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琳
摘 要:課堂是學生學習和交流的主要場所,而課外則是小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提升的一個重要渠道。雙減提質背景下要求小學英語教學要降低同質化作業的數量,同時要著手提升學生小學英語學習效果,探索如何通過作業的分層布置、有效作業設計、趣味作業延伸等途徑,進一步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英語;作業設計
一、引言
近期,國家出臺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為堅決落實“雙減”政策,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各中小學實行課后延時服務,實現義務教育學校“5+2”課后延時服務全覆蓋,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推進政策全面落地,為同學們開啟新學期學習生活。在學校,學校以老師“應教盡教,學生學足學好”為原則,組織全體教師對“雙減”政策進行學習和領會,在作業設計、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課后輔導等方面擬訂出具體措施,扎實貫穿于常規教學過程當中。
二、雙減政策下優化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涵義
學校需要建立健全的作業管理形式,充分發揮教導處的組織管理作用,保障作業難度不超標,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同時,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加強對作業設計與實施的研究,對教師的作業設計與實施給予指導。加強日常作業、學期作業、單元作業的整體設計研究,倡導教師設計拓展式、體驗式、項目式的作業,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后服務中,盡量優先安排作業指導,使學生基本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要為學困生進行輔導與答疑,為優秀生拓展學習空間。此外,還要協調各類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
三、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主旨方向
結合當下“雙減”的政策背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的頭等大事。優化學生作業設計,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和“高分低能”等問題的一條具體途徑。作業層次性設計,根據學生能力的高低,完成不同難易程度的作業。在同一個班級里,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應有機的設置彈性作業,供學生自主選擇,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孩子接收作業,喜歡作業,并通過作業有所收獲,教師應開闊視野,多設計趣味性強的作業。設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從新的練習形式、新的題型、新的要求出發,避免陳久、呆板、單調重復的練習模式,保持聯系的新穎、生動、有趣,喚起學生的新奇感,做學習的主人。作業開放性設計,拓展課外學習的外延,養成在生活中學習。我校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善于挖掘知識中的潛在因素,合理、巧妙地設計一些開放性的作業,為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造空間。
四、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幾點建議
(一)以趣味作業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英語單一的作業形式不僅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還會影響學生學習創造力的發揮,因此在基礎作業完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完成一些趣味性作業,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讓學生可以自由發揮,不斷創新。趣味作業的布置也需要貼近小學生的興趣需要來有效設計,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鼓勵學生有效創編,如讓學生結合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創編一張英語小報;圍繞單元主題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利用CVC趣味涂色紙幫助學生建立自然拼讀的意識;通過英語趣配音軟件,編輯一段有趣的語言文本或對話。課下借助小組合作排練一個簡短劇目,在課堂上為大家呈現,這既考驗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
(二)設計分層作業
小學英語教師表示,分層作業是現在作業形式的重點,例如以檢測對單詞的理解掌握為例,針對三類程度不同的孩子,設計分層作業。C層最簡單,給出單詞和相應圖片,讓學生圖文結合后掌握單詞,再用句型補充練習;B層適合中等難度,不給出單詞,讓孩子觀察圖片,默出相應單詞,并進行句子填空;而針對程度較好的學生,A層作業會直接給出句子,學生需要讀句子、理解句意,完成練習。不論是哪一層的作業,都會有學生遇到尚未掌握的情況。通過主科教師輪值方式,指導學生做到全學科作業及時完成、本學科作業及時批閱、錯誤題目及時指導。對于個別化錯誤,會鼓勵學生間小組討論、合作解答或推送空中課堂數字化切片,幫助學生解決困惑。而對于典型錯誤,教師收集后,在后繼課堂教學中集體講評。
(三)有效作業設計體現以人為本
有效的作業設計要體現語言學習質量,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會自信表達,并培養學生具備較好的英語語言能力。作業作為教學監測的一種有效手段,不僅要達到鞏固練習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作業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自主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體現個性化和以人為本。首先有效的作業設計首先要精簡題量,小學階段的英語作業數量不宜過多,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每天作業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即可。部分學生作業完成得比較慢,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尋找問題原因,并進行一些針對性指導。其次有效的作業設計要體現綜合延伸。以聽力訓練為例,在布置這部分作業的時候,教師不要單純讓學生結合聽力去回答問題,而是鼓勵學生結合聽力材料進行簡單的復述或總結,提升學生個性化表達的能力。最后有效作業設計要增強針對性,因為不同的學生薄弱環節各不相同,因此結合作業,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效反思和提升,尤其針對學生出錯的部分,要求學生多訓練一些類似題目,以便查漏補缺。
五、總結
“雙減”不等于減質量、減成績,要杜絕布置機械、重復式作業,做到作業“減量不減質”。三是提升效率。“雙減”政策落實后,要更加注重提升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實現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升學習成績“雙贏”。
參考文獻
[1]毛仲超.基于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英語混合式作業模百度式的探究與實踐[J].校園英語·下旬,2021.
[2]蘭瀾.“雙減”政策推行后,學校作業如何設計?[J].青鹿教育,2021.