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玲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學習勤于復習,善于復習,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做好期末復習工作的好壞,也是直接影響期末測試的成績。那如何進行復習的指導怎樣去抓。我從三個大的方面去講。
一、復習的突破點與方向:
(一)抓重點。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抓住知識要點,把握知識的本質。復習要以課本教材為主,我們應重視對教材的使用,切不可拋開教材,大搞所謂的“標準化訓練”,盲目追求學生能力的提高,輕視對基礎知識的復習。并且特別要防止只鉆題,偏題,丟掉了數(shù)學的基知識。
(二)抓知識串聯(lián)。
數(shù)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聯(lián)系性是很強的,總復習要把有關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搞清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創(chuàng)造知識建構知識網絡。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在整理和復習中,知識的整理注重“聯(lián)”,以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網絡。比如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復習中,因為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約分、通分都用到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約分要約到最簡分數(shù),用最大公因數(shù),去是最簡便,通分要用到公分母,公分母用最小公倍最簡便。通過這樣的知識結構圖把有關知識串聯(lián)幫助學生摸清知識點、理清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三)抓比較。
本冊要學習的概念很多,學生在學習時,經常把一些概念混淆,如(1)奇數(shù)與質數(shù),偶數(shù)與合數(shù),質數(shù)與互質數(shù)、約數(shù)與倍數(shù)等弄不清楚;(2)不善于通過找出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來理解、記憶和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3)求最大公約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算理不是很清楚,常常運用出差錯等。因此,我們在復習過程要抓好有關概念進行辨析比較,通過比較找出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來幫助學生的理解、記憶和運用概念,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
(四)抓思路。
總復習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做些綜合練習題,把多方面的知識綜合地靈活地加以運用。要使學生掌握解題的思考方法,學會一題多解,并能從中選出最優(yōu)解法。這樣可以加強知識的聯(lián)系和理解,提高解題能力,要開拓學生的思路,學會從多角度思考間題的方法。
一個新建的游泳池長50m,長是寬的2倍,深2.5m。現(xiàn)在要在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貼上瓷磚,一共需要貼多平方米的瓷磚?
(五)抓薄弱點。
1、針對學生作業(yè)經常做錯的題目,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進行有針對加強練習。
比如:
<1>5×5=25,25是倍數(shù),5是因數(shù)。
<2>把一根3m長的鐵絲截成同樣長的5段,每段是這根鐵絲的( ),
每段長( )÷( ) =( )m
<3>一塊長方形鐵皮,長36cm,寬15cm,在它的四個角上都剪去邊長為3cm的正方形,然后焊接成一個無蓋的鐵盒。這個鐵盒的容積是多少毫升?(4分)
2、抓學困生。抓學困生工作是一件傷肝傷肺傷腦的苦差事。學困生學習差的原因基礎差、接受能力差、學習態(tài)度差。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不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抓學困生工作,貴在堅持,只有嚴抓、狠抓、常抓、細抓,才有回報。
3、抓聽課率和作業(yè)。首先要求學生認真上好復習課,課堂上力求聽懂,、遇到不懂的回題決不放過,及時解決,直至弄懂為止另外。
二、注重復習方法的指導。
指導學生進行知識整理小結,要提高做題的效率。掌握并記憶一些科學數(shù)學知識是進行四則運算和解答應用題的前提,因此,指導學生科學記憶數(shù)學知識是很有意義的。
1、理解記憶法。理解記憶是有效記憶的基本方法,數(shù)學知識靠死記硬背是容易遺忘的,只有深刻理解了才不容易遺忘。因此,對概念、性質的概括,計算法則的得出,計算式的推導等過程都必須一清二楚。
2、重點記憶法。隨著年級的升高,所學的知識也越來越多要想全面記住既費時又費腦,效果也不好。要學會記住重點內容,然后通過推導、聯(lián)想等方法,記住其它內容。如,的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
3、歸類記憶法。數(shù)學知識相互之間有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不要把它們孤立起來記憶。通過把有聯(lián)系的知識進行歸類,可以提高記憶效率。
4、指導學生養(yǎng)成打草稿的習慣。每個學生要準備一本草稿本,對不能口算的數(shù)學題,要先打草稿,這有利于提高作業(yè)的正確率。在草稿本上不能東涂西畫,要層次分明,步驟清楚,便于檢查驗算。但也要防止可以口算的也打草稿,這樣做不利于提高計算速度。
5、加強學生研讀——巧抓——重分析—述思路——強化解題技巧的學習指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解決問題題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們的學生往往就在解決問題題上丟分最大,部分學生在解決問題上一分不得,出現(xiàn)此種情況,一方面是學生基礎太差,更重要的是學生不會審題,多數(shù)學生讀了一遍題目就亂做解解決題。其實各種題型都有各自的特點,都會出現(xiàn)一些常用的重點詞或句。指導學生認真研讀題目,巧妙地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對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在復習中重視學生敘述解題思路,強化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三、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
教師不僅需要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還要教給學生解題的技巧 。比如找質數(shù)、合數(shù)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數(shù),是的就是合數(shù),不是的就是質數(shù)。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注重練習的設計。
1、要突"點" 。所謂"點",就是要突出復習內容地重點和難點,對重點內容可采用集中性練習;對難點內容則要抓住關鍵,適當分散,而且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要把聯(lián)系作為鞏固拓展知識、攻克重難點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根據(jù)重難點內容編制和精選練習,講究練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復習概念,要針對概念易混淆的特點,練習題可側重應用"辨析題",以加強學生對概念內涵的理解;復習計算則側重運用改錯題或開放題,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計算方法的靈活性。
2、要講究"巧"字。 復習練習要技巧,不能盲目練習,否則只會陷入效益不高的怪圈,這就要求教師對每一道給學生做的練習題都要精挑細選,盡量選擇那些內容具有針對性、形式有選擇、思維有逆向性、視覺有廣闊性的習題給學生做,讓學生通過練習得到全面的訓練,進一步提高解題的技巧。
3、練習設計要有"度"。加強“一題多變"的訓練。盡可能覆蓋知識點、網絡知識線、擴大知識面,增強應變能力。加強“一題多解”的訓練,尋找多種解題途徑,擇其精要解題方法,逐步提離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練習題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題目,往往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