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靜
《新課標》對口語交際總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這個目標體現了現代社會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新要求。而小學低年級正是發展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時期。
一、積極創設說話氛圍 著力激發說話興趣
生長在農村的大多數孩子,由于家庭、社會環境、生活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大多數小學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低、知識面窄、見識不廣闊,沒有認識到從小訓練孩子說話能力的重要性。致使孩子從小在說話表達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這樣,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教育階段,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說話氛圍,力求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說話表達能力對自己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及重要性,從而鼓勵他們大膽、主動、自覺地鍛煉自己說話表達能力。只要他們認識到位,一旦有了濃厚的說話興趣,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再感到學習中的說話是一種負擔。因而在教學實踐中,我盡可能鼓勵學生敢說、愛說、樂說。如教學《我該怎么辦》口語交際課時,我先讓學生回家去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再在課堂上真實地說給大家聽,讓其他同學出主意。上課時,我盡量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積極創設說話的氛圍,激發學生直接說話的興趣。然后,要求學生們根據要求說一說想要說的內容。此時,他們一只只小手舉得很高,臉上露出了躍躍欲試的神情,說話內容真是豐富多彩。然后,我再加以鼓勵,學生說話的興趣就更高了,也能說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實感。緊接著,我又要求他們以講故事的形式將訓練的內容說具體、說完整,并在小組內推薦一名優勝者,在全班學生面前說。這樣,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也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表達能力。
不同形式的鼓勵手段,是培養學生說話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對學生回答的問題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尤其對不善于說話、膽小的學生,只要他們有一點可以肯定,就及時鼓勵。即使他們說的不好,仍然給予微笑,引導他們回答,并用激勵的眼神、親切的言語滋潤他們的心田。長此以往,不但能消除他們不敢說、不愿說的心理障礙,而且還能喚發起他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后說話的興趣。這樣,學生說話的勇氣和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說話表達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養。
二、樹立“我敢說” 增強“我愛說” 享受“我會說”
首先,要克服學生的膽怯心理。樹立“我敢說”的信心。常言說得好:“勇氣和信心是成功的關鍵”。在農村,由于生活環境的限制,學生一回到家里就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雜活,且接觸不到說話的機會,有些家庭甚至對小孩的說話嫌煩而訓斥,從而導致他們在家說話的機會少,膽量變得也小了。如果到學校再遇到陌生教師上課,膽量就更小了,一發言就緊張得臉紅,膽怯地講話都沒有底氣,音量小,且吞吞吐吐、結巴重復、詞不達意。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熱情鼓勵他們去說,從而克服他們怯場心理,樹立起“我敢說”的信心。
其次,要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增強“我愛說”的動力。當學生對口頭表述能力訓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有一股“我愛說”的動力,也就會利用各種時間和機會來自覺訓練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在這方面的訓練,我主要是讓學生利用課間,進行幾分鐘的所見所聞、信息交流、話題評論等多方位的鍛煉活動,還對進步快、能力強的學生及時給予口頭表揚和“小紅花”獎勵。這樣學生通過交流,既獲取了信息,又增長了見識,還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能力,說話的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再次,就是教給學生說話的技巧。享受“我會說”的幸福。愛說并不代表會說,要說得好,說得到位,就需要說得頭頭是道,井井有條,讓人聽得心悅誠服。要做到這一步,教師就必須教學生說的技巧和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和特點,主要的做法是利用班會和口語交際課,讓他們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低水平到高水平進行訓練,起初說話時只要求自然大方,聲音要清晰洪亮,語句要通順,表達要完整。接下來再提高一個層次,要求說話要有條理,生動、繪聲繪色等。再接下來,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去展示他們“會說”的才能,享受“我會說”的幸福感。
三、注重閱讀指導 加強說話訓練
閱讀訓練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最基本而且最有效的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指導,并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說話訓練,提高說話的能力。
閱讀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鍛煉的主陣地。
當然,說話能力的培養僅限于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課外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把在社會上、家庭里、學校里看到的新鮮的或親身經歷的事在活動課、班會課及課余時間說一說,鼓勵學生無拘無束的議一議、評一評。學生通過口述見聞的說話訓練,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養成了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只要我們老師努力培養,著意訓練,小學生的說話表達能力一定會有提高。
總之,說話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是一個人一生都進行的,說話的能力也是一個人一生應具備的能力。說話的訓練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幫學生從小打好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成為會說話,會做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