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俊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分析通腑通絡開竅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和對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到常州第七人民醫院接受診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2例)作為研究樣本,然后采用隨機方法將這62例患者均分為研究組31例與常規組31例,之后再給予兩組患者不同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給予常規組患者常規治療,給予研究組患者常規治療的同時,口服通腑通絡開竅湯進行治療。在兩組患者分別接受不同方案進行治療后,分別對比了兩組患者的中醫臨床癥狀評分和神經功能評分,其中神經功能評分包括mRS評分和NIHSS評分。結果:對患者治療前的中醫臨床癥狀評分和神經功能評分進行分析,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對患者治療后的中醫臨床癥狀評分進行分析,研究組患者的中醫臨床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神經功能評分進行對比可知,研究組患者的mRS評分和 NIHSS評分均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應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以通腑通絡開竅湯進行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降低對神經功能的損傷,應用效果及有效率十分顯著。
關鍵詞:通腑通絡開竅湯;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神經功能;影響
【中圖分類號】 R74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8--01
急性腦梗死在臨床上是一種神經內科常見病,其致殘率、致死率極高,雖然近幾年我國的醫學水平突飛猛進,死亡率呈下降的趨勢,多數患者仍有不同程度后遺癥,需要花費大量精力進行康復[1]。急性腦梗死患者在發病時處于安靜狀態,并且起病較為突然。臨床常表現出肢體活動障礙、意識障礙、語言障礙等神經功能損傷癥狀,影響生活質量[2]。在以往的常規治療過程中,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溶栓、抗凝等措施,這種治療效果并不顯著,因此將通腑通絡開竅湯應用于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研究中。為了探討通腑通絡開竅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和對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選取了到常州第七人民醫院接受診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2例)作為樣本進行研究。現做出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時間段為2019年11月-2020年12月,研究樣本為該時間段內到常州第七人民醫院接受診治的6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然后采用隨機方法將這62例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為研究組31例與常規組31例。納入本次研究的62例患者的男女比例為40:22,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7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45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7.82±4.84)歲。本次研究所抽取的這些急性腦梗死患者,經過分析對比其基本資料后可知,數據無明顯差異(P>0.05),所以可納入分析。
1.2方法
常規組:常規組采取常規治療,根據個人情況給予患者神經保護劑、降血壓、補液、減輕顱內壓等治療,患者通過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J20130078)的方式經用藥,用藥劑量為每次100mg,每日1次,口服丁苯酞軟膠囊(國藥準字:H20050299),用藥劑量為每次200mg,每日3次。連續用藥一個月。
研究組:研究組患者在常規組的基礎上聯合通腑通絡開竅湯治療,湯劑組成:
地龍、茯苓、赤芍各12g,石菖蒲、丹參、瓜蔞、川芎、制大黃各15g,炙甘草6g,
皂角刺、膽南星、車前子、厚樸、枳實、天麻各10g,加水煎制200ml,早、晚各溫服一次,每次100ml。連續用藥一個月。
1.3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的評價標準主要包括患者的中醫臨床癥狀評分和神經功能評分,具體內容如下:
1.3.1組間中醫臨床癥狀評分統計分析:分別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進行評分,其主要評分標準為主癥0~6分和次癥0~4分,總分0~10分,分數高,則病情嚴重。
1.3.2組間神經功能評分統計分析:分別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進行評分,其主要評分標準為NIHSS和mRS。 NIHSS評分范圍為0~42分,分數越高神經功能受損越嚴重,mRS評分范圍為0~5分,分數越高神經功能受損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處理相關數據資料,t和X2檢驗組間數據,標準差與%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中醫臨床癥狀評分情況對比分析,詳情如表1所示。
2.2組間神經功能評分對比分析,詳情如表2所示。
3、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是因為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出現了障礙,從而引發患者腦組織缺氧缺血性壞死,導致其出現相應的神經功能癥狀。
目前西醫主要采用溶栓、降纖、抗凝、腦保護等治療,以挽救受損的腦神經,恢復肢體及運動功能[3]。雖然這種常規治療方式對于該疾病有一定療效,但是效果有待提升。在中醫學中,把急性腦梗死歸于“眩暈”“中風”范疇,該病主要因為氣機不暢、氣血羸弱致脈絡堵塞、血瘀澀滯而形成。具體癥狀表現為口舌?斜、言語不利、半身不遂等。因此主要治療方法為化痰熄風、活血化瘀和祛風通絡。通腑通絡開竅湯中丹參、川芎、赤芍、石菖蒲等多種藥物合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化痰熄風、祛風通絡的功效。本次研究將通腑通絡開竅湯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結果表明,在治療后兩組的臨床癥狀評分和神經功能評分對比中,研究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常規組。由此可見,采用通腑通絡開竅湯的方式治療效果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將通腑通絡開竅湯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治療中,對減輕患者病情和降低神經功能的損傷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應用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丹, 武繼濤, 趙鐸. 通腑通絡開竅湯治療急性腦梗死[J]. 中醫學報, 2020, 35(2):5.
[2] 卞偉偉, 黃斌. 開竅湯聯合疏血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臨床效果及機制探討[J].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20, 27(5):5.
[3] 付玉濤、張曉慧、陳國杰等 開竅通絡湯聯合阿加曲班對腦梗死后偏癱患者神經功能和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0, 2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