮心理
很多留守兒童平日里缺乏父母的關心與照顧,與家里老人又存在交流上的代溝,只能通過電視、手機、網絡游戲來緩解焦慮,而這些電子產品對他們的視力、脊柱生長十分不利。部分留守兒童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指導便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心理,甚至出現上癮的情況,上癮后會引發學習厭倦、叛逆等問題[1]。體力勞動的過程十分充實,身體上雖然有些疲憊,卻能收獲成就感與愉悅感,得到心靈上的滿足。相較于電子產品而言,適當地進行體力勞動能夠幫助留守兒童排解擠壓心底的負面情緒,緩解焦慮空乏的心理狀態,更有利于幫助兒童恢復自信。
(三)正向勞動引導有助促進兒童發展
勞動教育的內容不只是做農活或做家務,這些簡單的步驟教學,而是引領學生們從更積極的視角下重新審視這些勞動活動,引導學生們在勞動過程中積極思考,給予學生們一些正向的勞動指導。很多農村留守兒童自怨自艾,對勞動抱有較大偏見,甚至是偏激地抱怨所處環境。通過勞動教育活動中教師給予的正向指導,糾正學生對勞動的錯誤偏見,保護并幫助兒童實現身心健康成長。
二、勞動教育促使農村留守兒童自信培養的策略
(一)積極組織集體活動
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環境較為單一,與家中老人相處的時間比較多,兩代人間必然會有思想觀念上的代溝,所以他們更喜歡與同齡人一同嬉戲玩耍[2]。教師可利用農村兒童的這一特點,積極組織集體活動,讓學生們得以與熟悉的伙伴們共同完成任務。
很多平時表現得自卑膽小的學生一旦在集體活動里玩開了,還是會表現出自己活潑自信的一面。教師可通過舉辦集體勞動活動,將留守兒童拉入集體的懷抱,為不自信的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從而幫助兒童重拾自信心。
以農村最常見的除雜草這項農活為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一同在校內種植一些蔬菜并定期組織學生們到地里除雜草。在除雜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去講述自己認識的雜草的名稱和特征,并為學生們提供參考書籍或網址供學生們查找更多雜草資料。學生們精心照料的蔬菜收獲之時體會到勞動所帶來的成就感,又能學習到很多植物學的專業知識,時長可以向身邊的大人們分享自己的見聞。當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得到身邊人的認可和鼓勵,學生的自信心自然逐漸提升。
(二)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教師需要為學生們提供正向的勞動教育指導教學,自然要努力增強自身素質,善于總結與反思實踐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提高勞動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教師可以從網絡平臺學習更多新穎有趣的授課方式,除了一些勞動實踐活動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勞動工具DIY比賽、創意工具制作活動、勞動宣傳紀錄片觀影等多種形式豐富的勞動教育活動。創設快樂教學情境,讓學生們邊玩邊學,積極性高漲,思維活躍[3]。教師可為班級內部分性格內向自卑的學生建立專屬學習檔案,記錄學生在每一次勞動活動中的表現與變化,積極反思總結經驗,不斷加深自己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在理解學生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引導學生感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逐步影響學生變得更加開朗充滿自信。
結束語
總之,農村的留守兒童們早早地便開始接觸勞動了,所以勞動教育應盡早開展,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教師應積極舉辦集體活動,讓留守兒童融入集體,感受集體的關心與陪伴。同時不斷提高教師素養,提高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幫助留守兒童擺脫陰霾重拾自信。
參考文獻:
[1]陳春.通過勞動教育提升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J].數碼設計(上),2019(7):285-286.
[2]劉希鳳.農村留守兒童自信心培養的實踐研究[J].空中美語,2021(7):1046-1047.
[3]李寧娜.農村留守兒童自信心培養策略研究[J].青年時代,2017(5):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